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粒金属氧化物粒子中生产液体金属的工艺及用于实施该工艺的还原熔炼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14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从金属氧化物粒子中生产液体金属(4)的工艺和设备。它是将这些粒子连同热还原性气体一起喷入到已加热的块煤和/或陶瓷片的散料过滤层(9)上,大量的粒子被保留在该过滤层上和过滤层中,由还原性气体进行还原。由喷射到过滤层(9)上的含氧气体在过滤层的前部产生高温火焰,使保留在过滤层中的金属化的粒子熔化,它们以液态形式流过过滤层(9)进入到金属液(4)的接纳腔(3)中。(*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正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工艺和正如权利要求13前序部分所述的还原熔炼炉。公知的这类加工工艺在德国专利DE-A-2132150中已公开。在该工艺中,把已在预还原旋流器(pre-reducing cyclone)中经过预还原的细粒矿石,在最终还原旋流器(the finishing re-ducing cyclone)进行最后的还原,这种还原是借助来自熔炼和精炼设备中的热废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进行的。然后,把这些矿石以固态形式送到熔化精炼设备中。在该设备中,借助多余碳的不完全燃烧,在产生还原性气体的同时,把固态矿石熔化,然后用氧气进行精炼。在最终还原旋流器中的还原率基本上取决于温度。由于众所周知的“粘附效应”,也就是说在温度高于850℃时,粉末状海棉铁在部分细颗粒上趋于粘附在一起,因此,在最终还原旋流器中不可能有最佳的还原条件,故也就不可能在技术上和经济上达到基本上理想的工艺,也即不能使细粒矿石在温度大于850℃时用还原性气体达到高水平的金属化而再进行熔炼。在公知细粒矿石的熔炼还原过程中,细粒矿石在熔化条件下进行还原。为此,公开专利EP-B1-0063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微粒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特别是氧化铁粒子中生产液体金属、特别是液体生铁的工艺,其中,金属氧化物粒子和热的还原性气体一起喷入最后还原阶段的最后还原腔中,在那里进行最后的还原,然后熔化,其特征是携带有粒子的气体穿过被加热的由块煤,特别是焦炭、和/或陶瓷碎片构成的松散材料过滤层,相当大部分的粒子停留在过滤层上和过滤层中,通过还原性气体进行最后的还原,并且,由喷向过滤层的含氧气体,在过滤层的前部产生高温的火焰,借助该高温火焰的作用,使停留在过滤层上和过滤层中的金属化的粒子熔化,并以液体状态通过过滤层而进入到液体金属的接纳腔中,同时,过滤层被加热到金属的液相线温度之上而被清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拉尔夫威伯
申请(专利权)人:伊斯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