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中祥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炼铁高炉用渣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70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对炼铁用高炉渣口进行优化设计,并提供有效表面保护的产品,为炼铁生产中比较关键的设备。主要特征如摘要附图所示:是将原渣口前端的楞角结构改为圆角结构<7>;在环状空腔内加前端冷却肋<9>;在现用渣口上部导流隔板<5>中加一缝隙<6>;且取消前端方孔;再通过电弧焊等方法、在渣口工作表面<4>、<8>上实施耐热金属、Ni、Cr、Fe、或其合金、或其复合材料保护,结合纯铜散热快的冷却作用,提高渣口使用寿命,促进炼铁生产。(*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炼铁生产高炉用于出渣的重要备件之一。现在的高炉炼铁生产中采用的渣口是纯铜铸造的环状空腔小套。装在高炉炉缸上方边缘的炉墙渣口二套上,从环状空腔小套中心孔放出炼铁炉渣。环状空腔内通水冷却,使其不被高温渣液带出的高温铁水熔化而损坏。纯铜虽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但熔点(1083℃)较低,一旦接触到铁水,就有被熔损泄漏的可能。据炼铁厂统计,平均五天就得更换一次渣口,使得高炉频繁减风、休风,严重影响高炉顺行生产。又因为现在高炉用渣口鼻梁部分有楞角,这样容易在出渣时沾渣,造成局部高温使渣口熔损而破坏。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渣口在生产中存在的不足,采用了三种改进方案一是将渣口前端楞角形状改造为园角形状,避免局部熔损;二是在环状空腔内加冷却肋强化冷却;三是在渣口工作表面上通过电弧堆焊方法或后面所叙述的方法实施Ni、Cr、Fe、或其合金、或其复合材料的耐热金属保护。具体的解决方案如下在渣口的铸造过程中改变原砂芯和造型的型状,或在焊接制造过程中改变前端铜材形状,使渣口前端的楞角结构改变为园角结构,这样可避免楞角状前端沾渣熔损。在渣口环状空腔内加冷却肋。冷却肋可从前端易损部位延伸至冷却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炼铁高炉用铸造、焊接制造、或铸、焊结合制造的铜质渣口,现用渣口为环状空腔小套,前端为楞角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前端是园角结构,环状空腔内有上部冷却肋,前端冷却肋,内、外工作表面有耐热金属材料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祥
申请(专利权)人:李中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