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2905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包括井体结构,井体结构包括井体挡墙砌体、混凝土基础垫层、碎石垫层、井盖结构板及井盖,其中,混凝土基础垫层铺设于碎石垫层之上,井体挡墙砌体设于碎石垫层之上,井体挡墙砌体的顶部设有井盖结构板,井盖结构板上安置有井盖;井体结构嵌入至持力土层中,在井体结构外侧与持力土层之间设有回填层,于回填层上设有灰土层。结构合理、成本低且施工简单,能够长期有效地从根源上解决井体周边沉降问题,减少面层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景观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共道路上的井体出现下沉的问题时有发生。地表径流水通过井体周边其他部位的渗滤后,导致井体周边渗水并使得井体周边回填沉陷,最后井体周边因渗水自然沉降,致使井体上面层开裂,需频繁维修。在路面交付使用不久后,井体周边出现下陷、裂缝等问题,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导致路面多次维修、妨碍交通要道通行,未有达到道路养护期完全,难以实现道路畅通。井体周边的稳固关键在于井体周边的开挖后的回填材料,而回填材料取决于适合分层压实的级配硬质骨料,若全部采用灰土回填效果最佳,但此法工程造价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结构合理、成本低且施工简单,能够长期有效地从根源上解决井体周边沉降问题,减少面层开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包括:井体结构,所述井体结构包括井体挡墙砌体、混凝土基础垫层、碎石垫层、井盖结构板及井盖,其中,所述混凝土基础垫层铺设于碎石垫层之上,所述井体挡墙砌体设于碎石垫层之上,所述井体挡墙砌体的顶部设有井盖结构板,井盖结构板上安置有井盖;所述井体结构嵌入至持力土层中,在所述井体结构外侧与持力土层之间设有回填层,于所述回填层上设有灰土层。进一步的,在所述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中,所述井盖结构板的外沿延伸出所述井体挡墙砌体的边沿。进一步的,在所述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中,所述井盖结构板的外沿延伸出所述井体挡墙砌体的边沿至少250mm。进一步的,在所述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中,所述井体挡墙砌体的内侧和外侧分别涂有抹灰找平层。进一步的,在所述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中,所述回填层为级配硬质土层或砂石土层。进一步的,在所述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中,所述灰土层厚度为250mm。进一步的,在所述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中,所述灰土层之上由低位到高位依次铺设有二灰土层、面层粘合层和面层。进一步的,在所述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中,所述二灰土层的厚度为200~250mm。进一步的,在所述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中,所述面层粘合层为粗沥青层,所述粗沥青层的厚度为60~80mm。进一步的,在所述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中,所述面层为细沥青层,所述细沥青层的厚度为30~4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基于道路中的井体周边回填结构做了相应的调整,控制了井体四周围回填结构不会下陷,能稳固井体原型不变;避免了地表径流水渗透后也能保持原有施工状态,解决了井体因周边下陷问题出现井盖周边裂缝及外饰面脱落的问题。(2)取材于井体周边适合分层填实的级配硬质骨料(如现场的硬质砖块、碎砼块料等利用,符合生态结构处理),规避了全部采用灰土回填的工程造价偏高的问题;(3)通过该类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能长期有效地解决经常维修的实际问题,做到有效推广和起到更多的示范作用,保障道路畅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提出的新型的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其由井体结构、回填层6及位于回填层6上的灰土层7等组成的生态渗水有效基层,下面将详细表述上述结构。如1图所示,井体结构主要由井体挡墙砌体4(厚度为240mm)、混凝土基础垫层3(厚度为120mm)、碎石垫层2(厚度为150mm,采用碎石的粒径为20~40mm)、井盖结构板9及井盖10等构成,其中,碎石垫层2设于持力土层1之上,碎石垫层2之上浇注有位于井体挡墙砌体4底板下的混凝土基础垫层3,井体挡墙砌体4的顶部上设有井盖结构板9,在井盖结构板9之上安装有井盖10。井体结构嵌入至持力土层1中,并在井体结构外侧与持力土层1之间设有回填层6,于回填层6上由低位至高位依次设有灰土层7、二灰土层8、面层粘合层11和面层12。具体的,在本技术——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井体挡墙砌体4的内侧和外侧设有抹灰找平层5(采用1:2的水泥砂浆抹灰),可以起到保护井体挡墙砌体4的作用。在回填层6即井体挡墙砌体4外层回填级配硬质土层或砂石土层(最好是兼含硬质块料)分层填实。最重要的是,回填级配硬质土层或砂石土层可以在施工现场就地取材,如场地上碎砖头块料加上部分碎石、或破碎的砼小块等等,一般粒径控制在不大于50cm。除此之外,为了保持井体挡墙砌体4周边的干燥,不下陷沉降,还可以回填湿度较小的粘土,同时参入少量的石灰拌制成灰土填实。设于回填层6之上的灰土层7采用石灰和土比例为3:7或2:8的灰土回填(厚度为250mm),还可以选择级配道渣、砂石等等,这是关系到后期井体周边是否沉降的技术核心。在灰土层7上按照设计路面基层要求施工完成道路相应垫层,即二灰土层8(厚度为200~250mm,视其道路宽度和车辆设计载重)。当二灰土层8碾压完成后,为防止井体挡墙砌体4的顶部及井口周围不密实(防止井体压碎,由于操作的机械是根本无法将其设备施工时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在井体挡墙砌体4上安装井盖结构板9。井盖结构板9优选地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的井体结构盖板,能够获得较好的整体性,同时要求井盖结构板9的外沿延伸出井体挡墙砌体4的边沿至少250mm,优选为250mm,因为此区域是导致井体周边裂缝产生的病灶所在。此外,井盖结构板9视其工程量的大小,可以直接预制成型后再到现场安装,但在安装时必须在井盖结构板9的下层与井体挡墙砌体4的接触面用水泥砂浆密实,保证没有空隙。在二灰土层8上铺设面层粘合层11(一般为铺设粗沥青层厚度为60mm~80mm,若铺设砂浆为30mm以上),待面层粘合层11压实后,在其上铺设面层12(一般为铺设细沥青层30mm~40mm,面层也可以为其他面层材料)。一般在铺设面层粘合层11和面层12前,在井盖结构板9上安装好井盖10,该井盖10为各种具有标识专制井盖。综上,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中,在井体结构的外侧设置级配硬质土层的回填层和灰土层进行分层填实,且在井体挡墙砌体顶部设置井盖结构板,有效地避免了井体周边因渗水而出现自然下沉的问题,减少道路维修次数且具有施工方便、降低成本的作用。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技术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技术揭露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实现思路
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结构,所述井体结构包括井体挡墙砌体、混凝土基础垫层、碎石垫层、井盖结构板及井盖,其中,所述混凝土基础垫层铺设于碎石垫层之上,所述井体挡墙砌体设于碎石垫层之上,所述井体挡墙砌体的顶部设有井盖结构板,井盖结构板上安置有井盖;所述井体结构嵌入至持力土层中,在所述井体结构外侧与持力土层之间设有回填层,于所述回填层上设有灰土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体结构,所述井体结构包括井体挡墙砌体、混凝土基础垫层、碎石垫层、井盖结构板及井盖,其中,所述混凝土基础垫层铺设于碎石垫层之上,所述井体挡墙砌体设于碎石垫层之上,所述井体挡墙砌体的顶部设有井盖结构板,井盖结构板上安置有井盖;所述井体结构嵌入至持力土层中,在所述井体结构外侧与持力土层之间设有回填层,于所述回填层上设有灰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结构板的外沿延伸出所述井体挡墙砌体的边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结构板的外沿延伸出所述井体挡墙砌体的边沿至少2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稳固公共道路井体不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挡墙砌体的内侧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范模郭秋平王金柱王俊何狄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十方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