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水下立交隧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911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水下立交隧道结构,包括隧道外层,所述隧道外层的内部设有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隧道外层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隧道外层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多个斜杆,所述斜杆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在防水层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柱远离防水层的一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支撑柱和防水层之间设有两个隧道口,且每个隧道口均为半圆形,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提示牌,且提示牌位于隧道口内,每个所述隧道口的上端均设有多个通风口,每个所述隧道口的下表面均设有照明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下立交隧道结构,缓解了路面上的交通压力的同时不影响城市美观,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水下立交隧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水下立交隧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各种地上交通体系纵横交错,立交桥全称为“立体交叉桥”,是指在两条以上的交叉道路交汇处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互不相扰的现代化桥梁,包括立体交叉工程中的下沉式隧道,而现有的城市立交桥一般噪声,影响城市景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中交通拥挤,现有的立交桥影响城市景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城市水下立交隧道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水下立交隧道结构,包括隧道外层,所述隧道外层的内部设有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隧道外层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隧道外层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多个斜杆,所述斜杆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在防水层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柱远离防水层的一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支撑柱和防水层之间设有两个隧道口,且每个隧道口均为半圆形,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提示牌,且提示牌位于隧道口内,每个所述隧道口的上端均设有多个通风口,每个所述隧道口的下表面均设有照明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城市水下立交隧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水下立交隧道结构,包括隧道外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外层(1)的内部设有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隧道外层(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远离隧道外层(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上设有多个斜杆(4),所述斜杆(4)远离支撑柱(3)的一端固定在防水层(2)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柱(3)远离防水层(2)的一端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支撑柱(3)和防水层(2)之间设有两个隧道口(6),且每个隧道口(6)均为半圆形,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提示牌(9),且提示牌(9)位于隧道口(6)内,每个所述隧道口(6)的上端均设有多个通风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水下立交隧道结构,包括隧道外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外层(1)的内部设有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隧道外层(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远离隧道外层(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上设有多个斜杆(4),所述斜杆(4)远离支撑柱(3)的一端固定在防水层(2)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柱(3)远离防水层(2)的一端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支撑柱(3)和防水层(2)之间设有两个隧道口(6),且每个隧道口(6)均为半圆形,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提示牌(9),且提示牌(9)位于隧道口(6)内,每个所述隧道口(6)的上端均设有多个通风口(7),每个所述隧道口(6)的下表面均设有照明灯(8),所述底板(5)的下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设有多根排水管(13),所述空腔内部设有多根相互垂直的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5)的底壁、防水层(2)的内壁和空腔的底壁上,所述底板(5)上表面设有两个逃生口(10),每个所述逃生口(10)均贯穿底板(5)与空腔的内部连通,所述空腔的内部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浩楠宫田田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