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516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包括:基膜,具有相对的第一膜面和第二膜面,基膜的至少其中一膜面上设置有有机物涂层,基膜的至少其中一膜面上设置的有机物涂层为间歇式有机物涂层,间歇式有机物涂层包括呈间歇式分布的涂胶区和留白区。通过在电池隔膜相对的一膜面或两膜面至少直接或间接设置间歇式有机物涂层,间歇式有机物涂层设置为涂层区和留白区,涂胶区用于粘结电芯正负极组,留白区构建成电芯电解液的传输网,在保证电芯压实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电解液在隔离膜层的顺利传输,有效提高电解液对隔离膜的浸润性,维持电芯较高的保液量,有效防止电池循环后期的跳水现象,缩短注液的老化静置时间,提高产品产能以及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制造所需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离膜和电解质材料被称为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其中,隔离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同时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其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离膜对提高电池综合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在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在隔离膜两侧涂胶,并通过热压工序将正负极片与隔离膜粘结在一起。目前,国内外涂胶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厂商都是生产全涂的涂胶隔离膜,采用此种隔离膜制作电芯的弊端是:当隔离膜涂胶量较多时,电芯在热压后正负极压实过高,会影响电解质离子的顺利传输,造成电解液进入电芯极组困难,电芯难以保证较高的保液量,当电芯中间部分缺失电解液时,将会导致电芯循环后期电池电量跳水等问题;而如果减少隔离膜的涂胶量,又会造成电芯压不实、电芯进壳困难或电芯进壳时被刮伤而导致电池短路等问题。为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涂胶隔离膜,使电池电解液在正负极之间的传输不受隔离膜涂胶层多少的影响。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膜面和第二膜面;所述基膜的至少其中一膜面上设置有有机物涂层;所述基膜的至少其中一膜面上设置的所述有机物涂层为间歇式有机物涂层;所述间歇式有机物涂层包括涂胶区和留白区;所述涂胶区和所述留白区呈间歇式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膜面和第二膜面;所述基膜的至少其中一膜面上设置有有机物涂层;所述基膜的至少其中一膜面上设置的所述有机物涂层为间歇式有机物涂层;所述间歇式有机物涂层包括涂胶区和留白区;所述涂胶区和所述留白区呈间歇式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区为点状涂胶区,且所述点状涂胶区的膜面积为1mm2-2500mm2,所述留白区的膜面积占所述间歇式有机涂层膜面积的1%-50%;或,所述涂胶区为条纹状涂胶区,且所述条纹状涂胶区的条纹宽度为1mm-50mm,所述留白区的留白宽度为0.1mm-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的第一膜面和第二膜面均形成有有机物涂层;所述第一膜面和所述第二膜面中的至少一膜面上的所述有机物涂层为间歇式有机物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面和所述第二膜面上的有机物涂层均为间歇式有机物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面上的有机物涂层为间歇式有机物涂层,所述第二膜面上的有机物涂层为连续式有机物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涂胶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面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跃王治学何方波陈永乐顾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