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5728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包括隧道现场监控装置、分站监控中心和站监控中心,所述隧道现场监控装置包括RTU远程监控终端、太阳能供电模块、传感器组和继电器组,以及现场交换机,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和摄像机均与RTU远程监控终端的输入端相接,所述分站监控中心包括分站监控机以及分站数据库服务器和分站交换机,所述主站监控中心包括主站监控机以及主站数据库服务器和主站交换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现场监控层、分站监控层和主站监控层自下而上地对隧道内各项致灾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能够迅速、可靠地为铁路隧道防灾救援工作提供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
本技术属于隧道防灾救援监控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隧道建设的里程较长,隧道发生紧急情况或者出现危险事故时救援较为困难。另外,由于隧道位置通常偏远,内部环境恶劣,不方便人工值守,隧道防灾救援工作具有难度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建立完善的铁路隧道防灾监控系统对铁路隧道安全运营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对隧道防灾救援的监控主要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目前隧道防灾救援系统仅对防灾救援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远程实时监视,不能实时获取隧道内部的环境状态,不能准确地提供隧道是否存在灾害隐患;另外,目前隧道防灾救援系统仅能对隧道现场进行监控,不能从现场监控层、分站监控层和主站监控层自下而上地对隧道内各项致灾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其次,目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功能单一,仅设置摄像机进行监控,一旦隧道内部产生烟雾或照明亮度不够,不能及时进行报警或采取防范措施;最后,目前隧道内部的应急设备的控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操作不便捷,且不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布设方便的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能够远程监控多个隧道现场,且现场监控层、分站监控层和主站监控层自下而上地对隧道内各项致灾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铁路隧道中应急设备联动配合,能够迅速、可靠地为铁路隧道防灾救援工作提供解决方案,使得灾害发生时及时有效地利用隧道防灾救援设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时性好,能够远程监控多个隧道现场,且现场监控层、分站监控层和主站监控层自下而上地对隧道内各项致灾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铁路隧道中应急设备联动配合,能够迅速、可靠地为铁路隧道防灾救援工作提供解决方案,使得灾害发生时及时有效地利用隧道防灾救援设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实用性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隧道现场的隧道现场监控装置、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分站的分站监控中心以及设置在主站且与多个所述分站监控中心进行无线通信的主站监控中心,所述隧道现场监控装置包括RTU远程监控终端、太阳能供电模块、传感器组和继电器组,以及摄像机与RTU远程监控终端相接且接入铁路局域网的现场交换机,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和摄像机均与RTU远程监控终端的输入端相接,所述RTU远程监控终端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分站监控中心包括分站监控机以及与分站监控机相接的分站数据库服务器和分站交换机,所述主站监控中心包括主站监控机以及与主站监控机相接的主站数据库服务器和主站交换机,所述分站监控机和主站监控机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所述分站交换机和主站交换机均能接入铁路局域网,所述RTU远程监控终端通过现场交换机和分站交换机与分站监控机进行双向无线数据通信,所述分站监控机通过分站交换机和主站交换机进行双向无线数据通信。上述的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亮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亮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亮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RTU远程监控终端的输入端相接。上述的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组包括用于控制水泵的第一继电器、用于控制应急灯的第二继电器、用于控制应急电源的第三继电器和用于控制风机的第四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均与RTU远程监控终端的输出端相接。上述的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沿隧道长度方向进行布设,多个所述烟雾传感器沿隧道长度方向进行布设,多个所述亮度传感器沿隧道长度方向进行布设,多个水位传感器沿隧道长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摄像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摄像机沿隧道长度方向进行布设。上述的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站监控中心还包括分站打印机,所述分站打印机与分站监控机连接;所述主站监控中心还包括主站打印机,所述主站打印机与主站监控机连接。上述的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交换机、分站交换机和主站交换机均为网络交换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2、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隧道现场监控装置分别对多个隧道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设置分站监控中心和主站监控中心与隧道现场监控装置进行远距离数据无线传输,便于远程监控每个隧道现场的环境状态,实现多个隧道现场的集中监控,通过现场监控层、分站监控层和主站监控层自下而上地对隧道内各项致灾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铁路隧道中应急设备联动配合,能够迅速、可靠地为铁路隧道防灾救援工作提供解决方案,使得灾害发生时及时有效地利用隧道防灾救援设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实用性强。3、本技术通过设置传感器组,分别对隧道的温度、烟雾信号、亮度和水位进行实时采集,且通过设置摄像机对隧道进行视频图像采集,实现了对隧道的多方位监控,且能获得隧道内部环境状态,避免隧道存在安全隐患而引发安全事故。4、本技术通过设置继电器组能对隧道内部的应急设备进行控制,远程控制应急设备的启动或停止,避免工作人员手动操作,操作便捷,且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时性好,能够远程监控多个隧道现场,且现场监控层、分站监控层和主站监控层自下而上地对隧道内各项致灾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铁路隧道中应急设备联动配合,能够迅速、可靠地为铁路隧道防灾救援工作提供解决方案,使得灾害发生时及时有效地利用隧道防灾救援设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实用性强。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隧道现场监控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分站监控中心的电路原理框图。图4为本技术主站监控中心的电路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隧道现场监控装置;1-1—温度传感器;1-2—烟雾传感器;1-3—亮度传感器;1-4—水位传感器;1-5—RTU远程监控终端;1-6—摄像机;1-7—现场交换机;1-8—第一继电器;1-9—第二继电器;1-10—第三继电器;1-11—第四继电器;1-12—水泵;1-13—应急灯;1-14—应急电源;1-15—风机;1-16-太阳能供电模块;2—分站监控中心;2-1—分站监控机;2-2—分站数据库服务器;2-3—分站打印机;2-4—分站交换机;3—主站监控中心;3-1—主站监控机;3-2—主站数据库服务器;3-3—主站打印机;3-4—主站交换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隧道现场的隧道现场监控装置1、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分站的分站监控中心2以及设置在主站且与多个所述分站监控中心2进行无线通信的主站监控中心3,所述隧道现场监控装置1包括RTU远程监控终端1-5、太阳能供电模块1-16、传感器组和继电器组,以及摄像机1-6与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隧道现场的隧道现场监控装置(1)、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分站的分站监控中心(2)、以及设置在主站且与多个所述分站监控中心(2)进行无线通信的主站监控中心(3),所述隧道现场监控装置(1)包括RTU远程监控终端(1‑5)、太阳能供电模块(1‑16)、传感器组和继电器组,以及摄像机(1‑6)与RTU远程监控终端(1‑5)相接且接入铁路局域网的现场交换机(1‑7),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1‑16)和摄像机(1‑6)均与RTU远程监控终端(1‑5)的输入端相接,所述RTU远程监控终端(1‑5)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分站监控中心(2)包括分站监控机(2‑1)、以及与分站监控机(2‑1)相接的分站数据库服务器(2‑2)和分站交换机(2‑4),所述主站监控中心(3)包括主站监控机(3‑1)以及与主站监控机(3‑1)相接的主站数据库服务器(3‑2)和主站交换机(3‑4),所述分站监控机(2‑1)和主站监控机(3‑1)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所述分站交换机(2‑4)和主站交换机(3‑4)均能接入铁路局域网,所述RTU远程监控终端(1‑5)通过现场交换机(1‑7)和分站交换机(2‑4)与分站监控机(2‑1)进行双向无线数据通信,所述分站监控机(2‑1)通过分站交换机(2‑4)和主站交换机(3‑4)与主站监控机(3‑1)进行双向无线数据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隧道现场的隧道现场监控装置(1)、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分站的分站监控中心(2)、以及设置在主站且与多个所述分站监控中心(2)进行无线通信的主站监控中心(3),所述隧道现场监控装置(1)包括RTU远程监控终端(1-5)、太阳能供电模块(1-16)、传感器组和继电器组,以及摄像机(1-6)与RTU远程监控终端(1-5)相接且接入铁路局域网的现场交换机(1-7),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1-16)和摄像机(1-6)均与RTU远程监控终端(1-5)的输入端相接,所述RTU远程监控终端(1-5)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分站监控中心(2)包括分站监控机(2-1)、以及与分站监控机(2-1)相接的分站数据库服务器(2-2)和分站交换机(2-4),所述主站监控中心(3)包括主站监控机(3-1)以及与主站监控机(3-1)相接的主站数据库服务器(3-2)和主站交换机(3-4),所述分站监控机(2-1)和主站监控机(3-1)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所述分站交换机(2-4)和主站交换机(3-4)均能接入铁路局域网,所述RTU远程监控终端(1-5)通过现场交换机(1-7)和分站交换机(2-4)与分站监控机(2-1)进行双向无线数据通信,所述分站监控机(2-1)通过分站交换机(2-4)和主站交换机(3-4)与主站监控机(3-1)进行双向无线数据通信。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1-1)、烟雾传感器(1-2)、亮度传感器(1-3)和水位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1-1)、烟雾传感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富谢琪峰张得祥杨有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