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后地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0493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后地板组件,后地板组件包括:后地板、充电机、蓄电池、电机控制器和主消音器,后地板的后方设有后保险杠;充电机和蓄电池安装在后地板的上方;电机控制器和主消音器安装在后地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的后地板组件,采用上下部件布置方式,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后部空间利用率,平衡整车前后轴荷,保证后部行李箱空间,从而满足混合动力车型、后驱纯电车型等车辆后地板高度集成布置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Vehicle and its rear flo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后地板组件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地板组件及包含该后地板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新能源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全新的布置状态和需求也受到关注,特别是混合动力车型,由于部件繁杂,对空间和载荷布置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新能源车型采用传统的前置前驱布局,部分中大型四驱车型,会在后桥采用电池与电机驱动,但控制系统多布置于前机舱或后备箱中。而现有的专利中,大多集中在后地板平台的钣金结构设计形式,优化三排座椅横梁、备胎等结构的加强结构,对于后地板的零部件布置,尚未提出集成度高、载荷分布合理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后地板组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后地板组件的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后地板组件,包括:后地板,所述后地板的后方设有后保险杠;充电机和蓄电池,安装在所述后地板的上方;电机控制器和主消音器,安装在所述后地板的下方。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车辆的后地板组件,采用上下部件布置方式,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后部空间利用率,平衡整车前后轴荷,保证后部行李箱空间,从而满足混合动力车型、后驱纯电车型等车辆后地板高度集成布置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具体而言,现有的新能源车型大多采用传统的前置前驱布局,驱动装置集中在前机舱,导致前后轴载荷不均;而部分中大型四驱车型,虽然在后桥采用电池与电机驱动,但控制系统也多布置于前机舱中,因而依然存在前后轴载荷不均的问题;也有部分四驱车型将控制系统布置于后地板上方的后备箱中,虽然有利于平衡整车前后载荷,但后地板上方的零部件占用了后备箱空间,造成后备箱的空间利用率低。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动力四驱的后桥纯电驱动布置形式,集中关注除电池、电机外的几大部件包括充电机、电机控制器、蓄电池的布置,以及排气主消音器的协调布置,将上述几大部件布置于车身后部,并分居后地板的上下方,这种布置形式相较于传统的前置前驱布局方案和将控制系统布置于前机舱的四驱车型而言,由于后部增加了部件,因而平衡了整车前后轴荷;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控制系统布置于后备箱的四驱布局方案而言,由于部分部件被转移至后地板下方,使得整车后部重心整体下移,因而也有利于平衡前后轴荷,同时,也减少了对后备箱空间的占用,提高了后备箱的空间利用率;更具体地,充电机和蓄电池布置在后地板的上方,电机控制器和主消音器布置在后地板的下方,这样两个在上,两个在下,上下布局更加均衡,且充电机和蓄电池布置在一起,便于二者之间的电路连接,电机控制器重量最轻,布置在后地板下方更加稳定;此外,充电机和蓄电池与主消音器通过后地板完全间隔开来,因而能够显著减弱排气主消音器对充电机和蓄电池产生的热害影响,从而提高充电机和蓄电池的使用可靠性。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辆的后地板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过渡支架悬挂在所述后地板的下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控制器整体位于所述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渡支架的形状与所述后保险杠和所述后地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相适配,使所述电机控制器整体位于所述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通过增设过渡支架,利用过渡支架来安装电机控制器,实现电机控制器与车身的连接,无需对现有的电机控制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只需合理设计过渡支架即可满足电机控制器的安装要求,而过渡支架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利于市场推广。至于过渡支架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实现电机控制器的稳定安装即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车型进行合理设计。进一步地,由于电机控制器布置在后地板的下方,容易暴露在用户的视野中,影响整车外观。基于此,该方案通过合理设计使电机控制器整体位于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从而利用后保险杠来对电机控制器进行遮挡,实现电机控制器的后方不可视,以满足隐藏性的要求,优化了整车外观。具体地,由于电机控制器通过过渡支架悬挂在后保险杠和后地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内,因此,通过灵活调整过渡支架的形状(主要是高度,比如当该部分空间相对较大较深时,过渡支架可以适当高一些;当该部分空间相对较小较浅时,过渡支架可以适当低一些),即可调整电机控制器的位置(高度、角度等),进而使电机控制器整体位于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以满足隐藏性要求,这样也无需对现有的电机控制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只需在设计阶段合理设计过渡支架即可同时满足电机控制器的安装要求和对电机控制器的隐藏要求,一步到位,因而也有利于市场推广。同理,也可以通过调整支架设计,使得电机控制器从车身侧方也看不到,进而满足侧方不可视要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消音器通过挂耳悬挂在所述后地板的下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消音器整体位于所述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消音器的下部型面的形状与所述后保险杠和所述后地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相适配,使所述主消音器整体位于所述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利用挂耳来安装主消音器,实现主消音器与车身的连接,也无需对现有的主消音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只需合理设计挂耳即可满足主消音器的安装要求,而挂耳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因而也有利于市场推广。至于挂耳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实现主消音器的稳定安装即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车型进行合理设计。进一步地,由于主消音器布置在后地板的下方,也容易暴露在用户的视野中,影响整车外观。基于此,该方案通过合理设计使主消音器整体位于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从而也可以利用后保险杠来对主消音器进行遮挡,实现主消音器后方不可视,以满足隐藏性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了整车外观。具体地,由于主消音器通过挂耳悬挂在后保险杠和后地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内,而挂耳相对较小,因此,通过灵活调整主消音器的下部型面的形状(比如当该部分空间相对较大较深时,主消音器可以设计成常见的圆柱形,其下部型面则为圆柱面;当该部分空间相对较小较浅时,主消音器的下部型面可以适当向上凹,比如呈平面状或者椭圆面等),即可调整主消音器的位置,进而使主消音器整体位于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以满足隐藏性要求,而主消音器的外壳的形状也相对容易改变,因而也便于市场推广。同理,也可以通过调整主消音器的下部型面,使得主消音器从车身侧方也看不到,进而满足侧方不可视要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地板上还设有补充加强梁。后地板上还设有补充加强梁,补充加强梁可以有效提高后地板的强度,进而提高安装在后地板上方和下方的各部件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主消音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主消音器之间的间隙里布置有管线路;和/或,所述充电机与所述蓄电池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充电机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的间隙里布置有管线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线路包括导电线束和/或流体管路。电机控制器与主消音器之间具有间隙,因而也能够减弱主消音器对电机控制器产生的热害影响,从而提高电机控制器的使用可靠性;在电机控制器与主消音器之间的间隙里布置有管线路,则合理利用了电机控制器与主消音器之间的空间,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及其后地板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后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地板,所述后地板的后方设有后保险杠;充电机和蓄电池,安装在所述后地板的上方;电机控制器和主消音器,安装在所述后地板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后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地板,所述后地板的后方设有后保险杠;充电机和蓄电池,安装在所述后地板的上方;电机控制器和主消音器,安装在所述后地板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过渡支架悬挂在所述后地板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整体位于所述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后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架的形状与所述后保险杠和所述后地板之间限定出的空间相适配,使所述电机控制器整体位于所述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后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消音器通过挂耳悬挂在所述后地板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后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消音器整体位于所述后保险杠的下端面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后地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消音器的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闫冬冬刘伦鼎刘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