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筒模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79116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筒模板支撑装置,其结构为:包括芯棒,套在芯棒上的依次相接的若干伸缩式支撑单元;伸缩式支撑单元的结构为:包括套住芯棒的内空心杆,沿着内空心杆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四个外筒,四个外筒之间通过弹性机构连接;第一外筒上连接有支撑斜杆,支撑斜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到支撑横杆中部,支撑横杆一端固定在第二外筒上,另一端固定在模板上;第三外筒和第四外筒也为同样的设置;此外,在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上都设置有固定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狭小、深井筒内模安装、拆除作业,不仅节省人力、物力,且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缩短了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筒模板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窨井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井筒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地铁车辆段、停车场混凝土窨井施工中,由于受窨井作业空间的限制,难以应用一般的模板支撑体系,更满足不了作业人员下入窨井内部进行内模拆卸作业。对于圆筒形现浇混凝土结构主要分为两大类,大型圆筒形结构主要有空心薄壁墩、筒仓、烟囱、深井泵房等。应用的比较广泛有8m以上圆筒形结构的爬模、双面滑模、单面滑模、翻模施工技术,8m以下圆筒形结构的普通定型模板支撑结构。中小型薄壁圆筒形结构主要有雨、污水检查井、桥梁支座预留孔洞等。对于此类结构应用比较常见有雨、污水检查井组合钢模、木模板支撑体系,桥梁支座预留孔洞主要以预埋硬质塑料管、取芯等成型工艺。可见,圆筒形砼结构施工技术虽在国内外有很多的应用技术和机械设备,然而,窨井作为地铁车辆段、停车场的排水工程地下结构,由于作业环境、操作空间的限制,最常见的施工方法、模板体系并不适用。通过最常见的施工方法、周转材料进行分析:目前所能见到的类似工程主要以组合钢、木模板进行内模支撑的施工方法进行作业,内模安装按照“由下自上、分段分层”安装的原则,作业人员在深井内部一层一层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井筒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筒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设置在窨井内的芯棒(5),套在所述芯棒(5)上的依次相接的若干伸缩式支撑单元(6);所述伸缩式支撑单元(6)的结构为:包括套住芯棒(5)的内空心杆(12),沿着所述内空心杆(12)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四外筒(18)、第三外筒(15)、第二外筒(14)和第一外筒(13);所述第四外筒(18)、第三外筒(15)、第二外筒(14)和第一外筒(13)之间通过弹性机构(17)连接;第一外筒(13)上连接有支撑斜杆(16),所述支撑斜杆(16)的一端活动连接到支撑横杆(20)中部,所述支撑横杆(20)一端固定在第二外筒(14)上,另一端固定在模板(21)上;第三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筒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设置在窨井内的芯棒(5),套在所述芯棒(5)上的依次相接的若干伸缩式支撑单元(6);所述伸缩式支撑单元(6)的结构为:包括套住芯棒(5)的内空心杆(12),沿着所述内空心杆(12)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四外筒(18)、第三外筒(15)、第二外筒(14)和第一外筒(13);所述第四外筒(18)、第三外筒(15)、第二外筒(14)和第一外筒(13)之间通过弹性机构(17)连接;第一外筒(13)上连接有支撑斜杆(16),所述支撑斜杆(16)的一端活动连接到支撑横杆(20)中部,所述支撑横杆(20)一端固定在第二外筒(14)上,另一端固定在模板(21)上;第三外筒(15)和第四外筒(18)上也设置有支撑斜杆(16)和支撑横杆(20),其结构为:第三外筒(15)上连接有支撑斜杆(16),所述支撑斜杆(16)的一端活动连接到支撑横杆(20)中部,所述支撑横杆(20)一端固定在第四外筒(18)上,另一端固定在模板(2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家薛彦军赵炜李元坤赵成龙王亚玲李新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