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186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包括夹具本体、限位装置、水平仪和两个给水管堵头;夹具本体左右两端设有贯通其前后侧壁设置的两个定位孔,定位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定位圆孔和第二定位圆孔,限位装置设置在夹具本体的后侧壁上,水平仪设置在夹具本体的顶面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位夹具预埋给水管时,给水管从夹具本体的后侧插入两定位孔内,给水管堵头用于辅助固定给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地控制混水龙头给水管的安装精度,预埋给水管100%达到安装标准;同时,提高了给水管的安装工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
本技术涉及混水龙头安装
,特别地,涉及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涉及到预留管线的定位问题,现阶段市场上大部分商品房都是以毛坯房的形式进行交易,其一般流程为,施工过程中水电管线已由施工单位预留预埋好,小业主根据开发商提供的水电管线接头进行装修。混水龙头供水时,为了产生使用者所需要的水温,一般通过冷水管送来的冷水和热水管送来的热水进行混合后,再通过混水龙头出水口输出即可得到所需的水温。目前混水龙头的安装结构基本是固定的,即混水龙头的两个进水孔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两个进水孔分别与热水管和冷水管连接,若要混水龙头安装顺利,那么必须保证两个热水管和冷水管伸出墙面的长度相等且平行。同时,为了美观,安装后热水管和冷水管均不能暴露在外,最好是在预埋给水管时使两根给水管与墙面垂直伸出;但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现有的房建施工工艺复杂及缺少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预埋给水管很难保证100%的达到上述安装标准,常常导致管线接口预留预埋不规范而导致的管线接合不上,甚至是严重影响使用功能而不得不开凿主体结构并重修的问题;而重新预埋需要拆墙、砌墙、测量和固定等等复杂的过程,大大的增加安装成本和人力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水龙头的给水管预埋不规范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夹具本体、限位装置、水平仪和至少两个给水管堵头;所述夹具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所述夹具本体上设有贯通两所述侧壁的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定位圆孔和第二定位圆孔,且所述第二定位圆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定位圆孔的孔径;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上,所述限位装置背离所述夹具本体的一面为用于与安装墙面接触的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与所述定位孔的轴向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水平仪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上并用于调节所述定位夹具的水平度;所述给水管堵头包括堵头本体和堵头盖,所述堵头本体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圆孔设置且其末段用于辅助固定给水管,所述堵头盖压设在所述夹具本体上。优选的,所述夹具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给水管端部设有连接头;所述第二定位圆孔比所述第一定位圆孔更靠近所述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圆孔共同用于限制所述连接头伸出所述安装墙面的距离。优选的,所述夹具本体的长度比两所述定位孔的孔间距大20~50cm,所述夹具本体高度为6~30cm,所述夹具本体的厚度为3~5cm。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为包括两个支腿和一个横梁的门型架结构,两个所述支腿固定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的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上;或所述夹具本体的所述侧壁上设有用于与两所述支腿相适配的至少两组深度不同的安装槽,每组安装槽包括两个单元安装槽,两所述单元安装槽的间距与两个所述支腿的间距相匹配,两个所述支腿可拆卸插设在一组所述安装槽内。优选的,所述夹具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两组安装槽,两组安装槽的深度差为4~5cm。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两所述定位孔之间,所述限位装置的长度为50~100mm,所述限位装置的宽度20~30mm。优选的,所述水平仪为气泡水平仪;所述夹具本体的顶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气泡水平仪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优选的,所述夹具本体和限位装置由金属材料制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包括夹具本体、限位装置、水平仪和至少两个给水管堵头;夹具本体上设有贯通两侧壁的两个定位孔,定位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定位圆孔和第二定位圆孔,且第二定位圆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定位圆孔的孔径;限位装置和水平仪均设置在夹具本体上;给水管堵头的堵头本体贯穿第一定位圆孔设置且其末段用于辅助固定给水管,堵头盖压设在夹具本体上。本技术的定位夹具可有效地控制混水龙头给水管的安装精度,使得预埋给水管100%达到安装标准;同时,提高了给水管的安装工效。(2)本技术的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夹具本体为长方体结构;给水管端部设有连接头;第二定位圆孔比第一定位圆孔更靠近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和第二定位圆孔共同用于限制给水管的连接头伸出安装墙面的距离。该结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给水管安装的准确性,提供了工作效率。(3)本技术的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限位装置为包括两个支腿和一个横梁的门型架结构,两个支腿固定设置在夹具本体的侧壁上。限位装置设置为门型架结构,既减轻了定位夹具的重量,又方便给水管的安装。(4)本技术的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夹具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两支腿相适配的至少两组深度不同的安装槽,每组安装槽包括两个单元安装槽,两单元安装槽的间距与两个支腿的间距相匹配,两个支腿可拆卸插设在一组安装槽内;夹具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两组安装槽,两组安装槽的深度差为4~5cm。该结构设置使得本技术的定位夹具适用于不同的外墙装修,适用范围广。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定位夹具的主视图;图3是图1中定位夹具的侧视图;图4是图1中定位夹具的夹具本体的剖面图;图5是图1中定位夹具与给水管配合状态的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定位夹具的夹具本体的剖面图;其中,1、夹具本体,1a、侧壁,11、定位孔,11a、第一定位圆孔,11b、第二定位圆孔,12、安装槽,12a、第一单元安装槽,12b、第二单元安装槽,2、限位装置,21、支腿,22、横梁,2a、贴合面,3、水平仪,4、给水管堵头,41、堵头本体,42、堵头盖,5、给水管,5a、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的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定位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限位装置2、水平仪3和两个给水管堵头4(给水管堵头的具体数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大于2的其他数量);其中,夹具本体1和限位装置2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本技术的定位夹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给水管5包括热水管和冷水管,热水管和冷水管分别用于与混水龙头的两个进水孔连接,且热水管和冷水管用于与混水龙头连接的一端均设有连接头5a。夹具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该夹具本体上设有贯通其相对设置的两侧壁1a的两个定位孔11,两定位孔的孔间距与混水龙头的两个进水孔的孔间距相适配。定位孔1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定位孔11a和第二定位孔11b,第二定位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定位孔的直径。限位装置2设置在夹具本体的其中一个侧壁1a上,限位装置背离夹具本体的一面为用于与安装墙面接触的贴合面2a,贴合面与定位孔11的轴向方向垂直设置。该结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限位装置(2)、水平仪(3)和至少两个给水管堵头(4);所述夹具本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a),所述夹具本体上设有贯通两所述侧壁的两个定位孔(11),所述定位孔(1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定位圆孔(11a)和第二定位圆孔(11b),且所述第二定位圆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定位圆孔的孔径;所述限位装置(2)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上,所述限位装置背离所述夹具本体的一面为用于与安装墙面接触的贴合面(2a),所述贴合面与所述定位孔(11)的轴向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水平仪(3)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上并用于调节所述定位夹具的水平度;所述给水管堵头(4)包括堵头本体(41)和堵头盖(42),所述堵头本体(41)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圆孔(11a)设置且其末段用于辅助固定给水管(5),所述堵头盖(42)压设在所述夹具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限位装置(2)、水平仪(3)和至少两个给水管堵头(4);所述夹具本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a),所述夹具本体上设有贯通两所述侧壁的两个定位孔(11),所述定位孔(1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定位圆孔(11a)和第二定位圆孔(11b),且所述第二定位圆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定位圆孔的孔径;所述限位装置(2)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上,所述限位装置背离所述夹具本体的一面为用于与安装墙面接触的贴合面(2a),所述贴合面与所述定位孔(11)的轴向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水平仪(3)设置在所述夹具本体上并用于调节所述定位夹具的水平度;所述给水管堵头(4)包括堵头本体(41)和堵头盖(42),所述堵头本体(41)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圆孔(11a)设置且其末段用于辅助固定给水管(5),所述堵头盖(42)压设在所述夹具本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给水管(5)端部设有连接头(5a);所述第二定位圆孔(11b)比所述第一定位圆孔(11a)更靠近所述限位装置(2),所述限位装置(2)和所述第二定位圆孔(11b)共同用于限制所述连接头(5a)伸出所述安装墙面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龙头给水管预埋用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强李强杨光芒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