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流双腔组合式高炉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46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均流双腔组合式高炉风口,由进水口(1),出水口(2),水套本体(3),外套(7),风口主体(8)等组成,小套本体(3)上焊接一中空的大致为圆锥形的内导套(4),内导套(4)下端焊接一圆环形的导流环(6),内导套(4)和导流环(6)也可做为一体内导套(4)上固定一均流环(5),内导套(4)和均流环(5)也可做成一体。本高炉风口解决风口水流死角,提高冷却效率,延长高炉风口寿命,特别适用于中小型高炉炼铁装置。(*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炉使用的风口小套装置,尤其是中小型高炉炼铁装置。目前,中小高炉基本上是使用空腔式风口,由于空腔式风口设计不合理,水流容易形成死角,水冷效果差,在高炉上的使用寿命很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水流形成死角,水冷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均流双腔组合式高炉风口。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均流双腔组合式高炉风口,由进水口,出水口,小套本体,外套,风口主体等组成,小套本体上焊接一中空的大致为园锥形的内导套,内导套下端焊接一的园环形的导流环,内导套和导流环也可做为一体。本技术也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上述均流双腔组合式高炉风口的内导套上固定一均流环,内导套和均流环也可做成一体,均流环的结构可以是蜗旋式、螺旋式和切向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图一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二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冷却水经进水口(1)流入风口内腔,通过均流环(5),使冷却水尽可能在风口主体(8)内侧的四周均匀流量,解决死角的问题,然后,经导流环(6)控制冷却水的流速,使此时通过外套(7)尖端的流速尽可能的大些,提高冷却效率,此后,冷却水沿内导套(4)的内侧,经出水口(2)流出,出水口(1)和进水口(2)安装在小套本体(3)上。导流环(6)固定在内导套(4)上,其结构可以是蜗旋式、螺旋式和切向式,当水压校低时,考虑螺旋式阻力较大,可以根据不同流线长度及阻力的计算,来人为的设计导流环(6)的形式,风口主体(8)由水套(4)和外套(7),内导套(4)焊接而成,除内导套(4)和均流环(5)可以采用铜、钢及塑料等材料制造之处,其余均用铜铸造或铜材焊接而成。本技术在结构上改为双腔式,并带均流装置,不仅提高了流速,而且流量分布均匀,缓和了风口前端承受的尖峰热流的冲击,解决了水流死角问题,提高了冷却效果,延长了风口使用寿命。经计算,在冷却水压0.2MPa的条件下,风口前端即导流环与外套之间的平均水速可达3.5~5.2m/s,是空腔风口流速的8倍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均流双腔组合式高炉风口,由进水口,出水口,小套本体,外套,风口主体等组成,其特征是小套本体上焊接一中空的大致为园锥形的内导套,内导套下端焊接一园环形的导流环,内导套和导流环也可做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流双腔组合式高炉风口,其特征是内导套[4]上固定一均流环[5],内导套[4]和均流环[5]也可做成一体,均流环[5]的结构可以是蜗旋式、螺旋式和切向式。专利摘要一种均流双腔组合式高炉风口,由进水口(1),出水口(2),水套本体(3),外套(7),风口主体(8)等组成,小套本体(3)上焊接一中空的大致为圆锥形的内导套(4),内导套(4)下端焊接一圆环形的导流环(6),内导套(4)和导流环(6)也可做为一体内导套(4)上固定一均流环(5),内导套(4)和均流环(5)也可做成一体。本高炉风口解决风口水流死角,提高冷却效率,延长高炉风口寿命,特别适用于中小型高炉炼铁装置。文档编号C21B7/00GK2203977SQ94220889公开日1995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袁章福, 高洪春, 沈佑生, 苗治民, 王兆奎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萍乡市曙光工业公司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均流双腔组合式高炉风口,由进水口[1],出水口[2],小套本体[3],外套[7],风口主体[8]等组成,其特征是:小套本体[3]上焊接一中空的大致为园锥形的内导套[4],内导套[4]下端焊接一园环形的导流环[6],内导套[4]和导流环[6]也可做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章福高洪春沈佑生苗治民王兆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萍乡市曙光工业公司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