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水舞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5006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舞台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水舞台灯。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水舞台灯,其中,包括光源组件、散热系统以及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为防水壳体,主壳体的后端设有开口,所述散热系统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散热系统的一端置于所述主壳体内部,另一端置于所述主壳体外部,所述光源组件设在所述散热系统置于所述主壳体内部的一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舞台灯具的运行效果、正常使用寿命、可靠性及稳定性;并且具有防水功能,使舞台灯能在户外正常使用,扩大了灯具的使用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舞台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水舞台灯。
技术介绍
在舞台灯光领域中,所使用的舞台灯具有的功率通常都比较大,尤其是光源部位,如选用气体放电灯和珀金灯作为光源的舞台灯,此类光源在运行过程中受光源自身技术特性的制约,只能将很少一部分电能转换为可见光,大部分电能都转换为热量、红外线、紫外线等形式消耗掉,使得工作时经常产生大量的热量,进而使得热量传递到光源从而使光源(如灯泡)温度过高,从而影响灯具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炸泡或灯泡发白等严重后果。因此,需对舞台灯具的光源部分进行散热冷却。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较好的散热效果,一般是将舞台灯具的外壳开孔,通过风扇将外部的冷风吸入灯具内部,再由散热系统将热风强制排出灯具的外部。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散热问题,但是由于灯具外壳是开孔的,因此,这种结构的灯具的防水性能较低,甚至是不具备防水功能的。因此限制了舞台灯只能在室内使用,不能用于户外。为了解决防水这个问题,有的灯具通过牺牲散热效果来实现,而这样的代价便是由于散热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从而影响灯具的整体使用效果,而且灯具使用寿命较短。因此,现有的舞台灯存在着不能兼顾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水舞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散热系统以及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为防水壳体,主壳体(1)的后端设有开口(101),所述散热系统与所述开口(101)密封连接,散热系统的一端置于所述主壳体(1)内部,另一端置于所述主壳体(1)外部,所述光源组件设在所述散热系统置于所述主壳体(1)内部的一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水舞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散热系统以及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为防水壳体,主壳体(1)的后端设有开口(101),所述散热系统与所述开口(101)密封连接,散热系统的一端置于所述主壳体(1)内部,另一端置于所述主壳体(1)外部,所述光源组件设在所述散热系统置于所述主壳体(1)内部的一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水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吸热组件、传热基板(4)和散热组件,所述传热基板(4)覆盖在所述主壳体(1)后端的开口(101)上并与主壳体(1)密封连接,所述吸热组件和散热组件分别设在所述传热基板(4)的两侧,所述吸热组件位于主壳体(1)内部,所述散热组件位于主壳体(1)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水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基板(4)与所述主壳体(1)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密封圈(5),所述主壳体(1)后端端面上设有环绕所述开口(101)的第一环形凹槽(6),所述传热基板(4)通过螺栓与所述主壳体(1)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防水密封圈(5)的一侧嵌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6)内,另一侧与所述传热基板(4)紧密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水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组件上设有安装位(9),所述光源组件设在所述安装位(9)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2)和环绕在光源周围的反光器件(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水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吸热鳍片(7)和若干个第一传热管(8),所述各吸热鳍片(7)并列设置,相邻的吸热鳍片(7)之间设有间隙,形成供气流流通的风道,所述各第一传热管(8)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吸热鳍片(7)上,另一端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浩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