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搬运的高效致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95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搬运的高效致裂器,包括致裂器主体和拉环,拉环设置在致裂器主体的顶端,拉环上横杆的底部设有吊钩卡接机构,致裂器主体包括储液管,储液管的外壁开有凹槽,凹槽均匀的排布在储液管的一侧。解决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炸裂方向不便于控制的问题,同时解决二氧化碳致裂器用吊钩搬运时,晃动幅度大的问题。

High efficiency cracking device for easy handl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efficient fracturing device, including fracturing device body and a pull ring, set in the top ring body cracking, pull r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hook rod clamping mechanism, fracturing device body comprises a liquid storage tube, the outer wall of the liquid storag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groove uniform located in the side of liquid storage tube. The carbon dioxide fracturing sakuretsu direction for control problems, and solve the CO2 induced by hook carrier cracked, shaking big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搬运的高效致裂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致裂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搬运的高效致裂器。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致裂器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快速释放高压气体破断岩石或落煤,克服了以往用炸药爆破开采、预裂中破坏性大及危险性高、矿体粉碎等缺点,为矿山安全开采和预裂提供可靠保证,广泛适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现有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在使用时,由于储液管内二氧化碳液体会气体会迅速的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储液管内的二氧化碳的体积迅速增大,由于气体压力的急速升高,最终会使储液管发生炸裂,但是由于现有的储液管结构均匀,因此炸裂时,通常会向四周均匀的炸裂开,这样就不便于控制炸裂的方向,不容易实现定向致裂的效果,而且在利用吊钩对二氧化碳致裂器进行搬运时,致裂器晃动幅度大,容易从高空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搬运的高效致裂器,解决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炸裂方向不便于控制的问题,同时解决二氧化碳致裂器用吊钩搬运时,晃动幅度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搬运的高效致裂器,包括致裂器主体和拉环,所述拉环设置在致裂器主体的顶端,拉环上横杆的底部设有吊钩卡接机构,所述致裂器主体包括储液管,储液管的外壁开有凹槽,凹槽均匀的排布在储液管的一侧。在致裂器主体的储液管一侧的外壁上均匀的开设凹槽,开设凹槽后,就能使储液管管壁的结构不均匀,开设有凹槽的一侧,较为脆弱,因此在储液管中的气压急速升高后,开设有凹槽的一侧,会先承受不住压力,被破坏掉,此时储液管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能朝着该方向喷炸而出,这样就能很容易的实现定向的致裂,而在拉环的横杆的底部设置吊钩卡接机构,能在利用吊钩钩住拉环对致裂器主体进行搬运时卡住吊钩,使拉环不会在吊钩上乱晃,对致裂器主体的搬运更稳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凹槽的深度为储液管管壁厚度的25%-30%。之所以将凹槽开设的深度设置为储液管管壁厚度的25%-30%,是因为,如果凹槽开设过深,对储液管壁的整体结构性破坏就会过大,影响其整体的稳定性,这样在对储液管进行充液时,容易使储液管壁破碎,而凹槽深度过浅,则无法达到使储液管一侧变得薄弱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致裂器主体还包括充能头和底碗,充能头和底碗分别设置在储液管的两端,充能头外壁相对的两侧设有拉环固定孔,拉环固定孔的外部设有加固结构,拉环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充能头两侧的拉环固定孔内,充能头的中部设有固定开口和排气开口,固定开口位于充能头的中心位置,固定开口处设有活化器,活化器的活化器管位于储液管的内部,活化器通过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进行固定,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靠近外部的一端设有拧紧部,所述排气开口处设有自动排气阀。在用致裂器进行预裂之前,需要对储液管进行充液,当外界温度升高,一部分充入储液管的二氧化碳液体会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这样就会导致储液管中的压力升高,当储液管中的压力升高后,设置在排气开口处的自动排气阀就会打开,排掉多余的气体,当储液管中的气压降低到正常水平后,自动排气阀关闭,这样致裂器储液管中的二氧化碳就不会全部跑掉,当需要使用二氧化碳致裂器进行致裂之前,只需要补充跑掉部分的二氧化碳即可,不用完全的重新充装,可以节约成本,在拉环固定孔的外部设有加固结构,这样能在二氧化碳致裂器重量过重,用拉环对其进行搬运时,拉环不容易发生脱落,而设置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能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安装压紧螺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固结构为向外凸起加厚层。如果充能头的外壁过薄,拉环固定孔的深度就会较浅,这时拉环两端插入拉环固定孔的深度就不够深,这时一旦出现二氧化碳致裂器的重量过重,并使用拉环进行拉动时,拉环就容易出现拉丝的情况,即拉环从充能头上脱落,而在拉环固定孔的外部设置了向外凸起的加厚层后,就能使拉环两端与拉环固定孔的接触面积增大,减少拉环拉丝发生的机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活化器包括活化器上堵头、活化器管和活化器下堵头,活化器上堵头固定在固定开口处;活化器管的一端与活化器上堵头相连,另一端与活化器下堵头相连;活化器管内设有点火头,点火头与外部的点火导线相连。启动二氧化碳致裂器时,只需要通过点火导线打燃点火头,即可使储液管内的温度迅速升高,达到致裂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活化器上堵头的中部设有一圈密封圈。在活化器上堵头的中部设置一圈密封圈,能对储液管中的二氧化碳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防止二氧化碳从活化器上堵头和充能头之间的缝隙溜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与固定开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拧紧部为凹陷的拧紧槽,拧紧槽的形状、大小与螺丝刀的刀头相适配。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与固定开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这样就能使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的安装更方便,安装时,只需将其拧紧即可,而拆卸时,则将其拧松就能很快很方便的完成拆卸工作,而拧紧部的设置,就是为了方便将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拧紧和拧松,需要拧紧和拧松时,只需要将螺丝刀的刀头插入拧紧槽,然后转动螺丝刀即可省时省力的完成对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的拧紧和拧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与固定开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拧紧部为凸起的拧紧块,拧紧块的形状、大小与扳手用于夹持螺栓的套孔相适配,拧紧块外壁上相对的两侧也设有拉环固定孔。设置凸起的拧紧块也能达到方便将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拧紧和拧松的效果,需要拧紧和拧松时,只需要将扳手的套孔套接在拧紧块上,然后转动扳手即可省时省力的完成对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的拧紧和拧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1.由于在储液管的一侧开设了凹槽,使储液管一侧的管壁结构变得薄弱,这样能更容易的控制致裂的方向。2.用自动排气阀替换了一体式针阀,因此及时外界温度发生变化,储存在储液管中的二氧化碳也只会流失掉一部分,不会全部流失,这样在使用前再进行充填时,就能减少充填量,从而节约充填成本。3.在拉环固定孔外设置了加固结构,这样就不容易出现拉环拉丝的情况。4.设置了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这样能方便压紧螺盖的安装与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充能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充能头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图1、图3示出了一种便于搬运的高效致裂器,包括致裂器主体和拉环4,所述拉环4设置在致裂器主体的顶端,拉环4上横杆的底部设有吊钩卡接机构41,所述致裂器主体包括储液管2,储液管2的外壁开有凹槽21,凹槽21均匀的排布在储液管2的一侧。在致裂器主体的储液管一侧的外壁上均匀的开设凹槽,开设凹槽后,就能使储液管管壁的结构不均匀,开设有凹槽的一侧,较为脆弱,因此在储液管中的气压急速升高后,开设有凹槽的一侧,会先承受不住压力,被破坏掉,此时储液管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能朝着该方向喷炸而出,这样就能很容易的实现定向的致裂,而在拉环的横杆的底部设置吊钩卡接机构,能在利用吊钩钩住拉环对致裂器主体进行搬运时卡住吊钩,使拉环不会在吊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于搬运的高效致裂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搬运的高效致裂器,包括致裂器主体和拉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4)设置在致裂器主体的顶端,拉环(4)上横杆的底部设有吊钩卡接机构(41),所述致裂器主体包括储液管(2),储液管(2)的外壁开有凹槽(21),凹槽(21)均匀的排布在储液管(2)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搬运的高效致裂器,包括致裂器主体和拉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4)设置在致裂器主体的顶端,拉环(4)上横杆的底部设有吊钩卡接机构(41),所述致裂器主体包括储液管(2),储液管(2)的外壁开有凹槽(21),凹槽(21)均匀的排布在储液管(2)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搬运的高效致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的深度为储液管(2)管壁厚度的25%-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搬运的高效致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裂器主体还包括充能头(1)和底碗(3),充能头(1)和底碗(3)分别设置在储液管(2)的两端,充能头(1)外壁相对的两侧设有拉环固定孔(11),拉环固定孔(11)的外部设有加固结构(12),拉环(4)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充能头(1)两侧的拉环固定孔(11)内,充能头(1)的中部设有固定开口(13)和排气开口(14),固定开口(13)位于充能头(1)的中心位置,固定开口(13)处设有活化器(5),活化器(5)的活化器管(51)位于储液管(2)的内部,活化器(5)通过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6)进行固定,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6)靠近外部的一端设有拧紧部(61),所述排气开口(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