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体连通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5334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是关于一种砂体连通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各个测井的砂岩沉积信息生成初始的砂体连通图;获取各个测井分层对应的解释层位;采用解释层位对分层连接线进行第一拟合处理,得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根据分层连接线和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计算砂体多边形中每个点的坐标;根据每个点的坐标重新绘制砂体多边形,得到趋势控制后的砂体连通图。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根据解释层位来控制砂体连通图中井间砂体的走向,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绘制出的砂体连通图内容更加丰富准确,更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砂体连通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地震勘探
,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砂体连通图的趋势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砂体连通图是连井剖面中,将所有井相同时间沉积的砂岩相连后组成的剖面图,砂体连通图可用于反映砂岩的连通、展布情况,还用于反映井间砂体的走向。在现有技术中,用于绘制砂体连通图的应用程序在获取到多井之间的连接顺序,以及每口井的分层、砂岩、砂体连通关系以及层积相等信息之后,自动生成砂体连通图,后续,技术人员可以对相邻两井之间的位置进行计算,并根据相关经验更新井间砂体的走向,也即对砂体连通图进行趋势控制。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下:由于对砂体连通图的趋势控制需要人工参与,因此砂体连通图与实际的地质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砂体连通图与实际的地质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砂体连通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砂体连通图的绘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个测井的砂岩沉积信息生成初始的砂体连通图,所述砂体连通图包括所述测井对应的测井分层和砂体,相邻两个测井对应的测井分层形成分层连接线,相邻两个测井对应的砂体形成砂体多边形;根据各个测井的砂岩沉积信息生成初始的砂体连通图,所述砂体连通图包括至少一个测井分层,每个测井分层对应有砂体多边形和分层连接线;获取各个所述测井分层对应的解释层位;采用所述解释层位对所述分层连接线进行第一拟合处理,得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根据所述分层连接线和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计算所述砂体多边形中每个点的坐标;根据所述每个点的坐标重新绘制所述砂体多边形,得到经过趋势控制的砂体连通图。可选地,所述采用所述解释层位对所述分层连接线进行第一拟合处理,得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包括:采用如下公式对所述分层连接线进行第一拟合处理,得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Δyi=(yh1-yt1)+(yh1-yt1)(yh2-yt2)xi/x12;其中,Δyi是所述分层连接线中的点对应的纵向偏移量,yh1和yh2分别为所述解释层位与相邻两个测井之间的交点的纵坐标,yt1和yt2分别为所述分层连接线与所述相邻两个测井之间的交点的纵坐标,xi为所述分层连接线中的点与所述相邻两个测井中的左边测井之间的距离,x12为所述相邻两个测井之间的距离。可选地,所述分层连接线包括上层连接线和下层连接线,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包括第一拟合处理后的上层连接线和第一拟合处理后的下层连接线,所述根据所述分层连接线和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计算所述砂体多边形中每个点的坐标,包括:采用如下第二公式计算所述砂体多边形中每个点的坐标:其中,ysnew是计算后的砂体多边形中的点的纵坐标,ysold是计算前的砂体多边形中的点的纵坐标,yfo1和yfo2分别为所述上层连接线和所述下层连接线中的点的纵坐标,yfn1和yfn2分别为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上层连接线和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下层连接线中的点的纵坐标。可选地,所述采用所述解释层位对所述分层连接线进行第一拟合处理,得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之前,还包括:当所述解释层位不连续时,对所述解释层位进行插值处理;和/或,当所述解释层位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对所述解释层位进行第二拟合处理。可选地,所述采用所述解释层位对所述分层连接线进行第一拟合处理,得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之前,还包括:对所述解释层位进行平滑处理。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修改后的砂岩层积信息;根据所述修改后的砂岩层积信息更新所述初始的砂体连通图,得到更新后的初始的砂体连通图;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初始的砂体连通图更新所述趋势控制后的砂体连通图。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砂体连通图的绘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连通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测井的砂岩沉积信息生成初始的砂体连通图,所述砂体连通图包括所述测井对应的测井分层和砂体,相邻两个测井对应的测井分层形成分层连接线,相邻两个测井对应的砂体形成砂体多边形;层位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所述测井分层对应的解释层位;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采用所述解释层位对所述分层连接线进行第一拟合处理,得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坐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层连接线和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计算所述砂体多边形中每个点的坐标;连通图绘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点的坐标重新绘制所述砂体多边形,得到趋势控制后的砂体连通图。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采用如下公式对所述分层连接线进行第一拟合处理,得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Δyi=(yh1-yt1)+(yh1-yt1)(yh2-yt2)xi/x12;其中,Δyi是所述分层连接线中的点对应的纵向偏移量,yh1和yh2分别为所述解释层位与相邻两个测井之间的交点的纵坐标,yt1和yt2分别为所述分层连接线与所述相邻两个测井之间的交点的纵坐标,xi为所述分层连接线中的点与所述相邻两个测井中的左边测井之间的距离,x12为所述相邻两个测井之间的距离。可选地,所述分层连接线包括上层连接线和下层连接线,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包括第一拟合处理后的上层连接线和第一拟合处理后的下层连接线,所述坐标计算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如下第二公式计算所述砂体多边形中每个点的坐标:其中,ysnew是计算后的砂体多边形中的点的纵坐标,ysold是计算前的砂体多边形中的点的纵坐标,yfo1和yfo2分别为所述上层连接线和所述下层连接线中的点的纵坐标,yfn1和yfn2分别为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上层连接线和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下层连接线中的点的纵坐标。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插值处理模块和/或第二处理模块;所述插值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解释层位不连续时,对所述解释层位进行插值处理;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解释层位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对所述解释层位进行第二拟合处理。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平滑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解释层位进行平滑处理。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修改后的砂岩层积信息;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修改后的砂岩层积信息更新所述初始的砂体连通图,得到更新后的初始的砂体连通图;第二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初始的砂体连通图更新所述趋势控制后的砂体连通图。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砂体连通图的绘制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砂体连通图的绘制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其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砂体连通图的绘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根据解释层位来控制砂体连通图中井间砂体的走向,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绘制出的砂体连通图内容更加丰富准确,更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此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砂体连通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砂体连通图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个测井的砂岩沉积信息生成初始的砂体连通图,所述砂体连通图包括所述测井对应的测井分层和砂体,相邻两个测井对应的测井分层形成分层连接线,相邻两个测井对应的砂体形成砂体多边形;获取各个所述测井分层对应的解释层位;采用所述解释层位对所述分层连接线进行第一拟合处理,得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根据所述分层连接线和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计算所述砂体多边形中每个点的坐标;根据所述每个点的坐标重新绘制所述砂体多边形,得到趋势控制后的砂体连通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体连通图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个测井的砂岩沉积信息生成初始的砂体连通图,所述砂体连通图包括所述测井对应的测井分层和砂体,相邻两个测井对应的测井分层形成分层连接线,相邻两个测井对应的砂体形成砂体多边形;获取各个所述测井分层对应的解释层位;采用所述解释层位对所述分层连接线进行第一拟合处理,得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根据所述分层连接线和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计算所述砂体多边形中每个点的坐标;根据所述每个点的坐标重新绘制所述砂体多边形,得到趋势控制后的砂体连通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解释层位对所述分层连接线进行第一拟合处理,得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包括:采用如下第一公式对所述分层连接线进行第一拟合处理,得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Δyi=(yh1-yt1)+(yh1-yt1)(yh2-yt2)xi/x12;其中,Δyi是所述分层连接线中的点对应的纵向偏移量,yh1和yh2分别为所述解释层位与相邻两个测井之间的交点的纵坐标,yt1和yt2分别为所述分层连接线与所述相邻两个测井之间的交点的纵坐标,xi为所述分层连接线中的点与所述相邻两个测井中的左边测井之间的距离,x12为所述相邻两个测井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连接线包括上层连接线和下层连接线,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包括第一拟合处理后的上层连接线和第一拟合处理后的下层连接线,所述根据所述分层连接线和所述第一拟合处理后的分层连接线计算所述砂体多边形中每个点的坐标,包括:采用如下第二公式计算所述砂体多边形中每个点的坐标:其中,ysnew是计算后的砂体多边形中的点的纵坐标,ysold是计算前的砂体多边形中的点的纵坐标,yfo1和yfo2分别为所述上层连接线和所述下层连接线中的点的纵坐标,yfn1和yfn2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静郝彦国崔京彬代丽华黄娜王学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