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380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包括:壳体;显示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显示组件和传感器组件相互独立地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壳体内,显示组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在壳体上;第二固定结构,设置在壳体内,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固定在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零件较多,零件之间的走线容易老化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为常用的制冷设备。其中,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显示器模块、显示板和检测板三个电器元件一般都是分开在不同的地方装配,几乎每个电器元件都需要设计一个盒子装载。上述结构使得空调器内零件比较多,而且各个电器元件之间走线经常暴露在外面,造成产品不够美观,同时长时间使用后电线的老化损坏的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零件较多,零件之间的走线容易老化损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结构,包括:壳体;显示组件和传感器组件,显示组件和传感器组件相互独立地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壳体内,显示组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在壳体上;第二固定结构,设置在壳体内,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固定在壳体上。进一步地,显示组件包括相互独立的显示模块和控制板。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显示模块设置在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之间,第一卡钩的钩部和第二卡钩的钩部钩设在显示模块的表面上。进一步地,第一卡钩和/或第二卡钩为间隔设置的多个。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壁,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围筋,第一围筋围设成第一安装区域,显示模块设置在第一安装区域内。进一步地,第一卡钩设置在第一围筋上,第二卡钩设置在第一安装区域内。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区域内设置有弹性结构,弹性结构向显示模块施加背离底壁的方向的弹性力。进一步地,弹性结构为弹片。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结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卡钩和第四卡钩,控制板设置在第三卡钩和第四卡钩之间,第三卡钩的钩部和第四卡钩的钩部钩设在控制板的表面上。进一步地,第三卡钩和/或第四卡钩为间隔设置的多个。进一步地,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围筋,第二围筋围设成第二安装区域,控制板设置在第二安装区域内。进一步地,第三卡钩和第四卡钩均位于第二安装区域内。进一步地,显示结构还包括连通通道,连通通道设置在第一围筋和第二围筋之间,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通过连通通道连通,显示模块和控制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线,连接线穿过连通通道。进一步地,显示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凸筋,设置在底壁上,第一连接凸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围筋和第二围筋连接;第二连接凸筋,设置在底壁上并与第一连接凸筋相对设置,第二连接凸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围筋和第二围筋连接,第一连接凸筋和第二连接凸筋之间形成连通通道,其中,第一围筋对应于第一连接凸筋和第二连接凸筋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二围筋对应于第一连接凸筋和第二连接凸筋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二缺口,以使第一安装区域和第二安装区域通过连通通道连通。进一步地,显示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区域内的支撑凸筋,控制板安装在第二安装区域内时,控制板被支撑凸筋支撑,以使控制板和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地,显示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区域内的顶柱,控制板安装在第二安装区域内时,顶柱与控制板抵接设置。进一步地,顶柱为多个,至少部分相邻的顶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插槽和第一连接孔,传感器组件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凸块和第二连接孔,凸块插入至插槽内,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对应设置,第二固定结构还包括穿设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的连接螺钉。进一步地,显示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并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本体位于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之间。进一步地,显示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线夹结构。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壁以及设置在底壁上的侧壁,显示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底壁上的第三连接孔。进一步地,显示结构还包括贴设在底壁的背离侧壁的表面上的膜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显示结构,显示结构为上述的显示结构。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面板,显示结构的壳体扣合在面板上,面板的对应于壳体的位置处设置有透光区。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显示组件和传感器组件独立地设置在壳体内,并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将显示组件固定,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将传感器组件固定。上述结构使得显示组件和传感器组件一体化地设置在壳体内,并从而减少空调器内的零件数量。同时,显示组件和传感器组件之间的走线能够设置在壳体内,并防止走线外露,从而降低走线老化损坏的风险。因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零件较多,零件之间的走线容易老化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显示组件的壳体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C处放大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中D处放大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中显示组件的壳体与显示组件和传感器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中E处放大示意图;以及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实施例面板与显示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底壁;12、第一围筋;121、第一缺口;13、第二围筋;131、第二缺口;14、第一连接凸筋;15、第二连接凸筋;16、第一限位筋;17、第二限位筋;18、侧壁;19、第三连接孔;20、显示组件;21、显示模块;22、控制板;30、传感器组件;31、本体;32、凸块;33、第二连接孔;40、第一固定结构;41、第一卡钩;42、第二卡钩;43、第三卡钩;44、第四卡钩;50、第二固定结构;51、插槽;52、第一连接孔;60、第一安装区域;70、弹性结构;80、第二安装区域;90、连通通道;100、支撑凸筋;200、顶柱;300、加强筋;400、线夹结构;500、膜结构;600、显示结构;700、面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结构包括壳体10、显示组件20和传感器组件30。其中,显示组件20和传感器组件30相互独立地设置在壳体10内。第一固定结构40设置在壳体10内,显示组件20通过第一固定结构40固定在壳体10上。第二固定结构50设置在壳体10内,传感器组件30通过第二固定结构50固定在壳体10上。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显示组件(20)和传感器组件(30),所述显示组件(20)和所述传感器组件(30)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第一固定结构(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显示组件(20)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结构(40)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上;第二固定结构(5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传感器组件(30)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结构(50)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显示组件(20)和传感器组件(30),所述显示组件(20)和所述传感器组件(30)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第一固定结构(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显示组件(20)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结构(40)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上;第二固定结构(5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传感器组件(30)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结构(50)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20)包括相互独立的显示模块(21)和控制板(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钩(41)和第二卡钩(42),所述显示模块(21)设置在所述第一卡钩(41)和所述第二卡钩(42)之间,所述第一卡钩(41)的钩部和所述第二卡钩(42)的钩部钩设在所述显示模块(21)的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41)和/或所述第二卡钩(42)为间隔设置的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底壁(11),所述底壁(11)上设置有第一围筋(12),所述第一围筋(12)围设成第一安装区域(60),所述显示模块(2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区域(60)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41)设置在所述第一围筋(12)上,所述第二卡钩(4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区域(60)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60)内设置有弹性结构(70),所述弹性结构(70)向所述显示模块(21)施加背离所述底壁(11)的方向的弹性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70)为弹片。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4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卡钩(43)和第四卡钩(44),所述控制板(22)设置在所述第三卡钩(43)和所述第四卡钩(44)之间,所述第三卡钩(43)的钩部和所述第四卡钩(44)的钩部钩设在所述控制板(22)的表面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钩(43)和/或所述第四卡钩(44)为间隔设置的多个。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1)上设置有第二围筋(13),所述第二围筋(13)围设成第二安装区域(80),所述控制板(22)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区域(80)内。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钩(43)和所述第四卡钩(44)均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80)内。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结构还包括连通通道(90),所述连通通道(90)设置在所述第一围筋(12)和所述第二围筋(13)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区域(60)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域(80)通过所述连通通道(90)连通,所述显示模块(21)和所述控制板(22)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连通通道(90)。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凸筋(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珠秀杨会敏周永志赵毓斌肖林辉林金煌陈荣华程春雨余明养李颖颖欧峥孙小洪李佳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