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散热装置的充电桩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5909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1:02
一种自带散热装置的充电桩系统,主要包括主充电回路、中央处理器;主充电回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主充电回路包括整流模块、功率变换模块;中央处理器包括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通信单元负责中央处理器同外部系统的网络连接,控制单元负责接收中央处理器的指令并控制与其连接的部件;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散热装置、三通阀、水泵、油泵;三通阀分别与油泵、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相连接。通过冷却管中的水的流动可以加快散热装置中冷却油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散热装置的充电桩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电动汽车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自带散热装置的充电桩系统。
技术介绍
近期,电动汽车发展迅猛,电动汽车的充电桩的发展应运而生,充电桩再给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充电桩的变压器、整流模块以及电路板均会产生热量,随着热量不断发散出来,整个充电桩内部的温度就会快速升高,当充电桩内部热量达到一定温度值的时候,高温环境将影响充电桩内部的变压器、整流模块以及电路板的稳定运行,可能出现电子故障降低充电桩的充电效率。倘若充电桩内部多个问题同时出现,也可能出现火灾隐患出现。目前,充电桩的充电回路中整流模块的冷却基本上采用水媒散热降温系统或者风媒散热降温。采用水媒散热降温系统的冷却方式的介质是水,水的导热性好,但水中一旦带有杂质绝缘性会变差,水循环系统工艺要求较高,安装复杂,维护工作量大,而且一旦漏水,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采用水媒散热必须解决冷却水的纯度和长期运行维护时系统的可靠性以及腐蚀性的问题。此外,现有的水媒散热降温系统或风媒散热降温系统这两种方式管路构成复杂,密封接头多,容易发生泄露事故,而且随着整流模块的元器件的发热量的不断增大,这两种散热方式已逐渐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带散热装置的充电桩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带散热装置的充电桩系统,主要包括主充电回路、中央处理器;主充电回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主充电回路包括整流模块、功率变换模块;中央处理器包括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通信单元负责中央处理器同外部系统的网络连接,控制单元负责接收中央处理器的指令并控制与其连接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系统还包括散热装置、三通阀、水泵、油泵;三通阀分别与油泵、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散热装置的充电桩系统,主要包括主充电回路、中央处理器;主充电回路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主充电回路包括整流模块、功率变换模块;中央处理器包括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通信单元负责中央处理器同外部系统的网络连接,控制单元负责接收中央处理器的指令并控制与其连接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系统还包括散热装置、三通阀、水泵、油泵;三通阀分别与油泵、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冷却腔,冷却腔的下端有外筒支撑壁(13)以及内筒支撑壁(14),所述外筒支撑壁(13)向上延伸形成圆筒状的第一回程迂回壁(4);内筒支撑壁(14)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回程迂回壁(5);第一回程迂回壁(4)越过第二回程迂回壁(5)向内弯折形成弧状过渡支撑壁(17),过渡支撑壁(17)与第二回程迂回壁(5)存有空隙,过渡支撑壁(17)在平行第二回程迂回壁(5)的方向继续延伸形成第三回程迂回壁(6);冷却腔的腔壁呈现三回程迂回壁结构,自外向内分别为第一回程迂回壁(4)、第二回程迂回壁(5)以及第三回程迂回壁(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回程迂回壁(6)与内筒支撑壁(14)形成冷却腔的内腔(15),所述内腔(15)设置有支撑架(3)、油量探测器,用于安放充电桩的整流模块、功率变换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回程迂回壁(4)与第二回程迂回壁(5)之间形成单向的第一流出通道(7),第一流出通道(7)沿着第一回程迂回壁(4)、第二回程迂回壁(5)延伸、并在过渡支撑壁(17)处发生向内弯折形成单向的第二流出通道(8)。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程迂回壁(4)、第二回程迂回壁(5)以及第三回程迂回壁(6)沿着圆周方向上设有数条冷却管(9)。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回程迂回壁(4)的外壁安装有入水口(10)和出水口(11),每条冷却管(9)分别入水口(10)与出水口(11)相连接;入水口(10)同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接,出水口(11)与水泵的入水口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央处理器检测如果油泵、水泵、三通阀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果任意一个不能正常工作,中央处理器会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坚江邵柳东黄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