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温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847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加温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及控制系统。充电电缆包括温度传感器、发热线芯、充电线集合部和设于充电线集合部外的电缆外护套,发热线芯均匀缠绕于中护层上。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充电电缆的温度,发热线芯用于发热为充电电缆的升温提供条件,发热线芯均匀缠绕在中护层。当充电电缆由于温度过低,发热线芯通电发热使得充电电缆升温恢复使用的条件,当加热到足够的温度时发热线芯停止加热工作。通过发热线芯发热让充电电缆在寒冷的环境下具有一定的温度,使得充电电缆保持柔软的状态。温度传感器检测充电电缆的温度,当充电电缆的温度接近变硬的温度时,中央处理器对控制开关发送信号触发控制开关的工作使得发热电路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加温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及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加温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充电电缆是一种使用的多芯复合软电缆,所使用的都是一些较为柔软的塑胶材料作为绝缘和护套来保持电缆良好的弯曲性能,保证电缆能随意移动。但是一般的胶材在0摄氏度以下材料开始逐渐变硬,且温度越低硬度越高,尤其是大平方直流或交流充电电缆,在超过一定低温情况下,电缆无法通过人力弯曲或移动,影响产品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加温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及控制系统,在温度过低时为充电电缆加热保证充电电缆的柔软性,便于使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加温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包括温度传感器、发热线芯、充电线集合部和设于所述充电线集合部外的电缆外护套,所述电缆外护套与所述充电线集合部之间设有中护层,所述发热线芯均匀螺旋缠绕于所述中护层上。具体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充电电缆的温度,发热线芯用于发热为充电电缆的升温提供条件,充电线集合部为常规充电电缆内部的必备组成物的集合,电缆外护套作为充电电缆的外部保护结构,中护层作为发热线芯的载体同时也作为发热线芯的保护体,发热线芯均匀缠绕在中护层的表面。当充电电缆由于温度过低变得过硬影响使用时,发热线芯通电发热使得充电电缆升温恢复使用的条件,当加热到足够的温度时发热线芯停止加热工作。作为优选,所述充电线集合部为交流电缆充电线集合部或直流电缆充电线集合部。充电线集合部为常规的交流充电电缆或者直流充电电缆内部的必备组成物的集合。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线芯包括发热导体和包覆于所述发热导体外的绝缘层。作为优选,所述发热导体为合金材料或碳纤维材料。发热导体为康铜、镍铬、铜镍等高电阻率丝状合金材料或者丝状碳纤维材料。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为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TPE(Thermoplastic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XLPE(交联聚乙烯)、XLPO(交联聚烯烃)、硅橡胶或铁弗龙材料。当发热线芯发热功率较小,发热温度不超105℃时,采用PVC、TPE、XLPE、XLPO材料作为绝缘层的材料,当发热线芯发热功率较高,发热温度超过105℃时需采用耐高温硅橡胶或铁弗龙材料作为绝缘层的材料。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线芯还包括玻璃纤维纱,所述合金材料均匀螺旋缠绕于所述玻璃纤维纱的表面。当采用丝状合金材料作为发热导体时,将合金材料均匀缠在玻璃纤维纱的表面,再在发热导体表面覆盖绝缘层,可以保证充电电缆在长期弯折、曲绕过程中发热的丝状合金材料不被拉断、折断或挠断。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或热电偶。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上述充电电缆,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发热电源,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发热电源与所述发热线芯之间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具体地,在充电电缆两端或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充电电缆实时温度,当充电电缆温度降到最低设定温度时,中央处理器将控制开关触发到工作状态,发热线芯接通发热电源开始工作;当充电电缆温度达到设定的加热最高温度时,中央处理器将控制开关切换到断开状态,发热线芯停止工作。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开关为断路器或继电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充电电缆内设置发热线芯,通过发热线芯发热让充电电缆在寒冷的环境下具有一定的温度,使得充电电缆保持柔软的状态。中央处理器实时监控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充电电缆的温度,当充电电缆的温度接近变硬的温度时,中央处理器对控制开关发送信号触发控制开关的工作使得发热电路导通,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中央处理器对控制开关发送停止工作的信号,保证使用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充电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控制系统控制充电电缆的原理图;图中:1、充电线集合部;2、发热线芯;3、电缆外护套;4、中护层;5、中央处理器;6、温度传感器;7、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可加温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包括温度传感器6、发热线芯2、充电线集合部1和设于充电线集合部1外的电缆外护套3,电缆外护套3与充电线集合部1之间设有中护层4,发热线芯2均匀螺旋缠绕于中护层4上。具体地,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充电电缆的温度,发热线芯2用于发热为充电电缆的升温提供条件,充电线集合部1为常规充电电缆内部的必备组成物的集合,电缆外护套3作为充电电缆的外部保护结构,中护层4作为发热线芯2的载体同时也作为发热线芯2的保护体,发热线芯2均匀缠绕在中护层4的表面。当充电电缆由于温度过低变得过硬影响使用时,发热线芯2通电发热使得充电电缆升温恢复使用的条件,当加热到足够的温度时发热线芯2停止加热工作。于本实施例中,充电线集合部1为交流电缆充电线集合部,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直流电缆充电线集合部。充电线集合部1为常规的交流充电电缆或者直流充电电缆内部的必备组成物的集合。于本实施例中,发热线芯2包括发热导体和包覆于发热导体外的绝缘层。于本实施例中,发热导体为合金材料,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碳纤维材料。发热导体具体为康铜、镍铬、铜镍等高电阻率丝状合金材料或者丝状碳纤维材料。于本实施例中,绝缘层为PVC材料,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TPE、XLPE、XLPO、硅橡胶或铁弗龙材料。当发热线芯2发热功率较小,发热温度不超105℃时,采用PVC、TPE、XLPE、XLPO材料作为绝缘层的材料,当发热线芯2发热功率较高,发热温度超过105℃时需采用耐高温硅橡胶或铁弗龙材料作为绝缘层的材料。于本实施例中,发热线芯2还包括玻璃纤维纱,合金材料均匀缠绕于玻璃纤维纱的表面。当采用丝状合金材料作为发热导体时,将合金材料均匀螺旋缠在玻璃纤维纱的表面,再在发热导体表面覆盖绝缘层,可以保证充电电缆在长期弯折、曲绕过程中发热的丝状合金材料不被拉断、折断或挠断。于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6为热敏电阻或热电偶。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一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上述充电电缆,包括中央处理器5和发热电源,温度传感器6与中央处理器5信号连接,发热电源与发热线芯2之间设有控制开关7,控制开关7与中央处理器5信号连接。具体地,在充电电缆两端或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6,用于监控充电电缆实时温度,当充电电缆温度降到最低设定温度时,中央处理器5将控制开关7触发到工作状态,发热线芯2接通发热电源开始工作;当充电电缆温度达到设定的加热最高温度时,中央处理器5将控制开关7切换到断开状态,发热线芯2停止工作。于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7为断路器,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继电器。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加温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及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加温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发热线芯、充电线集合部和设于所述充电线集合部外的电缆外护套,所述电缆外护套与所述充电线集合部之间设有中护层,所述发热线芯螺旋缠绕于所述中护层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充电电缆的两端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加温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发热线芯、充电线集合部和设于所述充电线集合部外的电缆外护套,所述电缆外护套与所述充电线集合部之间设有中护层,所述发热线芯螺旋缠绕于所述中护层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充电电缆的两端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集合部为交流电缆充电线集合部或直流电缆充电线集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芯包括发热导体和包覆于所述发热导体外的绝缘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导体为合金材料或碳纤维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康王金波李超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美格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