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微生物复合转化剂与制备方法和在蛋白饲料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65967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秸秆微生物复合转化剂与制备方法和在蛋白饲料中的应用,涉及一种动物饲料。提供一种所需菌种数目少、操作简便、发酵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适用性强、易大批量生产的秸秆微生物复合转化剂与制备方法及其在蛋白饲料中的应用。斜面菌种培养;一级液体培养:二级液体培养:三级液体培养;大缸液体培养;固体发酵;干燥及粉碎;配比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转化剂作为原料用于制备秸秆蛋白饲料时,先将农作物秸秆粉碎,搅拌,固体发酵,烘干,制得秸秆蛋白饲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饲料,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动物饲料的秸秆微生物复合 转化剂与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全价蛋白饲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年产各类秸秆约9亿吨,用于加工饲料的不足10%,另外一部份焚烧,还有部 份机械还田。特别是直接焚烧,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又是惊人的资源浪费。我国养殖业 年需精饲料20亿吨左右,实际供应量只有15亿吨左右,缺口 5亿吨。蛋白饲料更是严重不 足,我国每年需蛋白饲料1000万吨,而实际产量仅9万吨,供求矛盾非常突出。近几年,有 关研究人员对秸秆作为原料生产蛋白饲料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主要的生产方法如1)高温酸处理法。主要将秸秆粉碎后经球磨机磨成粉,用盐酸将物料拌湿,使秸秆 的粗纤维酸解,装入转化室,通入蒸汽升温至150°C,取出后用等当量烧碱中和。这种方法生 产工艺复杂,腐蚀和污染严重,并且在高温酸解过程中,蛋白质凝固不易分解,难以被非反 刍动物消化吸收,有的要求在70°C左右的转化室内进行转化,能源上是不太划算的。2)自然发酵处理法。是利用秸秆本身所带微生物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 PH值一定,又需激活剂,才可制出有一定营养价值的秸秆饲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适 口性,但无法分解粗纤维,难以改变秸秆的化学组成,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均不够高。幻氨化法。生产的饲料常称为氨化饲料。它主要以尿素作为非蛋白质态氮源补充, 用来合成新的菌体蛋白,但它对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酵解作用比较少,饲料的活 化远远不够,消化能及总能均不高,一般只能喂养牛、羊等反刍动物。4)秸秆微贮法。新疆农科院采用复合活杆菌厌氧发酵处理,有效改善秸秆适口性, 提高采食量和改善动物肠胃的微生态平衡,但生产周期较长,且只能用于反刍动物。5) “EM处理法”。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专利技术,采用80多种有益生物工程菌 处理秸秆和饲料,虽然在粪便除臭、畜禽生长和防病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成本较高。尽管有上述多种方法,但严格地讲,目前尚未见较为经济、易操作、可批量生产的 方法。公开号为CN1U6551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一种由中草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成 的鸡用多维饲料转化剂,由于其中含有中草药,雀脑等成分,使鸡喂养后产蛋量,蛋的质量 有大幅度的提高,产蛋率提高5.9%,蛋中碘、硒、锌、铜的含量大幅度增加,使蛋的营养价值 大大提高。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人一天吃一个蛋就可以保证营养的平衡,是我国目前食疗中 的佳品。公开号为CN1176750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将干秸杆转化分解成牲畜爱 吃并易于消化吸收的秸杆饲料稀酶速效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由轻稀土、麦饭石、饲用酵 母、碳酸钙、氯化钠及纤维素酶等,经粉碎、混合、搅拌、包装而成,其工艺简便,造价低廉,使 用时发酵时间短,对秸杆不需氨化、青贮、不需在厌氧、密封条件下发酵,因而无异味,适口 性好,牲畜喜嚼爱吃,易于消化,吃后增重快、产奶率高,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粮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所需菌种数目少、操作简便、发酵周期短、效率高、成本 低、适用性强、易大批量生产的秸秆微生物复合转化剂与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秸秆微生物复合转化剂在蛋白饲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微生物复合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斜面菌种培养按质量百分比,使用8% 25%含糖量的麦芽汁培养基,以麦芽 汁培养基计算,初始菌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菌、康宁木霉菌、里氏木霉 5种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5% 20%,摇床培养后放入冰箱保存;2) 一级液体培养按质量百分比,使用8% 22%含糖量的麦芽汁培养基,以麦芽 汁培养基计算,初始菌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菌、康宁木霉菌、里氏木霉 5种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5% 20%,摇床培养或静止培养后放入冰箱保存;3) 二级液体培养按质量百分比,使用8% 15%含糖量的淀粉水解糖化液,初始 菌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菌、康宁木霉菌、里氏木霉5种种子液的接种 量分别为5% 20%,摇床培养或静止培养;4)三级液体培养,按质量百分比,使用8 15%含糖量的淀粉水解糖化液,初始菌 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菌、康宁木霉菌、里氏木霉5种种子液的接种量 分别为5% 20%,摇床培养或静止培养;5)大缸液体培养按质量百分比,使用8% 15%含糖量的淀粉水解糖化液,初始 菌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菌、康宁木霉菌、里氏木霉5种种子液的接种 量分别为5% 20%,搅拌培养或静止培养;6)固体发酵使用固体发酵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加入50%的水,初始菌种热带 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菌、康宁木霉菌、里氏木霉5种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 5% 20%,静止培养,得分别培养的5种固体发酵产物;7)干燥及粉碎将分别培养的5种固体发酵产物干燥或烘干后粉碎,分别得5种 发酵剂产物热带假丝酵母菌发酵剂、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剂、白地霉菌发酵剂、康宁木霉菌 发酵剂和里氏木霉发酵剂,备用;8)配比混合将5种发酵剂产物热带假丝酵母菌发酵剂、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剂、 白地霉菌发酵剂、康宁木霉菌发酵剂和里氏木霉发酵剂混合,按质量百分比,热带假丝酵母 菌发酵剂为3 4、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剂为1 2、白地霉菌发酵剂为3 4、康宁霉菌发酵 剂为2 3、里氏木霉发酵剂为2 3,即得秸秆微生物复合转化剂。斜面菌种培养中的摇床培养的温度最好为25 38°C,摇床的摇速最好为80次/ min,最好摇床培养18 3 后再放入4 8°C冰箱保存。一级液体培养中的摇床培养的温度最好为25 38°C,摇床的摇速最好为80次/ min,最好摇床培养18 3 后再放入4 8°C冰箱保存;静止培养的时间最好为20 50h。二级液体培养中的摇床培养的温度最好为观 30°C,摇床培养的时间最好为 24 30h,摇床的摇速最好为80次/min,静止培养最好在观 30°C条件下静止培养20 50h。三级液体培养中的摇床培养的温度最好为观 30°C,摇床培养的时间最好为24 30h,摇床的摇速最好为80次/min,静止培养最好在观 30°C条件下静止培养20 50h。大缸液体培养中的搅拌培养的温度最好为28 30°C,搅拌培养的时间最好为 24 30h,最好在28 30°C条件下静止培养20 50h。固体发酵中的静止培养的温度最好为28 35°C,静止培养的时间最好为20 50h。固体发酵培养基由豆粕、麸皮、玉米粉和尿素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豆粕、麸皮、玉 米粉和尿素的含量为麸皮为12 % 20 %,玉米粉为30 % 38 %,尿素为1^-2%,余为豆 粕。按质量百分比,豆粕、麸皮、玉米粉和尿素的含量最好为麸皮为20 %,玉米粉为38 %,尿 素为2%,豆粕为40%。干燥及粉碎中的烘干的温度最好为40 50°C,干燥或烘干最好至按质量百分比, 水分小于8% 12%后粉碎备用。初始菌种使用的是已有菌种,至少包括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 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白地霉菌(Geotrochum candidum)、 康宁木霉菌(Trichoderm kon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秸秆微生物复合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斜面菌种培养:按质量百分比,使用8%~25%含糖量的麦芽汁培养基,以麦芽汁培养基计算,初始菌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菌、康宁木霉菌、里氏木霉5种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5%~20%,摇床培养后放入冰箱保存;    2)一级液体培养:按质量百分比,使用8%~22%含糖量的麦芽汁培养基,以麦芽汁培养基计算,初始菌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菌、康宁木霉菌、里氏木霉5种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5%~20%,摇床培养或静止培养后放入冰箱保存;    3)二级液体培养:按质量百分比,使用8%~15%含糖量的淀粉水解糖化液,初始菌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菌、康宁木霉菌、里氏木霉5种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5%~20%,摇床培养或静止培养;    4)三级液体培养,按质量百分比,使用8~15%含糖量的淀粉水解糖化液,初始菌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菌、康宁木霉菌、里氏木霉5种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5%~20%,摇床培养或静止培养;    5)大缸液体培养:按质量百分比,使用8%~15%含糖量的淀粉水解糖化液,初始菌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菌、康宁木霉菌、里氏木霉5种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5%~20%,搅拌培养或静止培养;    6)固体发酵:使用固体发酵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加入50%的水,初始菌种热带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菌、康宁木霉菌、里氏木霉5种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5%~20%,静止培养,得分别培养的5种固体发酵产物;    7)干燥及粉碎:将分别培养的5种固体发酵产物干燥或烘干后粉碎,分别得5种发酵剂产物:热带假丝酵母菌发酵剂、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剂、白地霉菌发酵剂、康宁木霉菌发酵剂和里氏木霉发酵剂,备用;    8)配比混合:将5种发酵剂产物:热带假丝酵母菌发酵剂、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剂、白地霉菌发酵剂、康宁木霉菌发酵剂和里氏木霉发酵剂混合,按质量百分比,热带假丝酵母菌发酵剂为3~4、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剂为1~2、白地霉菌发酵剂为3~4、康宁霉菌发酵剂为2~3、里氏木霉发酵剂为2~3,即得秸秆微生物复合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谊周民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工生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