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装置、储能单元及储能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8673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温控装置、储能单元及储能系统,温控装置包括风道腔、布风装置、制冷装置和送风装置,制冷装置与均压腔相连通,送风装置设置在均压腔出口处并与均压腔相连通,风道腔包括风道腔入口和供空气流出的散风面,送风装置通过风道腔入口与风道腔相连通,用于将均压腔中的空气送入风道腔中;储能单元一侧设置上述温控装置,在布风装置、送风装置和风道腔的作用下使得温控装置风道腔出风温度与风量一致,从而使得电池模组均匀散热,避免产生具备温差过大的现象,进而保证储能单元的温度一致性;储能系统包括若干储能单元,储能单元对称设置且风道腔相背离,使得冷、热空气相互隔离,互不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装置、储能单元及储能系统
本技术涉及温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温控装置、储能单元及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解决偏远、无电地区的居民用电问题,国家投资建设了各种大型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系统,并在主干网络或局域网中配置集装箱储能系统,将通过光伏或风力发的电储存在电池储能系统中。储能系统中用的电池对温度敏感,各部分电池温度会存在差异,该差异会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现有技术中,对于大倍率的电池储能系统,由于其功率密度高、电池发热量大、电池模组结构紧凑,保持电池的温度一致性的难度非常大。同样,对于箱式储能系统,通常都会采用空调制冷并由送风装置进行送风的方式实现对箱内温度的调节,由于箱式储能结构紧凑,使得某些位置的电池通风环境存在差异,且温控装置送风不均匀,导致各部分电池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升差异,如此长期运行必然会对电池寿命和容量造成不可逆影响,而且存在空调出风量不满足送风装置送风量的情况,使得送风装置。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控装置、储能单元及储能系统,以实现温控装置的均匀送风、储能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温控装置、储能单元及储能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腔、布风装置、制冷装置和送风装置,所述布风装置包括均压腔、均压腔入口和均压腔出口,所述制冷装置通过所述均压腔入口与所述均压腔相连通,所述送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均压腔出口处并与所述均压腔相连通,所述风道腔包括风道腔入口和供空气流出的散风面,所述送风装置通过所述风道腔入口与所述风道腔相连通,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将所述均压腔中的空气送入所述风道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腔、布风装置、制冷装置和送风装置,所述布风装置包括均压腔、均压腔入口和均压腔出口,所述制冷装置通过所述均压腔入口与所述均压腔相连通,所述送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均压腔出口处并与所述均压腔相连通,所述风道腔包括风道腔入口和供空气流出的散风面,所述送风装置通过所述风道腔入口与所述风道腔相连通,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将所述均压腔中的空气送入所述风道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空间为所述均压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所述均压腔内的补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离心风扇和送风箱,所述离心风扇设在所述均压腔出口处,所述送风箱罩设在所述离心风扇外部并与所述风道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离心风扇,每个所述离心风扇还设置有挡风罩,所述挡风罩用于将所述离心风扇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安发闫垚锋郭鹏亮曾志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