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精确进行小层构造和砂体微构造成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533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精确进行小层构造和砂体微构造成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主要解释模块及数据输出格式;2)编制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命令,实现Landmark和Petrel软件之间数据的有效衔接;3)确定Petrel三维地质建模软件构造建模主要动用模块及数据格式;4)编制Petrel和GeoMap软件之间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命令,实现软件间数据的共享;5)利用GeoMap工业化成图软件,将转换后数据载入GeoMap实现批量化快速、精确构造成图。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协同利用三种软件,批量编制小层构造图、砂体微构造图,减少了开发阶段大量精细构造图件编制的工作量,提高了图件编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精确进行小层构造和砂体微构造成图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发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针对油藏开发阶段,协同利用Landmark-Petrel-GeoMap软件快速、精确进行小层构造和砂体微构造成图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油田开发阶段,特别是油田开发中后期,对油藏研究越来越精细,油藏层位划分和构造研究级别越来越高,需要编制小层构造图、甚至砂体微构造图,构造图编制的工作量越来越大。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受地震解释精度的影响,解释层位直接成图无法满足已开发油田剩余潜力调整的需要;而传统GeoMap软件编制小层构造图、砂体微构造图,需要手工进行井点高程数据的标定及手工绘制构造线,传统方法不仅效率低、工作强度大,而且编制的图件精度低,上下层位构造图、特别是微构造图之间易出现构造线穿层和断层面扭曲的地质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快速精确进行小层构造和砂体微构造成图的方法,设计合理,为油田开发阶段,特别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精细研究过程中提高小层构造图、砂体微构造图编制效率、制图精度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体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精确进行小层构造和砂体微构造成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主要解释模块及数据输出格式;2)编制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命令,实现Landmark和Petrel软件之间数据的有效衔接;3)确定Petrel三维地质建模软件构造建模主要动用模块及数据格式;4)编制Petrel和GeoMap软件之间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命令,实现软件间数据的共享;5)利用GeoMap工业化成图软件,将转换后数据载入GeoMap实现批量化快速、精确构造成图。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利用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井震结合开展区域性油组级层位界面构造解释,确定油藏区域性地质层位的构造特征,包括地震层位标定、层位及断层解释、时深转换和数据输出四个方面:1)、地震层位标定:层位标定是连接地震、地质的桥梁,在SynTool模块中利用测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结合波组特征使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道地震道对应匹配,将地震轴赋予正确的地质意义;2)、层位及断层解释:在地震层位标定的基础上,在SeisWorks模块中建立解释层位的骨架剖面和控制框架,进行全区闭合解释;合理组合断层平面关系;3)、时深转换:利用单井时深关系曲线,在TDQ模块中建立时深转换速度模型,把时间域地震解释层面转化为深度域层面,确保构造成图的准确;4)、数据输出:在SeismicTools模块中,以.dat格式完成构造层面、断层多边形数据的输出。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在步骤2)中,编制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命令,实现Landmark和Petrel软件之间数据的有效衔接;Landmark解释的层面数据包括线号、道号、平面坐标和高程,断层数据包括平面坐标及断层数;转换程序需要提取Landmark层面数据中平面坐标及高程数据,指明Landmark断层数据中断层数目及闭合各个断层。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在步骤3)中,利用构造建模模块,通过地震解释层位的层面构造趋势和井点精细分层数据协同约束,建立油藏精细构造模型,并对各精细层位构造线和断层线数据批量化提取、输出,包括:1)、在构造建模模块中,利用landmark解释的区域性油组级顶底构造层面、断层数据,建立研究区构造格架模型;2)、结合单井精细地质分层,利用构造建模模块中“MakeZone”功能,在构造格架模型中内插建立小层或者单砂层精细构造模型;内插层面与顶底层面的地层叠置类型包括比例型、剥蚀型和超覆型,选取合适的地层叠置样式进行层面内插,建立符合研究区地层特征的小层或者单砂层精细构造模型;比例型:内部层面与顶、底面平行;剥蚀型:内部层面与底面平行,而与顶面呈锐角相交;超覆型:内部层面与底面呈锐角相交,而与顶面平行;3)、提取精细构造模型中各小层或者单砂层的构造线及断层线数据,并以CPS-3Lines(ASCII)格式输出。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在步骤4)中,Petrel格式数据中只有各个线段的坐标和高程值,GeoMap格式数据需要指定构成每个线段的坐标点个数及相应高程值;根据格式转换需求,编制Petrel和GeoMap软件之间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命令,实现软件间数据的共享。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在步骤5)中,在GeoMap工业化成图软件中,利用“数字制图”中“导入曲线”数据加载功能,将转换后数据载入GeoMap实现批量化快速、精确构造成图。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协同利用Landmark-Petrel-GeoMap三种软件,批量编制小层构造图、砂体微构造图,减少了开发阶段大量精细构造图件编制的工作量,提高了图件编制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协同利用Landmark-Petrel-GeoMap三种软件,使编制的小层构造图、砂体微构造图既忠实于井点精细分层数据又符合区域构造特征,提高了构造图的精度。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构造成图方法流程的效果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层位标定为正-强反射轴上缘的效果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层位及断层解释的效果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速度模型的效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构造层面数据格式的效果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Petrel软件中构造数据的效果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构造格架模型的效果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精细构造模型的效果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单砂层构造数据的效果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Petrel和GeoMap格式数据的效果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单砂层构造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快速精确进行小层构造和砂体微构造成图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主要解释模块及数据输出格式1)、地震层位标定地质同向轴是不同岩性或不同年代地质界面的反应,在SynTool模块通过地震层位标定给地震轴赋予正确的地质意义。乍得一期PC区块PC-2井K顶反射界面是由大套厚砂岩过渡泥岩,层位标定为正-强反射轴上缘。KII顶上下是砂泥互层,在地震上是弱反射,不连续,难追踪。KIII、KIV、M顶都是泥-砂反射界面,表现为中-强反射特征,如图2所示。2)、层位及断层解释在地震层位标定的基础上,在SeisWorks模块中,根据波组特征开展目的层位全区闭合解释,完成断裂系统的组合。乍得一期研究区断层以北西-南东走向为主,发育4条二级断层,断层延伸大于10公里,发育9条三级断层,断层延伸5-10公里,控制圈闭的形成。研究区共发育圈闭24个,背斜5个,断鼻15个,单斜圈闭4个,其中Ronier-1和Mimosa-4油田为断鼻构造,Ronier-4油田背斜构造,如图3所示。3)、时深转换在TDQ模块中,通过时深转换速度模型,把时间域地震解释层面转化为深度域层面,确保构造成图的准确。利用乍得一期多井建立时深速度模型,转换模型表明目的层段速度在2350-266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快速精确进行小层构造和砂体微构造成图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精确进行小层构造和砂体微构造成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主要解释模块及数据输出格式;2)编制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命令,实现Landmark和Petrel软件之间数据的有效衔接;3)确定Petrel三维地质建模软件构造建模主要动用模块及数据格式;4)编制Petrel和GeoMap软件之间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命令,实现软件间数据的共享;5)利用GeoMap工业化成图软件,将转换后数据载入GeoMap实现批量化快速、精确构造成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精确进行小层构造和砂体微构造成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主要解释模块及数据输出格式;2)编制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命令,实现Landmark和Petrel软件之间数据的有效衔接;3)确定Petrel三维地质建模软件构造建模主要动用模块及数据格式;4)编制Petrel和GeoMap软件之间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命令,实现软件间数据的共享;5)利用GeoMap工业化成图软件,将转换后数据载入GeoMap实现批量化快速、精确构造成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精确进行小层构造和砂体微构造成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利用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井震结合开展区域性油组级层位界面构造解释,确定油藏区域性地质层位的构造特征,包括地震层位标定、层位及断层解释、时深转换和数据输出四个方面:1)、地震层位标定:层位标定是连接地震、地质的桥梁,在SynTool模块中利用测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结合波组特征使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道地震道对应匹配,将地震轴赋予正确的地质意义;2)、层位及断层解释:在地震层位标定的基础上,在SeisWorks模块中建立解释层位的骨架剖面和控制框架,进行全区闭合解释;合理组合断层平面关系;3)、时深转换:利用单井时深关系曲线,在TDQ模块中建立时深转换速度模型,把时间域地震解释层面转化为深度域层面,确保构造成图的准确;4)、数据输出:在SeismicTools模块中,以.dat格式完成构造层面、断层多边形数据的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精确进行小层构造和砂体微构造成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编制数据格式转换程序命令,实现Landmark和Petrel软件之间数据的有效衔接;Landmark解释的层面数据包括线号、道号、平面坐标和高程,断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松江张东星石德佩江艳平陈松孙超囡李涛彭飞飞孙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