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双极柱引出负极端板方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832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双极柱引出负极端板方形结构,其包括双孔方端板和负极柱结构,双孔方端板盖在盖板上,双孔方端板上开有两个端板极柱通孔,盖板上开有两个盖板极柱通孔,负极柱结构设有两个,分别从下端依次穿过盖板上的盖板极柱通孔和双孔方端板上的端板极柱通孔,并从上端采用气动旋铆机将负极柱结构与双孔方端板及盖板进行铆接,负极柱结构为紫铜锥形铆钉结构,其包括上台结构和扁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无需激光焊接,组织难度较小,成本低,密封性好;负极柱结构只有两个部分,使得加工工艺变得简单、组装结构构件少、成本低廉、加工过程无损耗、内阻小,且电池组装的接触面积大,适合大电流充放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双极柱引出负极端板方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双极柱引出负极端板方形结构,属于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随着容量型、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房型壳体的引出式极耳已经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大电流放电的需要,极柱式已经开始代替极耳引出式设计,现有的极柱引出方式有:第一种,采用螺母卡环连接,该极柱式设计的锂离子电池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螺母的反复拧动,容易造成极柱松动影响电池密封效果,严重的会造成极片上极耳与极片断裂,使电池寿命减短或电池内部短路;第二种,采用极柱与盖板焊接在一起,该种需要采用激光焊接,组织难度较大,激光不仅成本较高,且容易将盖板激穿过,影响密封效果。现有极柱均由上部、下部组成,上部、下部之间设置扁台状极柱台,例如中国专利CN101562241A“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极柱防转动装置”,该专利的设计要点在于,该种结构配合支架,支架上开设与极柱周边轮廓相吻合的结构,支架与极柱组装为一体。使得支架与极柱互相锁死,虽然该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极柱转动,但是该种结构的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不仅增加工艺难度,且增加了工艺成本,由于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双极柱引出负极端板方形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双极柱引出负极端板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双孔方端板(1)和负极柱结构(2),所述双孔方端板(1)盖在所述盖板(3)上,所述双孔方端板(1)上开有两个端板极柱通孔(4),所述盖板(3)上开有两个盖板极柱通孔(5),所述负极柱结构(2)设有两个,分别从下端依次穿过所述盖板(3)上的盖板极柱通孔(5)和所述双孔方端板(1)上的端板极柱通孔(4),并从上端采用气动旋铆机将所述负极柱结构(2)与所述双孔方端板(1)及所述盖板(3)进行铆接,所述负极柱结构(2)为紫铜锥形铆钉结构,其包括上台结构(6)和扁台结构(7),所述上台结构(6)连接在所述扁台结构(7)的上端,所述上台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双极柱引出负极端板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双孔方端板(1)和负极柱结构(2),所述双孔方端板(1)盖在所述盖板(3)上,所述双孔方端板(1)上开有两个端板极柱通孔(4),所述盖板(3)上开有两个盖板极柱通孔(5),所述负极柱结构(2)设有两个,分别从下端依次穿过所述盖板(3)上的盖板极柱通孔(5)和所述双孔方端板(1)上的端板极柱通孔(4),并从上端采用气动旋铆机将所述负极柱结构(2)与所述双孔方端板(1)及所述盖板(3)进行铆接,所述负极柱结构(2)为紫铜锥形铆钉结构,其包括上台结构(6)和扁台结构(7),所述上台结构(6)连接在所述扁台结构(7)的上端,所述上台结构(6)依次穿过所述盖板极柱通孔(5)和所述端板极柱通孔(4),所述扁台结构(7)的直径大于所述盖板极柱通孔(5)和所述端板极柱通孔(4)的直径,所述扁台结构(7)卡在所述盖板(3)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双极柱引出负极端板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极柱通孔(4)的上部分为倒圆台形,下部分为圆柱形,所述盖板极柱通孔(5)的上部分为圆柱形,下部分为圆台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双极柱引出负极端板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极柱通孔(4)的倒圆台形的侧壁为斜面,所述盖板极柱通孔(5)的圆台形的侧壁为凹面。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双极柱引出负极端板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台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臣相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恒动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