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533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21
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和热源厂外冷却塔,每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热源厂内冷却塔,多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分别位于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厂外冷却塔位于热源厂外,并且,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分别与热网回水管道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分别与热网供水管道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该系统解决了多个工厂余热联合供热条件下的工艺设备余热联合利用和低负荷调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余热供热
,尤其涉及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近几年,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集中供热作为一种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供热方式已经逐步成为了我国城镇的主要供热方式,我国各地方城市集中供热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集中供热已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而其他方式中,常见的一种补充方式为工业冷却水余热供热。在工业冷却水余热供热工程中,存在多个工厂联合供热的情况,尤其是多厂余热联合供热,这种情况常见于供热面积较大,而单个工厂余热不足以供应需求热量的情况。当多厂余热联合供热时,往往会出现总供热量按设计热负荷设计,当实际热负荷较低时,无法实现连续调节,只能解列部分热源,而各个热源厂之间又很难协调,或者由于热源是工艺冷却水所以不能切除进而导致总的供热负荷高于实际需求热负荷等问题。为此,构建一种适用于多厂余热联合供热工程的联合利用系统,有效解决减负荷下的整体供热负荷调节问题,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包括多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和热源厂外冷却塔,每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和热源厂内冷却塔,多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分别位于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厂外冷却塔位于热源厂外,在每个热源厂内冷却塔的出水口设置有热源厂内循环水泵,在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出水口设置有热源厂外循环水泵,并且,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分别与热网回水管道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分别与热网供水管道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优选地,任一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还通过各自的第三连通管与对应的热源厂内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任一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还通过各自的第四连通管与对应的热源厂内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优选地,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连通管与冷却水进水母管连通,冷却水进水母管与热网回水管道连通,且冷却水进水母管还通过第六连通管与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二连通管与冷却水出水母管连通,冷却水出水母管与热网供水管道连通,且冷却水出水母管还通过第五连通管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优选地,在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出水母管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优选地,在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冷却水出口与冷却水进水母管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逆止阀。优选地,在第一至第六连通管上均设置有控制管路通断的切换阀,其中,在采暖季,关断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第三连通管、第四连通管上的切换阀,打开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以及第五连通管和第六连通管管路上的切换阀,热网的回水经冷却水进水母管分别进入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对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在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中经过换热升温后的冷却水汇集到冷却水出水母管中,由冷却水出水母管向热网供应热水,当用户侧总的热负荷需求下降时,冷却水出水母管中的冷却水分流出一部分进入热源厂外冷却塔,在热源厂外冷却塔中换热降温后,再由热源厂外循环水泵加压送至冷却水进水母管;在非采暖季,打开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第三连通管、第四连通管上的切换阀,关断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以及热源厂外冷却塔的第五连通管和第六连通管管路上的切换阀,热源厂内冷却塔的冷却水经热源厂内循环水泵加压后进入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对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进行冷却,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排出的冷却水返回热源厂内冷却塔。优选地,在采暖季,联合利用系统的冷却水水质采用软化水,在非采暖季,联合利用系统的冷却水水质采用普通工业水。优选地,热网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热网循环水泵,所述冷却水出水母管与热源厂外冷却塔的进水口的连通点设置在热网循环水泵的上游,热网的补水点设置在热网循环水泵入口前。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下面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是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所述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或其组合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附图中各个阀的图示并未做区分性表示,实际上不同类型的阀的结构和表示符号可能是不同的。附图中的阀的图示并不用于限定阀的类型和结构。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包括多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和热源厂外冷却塔,每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热源厂内冷却塔,多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分别位于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厂外冷却塔位于热源厂外。在热源厂内冷却塔的出水口设置有热源厂内循环水泵,在热源厂外冷却塔10的出水口设置有热源厂外循环水泵15。其中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用于热源厂内的工艺冷却,即对热源厂内生产过程中需降温的设备采用冷却水循环冷却。虽然冷却水经换热升温后温度较高,但下文中,将整个系统中的循环液体统称为冷却水。下面以图1为例来说明其具体连接关系。图1中有1至N个热源厂,即1#热源厂、2#热源厂、……、N#热源厂(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每个热源厂内具有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和热源厂内冷却塔,具体说,1#热源厂内具有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1.1、热源厂内冷却塔1.2,在热源厂内冷却塔1.2的出水口还设置有热源厂内循环水泵1.3。同样地,N#热源厂内具有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N.1、热源厂内冷却塔N.2、在热源厂内冷却塔N.2的出水口还设置有热源厂内循环水泵N.3。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1.1、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2.1直至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N.1的冷却水进口分别与热网回水管道连通,且分别与热源厂外冷却塔10的出水口连通。这N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还分别与热网供水管道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10的进水口连通。任一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还与对应的热源厂内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任一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还与对应的热源厂内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例如,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1.1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第三连通管103与热源厂内冷却塔1.2的进水口连通,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1.1的冷却水进口通过第四连通管104与热源厂内冷却塔1.2的冷却水出口连通。其他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和热源厂内冷却塔也是同样的连接关系,在此不再详述。其中,在各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各个热源厂内冷却塔的出水口和进水口以及热源厂外冷却塔10的出水口和进水口都分别设置有控制管路通断的切换阀。通过控制各切换阀,可以具有多种联合利用方法。例如,热网的回水进入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作为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源,对各台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在各台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中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和热源厂外冷却塔,每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和热源厂内冷却塔,多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分别位于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厂外冷却塔位于热源厂外,在每个热源厂内冷却塔的出水口设置有热源厂内循环水泵,在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出水口设置有热源厂外循环水泵,并且,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分别与热网回水管道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分别与热网供水管道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和热源厂外冷却塔,每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和热源厂内冷却塔,多个余热利用子系统分别位于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厂外冷却塔位于热源厂外,在每个热源厂内冷却塔的出水口设置有热源厂内循环水泵,在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出水口设置有热源厂外循环水泵,并且,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分别与热网回水管道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分别与热网供水管道连通,且分别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还通过各自的第三连通管与对应的热源厂内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任一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还通过各自的第四连通管与对应的热源厂内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口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连通管与冷却水进水母管连通,冷却水进水母管与热网回水管道连通,且冷却水进水母管还通过第六连通管与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出水口连通;多个热源厂内热源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口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二连通管与冷却水出水母管连通,冷却水出水母管与热网供水管道连通,且冷却水出水母管还通过第五连通管与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源厂外冷却塔的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出水母管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厂余热联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