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模内复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498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模内复合模具,其包含依次设置的分配器、连接板、模体和口模;连接板将分配器和模体连接,模体的远端组装所述口模;所述口模包含上下两部分,分别形成上下两个模唇;所述模唇为柔性模唇;还包含经由分配器的端面延伸至模体的端部的B层流道和设置在B层流道两侧的设置两个A层流道;B层流道在所述分配器的端面设置有主流道入口;A层流道由分配器、连接板延伸至模体的端面;B层流道和A层流道位于分配器的部分为Ⅰ区的区间、B层流道和A层流道位于模体的部分为Ⅱ区的区间、B层流道和A层流道与口模的接触位置形成Ⅲ区的区间、口模的两个模唇之间形成Ⅳ区的区间。

A high precision internal mold compound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precision mold compound die, comprising a distributor, sequentially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late, mold and die; a connecting plate distributor and the mould is connected, the remote assembly die die; the die comprises two parts, forming the upper and lower two die lip respectively; the die lip for flexible die lip; also contains the end through the end of the phantom distributor B layer channel and set in the B channel layer on both sides of the two A layer B layer channel; channel in the face of the distributor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channel entrance channel by the A layer; end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a connecting plate extends to the phantom; B layer and A layer in the channel flow distributor, 1 part interval B layer and A layer channel channel on the phantom's part of the contact position interval, II region of the B layer and A layer flow channel and die forming in region area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two molds of the die and the mouth of the mouth is form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模内复合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内复合模具,用于电子载带高速粒子机行业,具体涉及适应高精度模内复合押出片模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模内复合模具中,在电子载带高速粒子机行业多用分配器复合。其不足之处是不同温差塑胶进行分配器复合、复合性差、导电材料易碳化、成型表面凸点多;二是复合层不均匀、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模内复合模具,其能够在口模部分实现模内复合,复合均匀,质量稳定可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模内复合模具,包含依次设置的分配器、连接板、模体和口模;连接板将分配器和模体连接,模体的远端组装所述口模;所述口模包含上下两部分,分别形成上下两个模唇;所述模唇为柔性模唇;还包含经由分配器的端面延伸至模体的端部的B层流道和设置在B层流道两侧的设置两个A层流道;B层流道在所述分配器的端面设置有主流道入口;A层流道由分配器、连接板延伸至模体的端面;B层流道和A层流道位于分配器的部分为Ⅰ区的区间、B层流道和A层流道位于模体的部分为Ⅱ区的区间、B层流道和A层流道与口模的接触位置形成Ⅲ区的区间、口模的两个模唇之间形成Ⅳ区的区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B层流道、A层流道相互平行,且B层流道和A层流道形成V型结构的延伸,V型结构的夹角为钝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A层流道内用于注入的材料材质相同;B层流道内注入的材料为PC、PS或ABS;A层流道内注入的材料为PS或PC。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板的两个相对多侧面上均延伸出用于定位的凸台,对应的,所述分配器和模体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凸台的凹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精度模内复合模具,把融化塑料复合点前移到口模部分,使不同融化温度的塑料复合时减少干扰来达到优化复合的目标,提升复合质量和可靠性;本技术在保证押出片模口模部分进行复合情况下提高片模复合层均匀度;另外,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由于配合了押出片模的流道夹角设计,使得在大大提高复合层均匀度的情况下且不用把押出模具做得很复杂,来完成押出片模的优化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分配器,2-连接板,3-膜体,4-口模,5-Ⅰ区,6-Ⅱ区,7-Ⅲ区,8-Ⅳ区,9-A层流道,10-B层流道,11-主流道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4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种高精度模内复合模具,包含依次设置的分配器1、连接板2、模体3和口模4;连接板2将分配器1和模体3连接,模体3的远端组装所述口模4;所述口模4包含上下两部分,分别形成上下两个模唇;所述模唇为柔性模唇;还包含经由分配器1的端面延伸至模体3的端部的B层流道10和设置在B层流道10两侧的设置两个A层流道9;B层流道10在所述分配器1的端面设置有主流道入口11;A层流道9由分配器、连接板延伸至模体的端面;B层流道10和A层流道9位于分配器的部分为Ⅰ区5的区间、B层流道和A层流道位于模体的部分为Ⅱ区6的区间、B层流道和A层流道与口模的接触位置形成Ⅲ区7的区间、口模的两个模唇之间形成Ⅳ区的区间。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B层流道10、A层流道9相互平行,且B层流道10和A层流道9形成V型结构的延伸,V型结构的夹角为钝角。V型结构使得流道具备夹角,大大提高复合层均匀度的情况下且不用把押出模具做得很复杂。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连接板2的两个相对多侧面上均延伸出用于定位的凸台,对应的,所述分配器和模体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凸台的凹槽。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2所示,能够通过连接板的凸台结构来实现快速可靠组装。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精度模内复合模具,能够模内复合PS+PC+PS、PC+PC+PC、PS+ABS+PS、PC+ABS+PC押出片模;本技术整体上包括分配器1、模体连接板2、模体3、口模4;本技术可以在口模位置进行模内复合PS+PC+PS、PC+PC+PC、PS+ABS+PS、PC+ABS+PC;本技术可以对不同材料、不同温差塑胶进模内复合(复合为ABA层);本技术既能使物料流动顺畅、塑化效果更佳,又能使押出片模口模部分复合的高精度模内复合押出片模;本技术适用于电子载带高速粒子机行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口模部分包含上下二个柔性模唇部分复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模唇部分复合不同温差塑料复合时影响最小,同时达到复合最均匀的目的。本技术能够进行多种不同温差的塑胶复合,不同材料之间复合时间短,复合层均匀。本技术在柔性模唇上进行复合用一套模具完成;A面与B面复合可随意调整复合层厚度。综上,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精度模内复合模具,一是在保证押出片模口模部分进行复合情况下提高片模复合层均匀度。由于配合了押出片模的流道夹角设计,大大提高复合层均匀度的情况下且不用把押出模具做得很复杂,来完成押出片模的优化设计。二是减小了模具内部不同塑胶层与层之间的干扰,使复合层提高到0.01mm高度,远远高于同行业的分配器复合方案;也为押出片模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具体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4,包括分配器1、连接板2、模体3、口模4,所述口模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形成一个模唇;本技术的流道设计为三层复合(ABA)。所述三层复合用流道用夹角设计来实现口模部分的三层复合。本技术为单点可调式模具,本技术的流道设计最大的特点在于把融化塑料复合点前移到口模部分,使不同融化温度的塑料复合时、减少干扰来达到优化复合的目标,其包括二方面的内容其一:口模部分融化的塑料押出复合,其二;口模部分复合时已均匀展开。影响塑料三层复合最大的就是不同融化温差的塑料复合时,其押出模具复合时的均匀度、复合后塑料在模具内停留时间最为珍贵,如果复合后塑料在模具内停留时间过长则底温差塑料(导电材料)就易碳化,三层复合时的均匀度差;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物料由押出机(也叫挤出机)进入1分配器、2连接板、3模体、4口模,在模具中,物料填满整个模具的Ⅰ区的区间内的流道空间并不断的被压缩。随着押出机机筒转动,物料于Ⅱ区的区间前在压缩同时并运动到Ⅲ区、Ⅳ区的区间。物料运动到Ⅲ区、Ⅳ区的区间,处于押出关键区段,模具A层与B层在Ⅲ区、Ⅳ区的区间完成复合,于起始处A层与B层塑料开始平均压力。最先的中间层塑料分流量应大于两边B层流量。复合后塑料在离模唇推力下,使之填满模唇等压位置。在一些具体应用中:在电子载带高速粒子机使用领域,电子载带三层模内复合导电材料(PS+PC+PS、PC+PC+PC、PS+ABS+PS、PC+ABS+PC),传统三辊三层复合导电材料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精度模内复合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度模内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依次设置的分配器、连接板、模体和口模;连接板将分配器和模体连接,模体的远端组装所述口模;所述口模包含上下两部分,分别形成上下两个模唇;所述模唇为柔性模唇;还包含经由分配器的端面延伸至模体的端部的B层流道和设置在B层流道两侧的设置两个A层流道;B层流道在所述分配器的端面设置有主流道入口;A层流道由分配器、连接板延伸至模体的端面;B层流道和A层流道位于分配器的部分为Ⅰ区的区间、B层流道和A层流道位于模体的部分为Ⅱ区的区间、B层流道和A层流道与口模的接触位置形成Ⅲ区的区间、口模的两个模唇之间形成Ⅳ区的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模内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依次设置的分配器、连接板、模体和口模;连接板将分配器和模体连接,模体的远端组装所述口模;所述口模包含上下两部分,分别形成上下两个模唇;所述模唇为柔性模唇;还包含经由分配器的端面延伸至模体的端部的B层流道和设置在B层流道两侧的设置两个A层流道;B层流道在所述分配器的端面设置有主流道入口;A层流道由分配器、连接板延伸至模体的端面;B层流道和A层流道位于分配器的部分为Ⅰ区的区间、B层流道和A层流道位于模体的部分为Ⅱ区的区间、B层流道和A层流道与口模的接触位置形成Ⅲ区的区间、口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生刘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欧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