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及其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4757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用于喀斯特地区以减少生态破坏防治石漠化的生态停车场及其建设方法。该停车场包括车位联络道及位于车位联络道两侧的多个植草砖停车位,车位联络道的中央设置有具有顶部网格的生态沟,生态沟底部与设置在车位联络道一端的蓄水池相通,多个植草砖停车位的外侧围绕有绿化隔离带,蓄水池中的水用于浇灌绿化隔离带。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该停车场以期实现吸收汽车尾气、保护车辆、水资源循环利用、石漠化防治等目标。

An ecological parking lot in Kars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ecological parking lot which can be used in Karst area to reduc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preven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parking lo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grass brick parking road and parking spaces located in the contact contact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parking contact road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ecological ditch with top grid, ecological ditch bottom provided at one end of the reservoir spaces of contact road interlinked, a plurality of lateral parking spaces around the grass brick green belt, reservoir the water used for watering green belt. On the basis of not destroying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parking lot will be adopt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absorbing vehicle exhaust, protecting vehicles, recycling water resources and preventing desert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及其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停车场,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停车场。
技术介绍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易导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加之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系统发育,受污染的地表水进入地下系统,造成整个系统的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随着近几年山地旅游的不断发展,景区周边的停车场建设也不断加快。因此,在喀斯特地区停车场建设过程中,应努力减少生态破坏,从而达到防治石漠化的目的。目前国内的停车场设计多使用混凝土整体浇筑,在保障车辆停放强度的基础上,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易损坏车辆。现行的“生态停车场”也仅是进行简单的植被复种,没有达到生态停车场概念的初衷;其次,目前国内的停车场设计主要针对东部平原地区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设计,地区适用性差。因此,本专利技术在最大程度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区并能实现吸收汽车尾气、保护车辆、水资源循环利用等目标,最终达到石漠化防治目的的生态停车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及该车场的建设方法,在最大程度上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期实现吸收汽车尾气、保护车辆、水资源循环利用、石漠化防治等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包括车位联络道及位于车位联络道两侧的多个植草砖停车位,车位联络道的中央设置有具有顶部网格的生态沟,生态沟底部与设置在车位联络道一端的蓄水池相通,多个植草砖停车位的外侧围绕有绿化隔离带。车位联络道及位于车位联络道两侧的多个植草砖停车位从两侧向中间的生态沟倾斜。车位联络道及植草砖停车位从两侧向中间倾斜的坡度为3°。植草砖停车位从上到下依次为植草砖、营养土层、碎石层、素土夯实层和土基层。生态沟由上到下依次为集水层、植被层、种植土层、过滤层、土工布和排水层。所述过滤层自上而下包括细砂层、砂砾层和碎石层。生态沟的排水层以管道的方式连接蓄水池,蓄水池内的水用于浇灌绿化隔离带植物。生态沟植被层种植有用于吸收尾气、净化污染水的湿地植物。绿化隔离带的植物选择适宜在喀斯特地区生长的乔木和灌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停车场的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需要对土地进行平整,并根据车位大小对地块进行开挖,依次填充素土、碎石、营养土并进行夯实,其后覆盖九宫格植草砖进行草地复种;(2)在车位联络道位置进行土地平整并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预留50cm宽、100cm深的生态沟位置;(3)对预留的生态沟进行处理,在底部铺设上部开口的PVC管然后覆盖土工布,其后依次铺设碎石、砂砾、细砂和种植土,并进行湿地植物的种植;(4)在停车场进出口另一端开挖大小适宜的雨水调蓄池,并进行硬化使其不会渗水,用管道连接生态沟;(5)绿化隔离带以三个车位大小为间隔设置,在停车位后方也应设置绿化隔离带。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停车位和车位联络道具有3°的微小倾角,在保证车辆停放时不产生后滑现象的同时,能使落在停车位和车位联络道上的雨水自流进入生态沟。解决了停车位易于积水的问题,对雨水也是一种有效的收集和截留。(2)生态沟植被层种植有苔藓、香蒲等吸收尾气、净化污染水的湿地植物,雨水冲刷车辆产生的少量含重金属的污水进入生态沟被沟内的湿地植物净化。(3)被植物净化过的水下渗再次被铺设的过滤层净化,最后进入排水层排入蓄水池,实现有效截留雨水的目的,并且不进入地下污染地下河的目的,(4)蓄水池、生态沟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雨水被截留后用来灌溉停车场绿化隔离带,有利于缓解喀斯特地区用水紧张的问题。(5)绿化隔离带较高大的常绿乔木,有效的遮挡了太阳光的直射,使夏季停在停车位上的车辆车内依然足够凉爽,也阻挡了雨水对车辆的冲刷,有利于减少车辆的损伤。(6)绿化隔离带选用的植物和高低搭配的结构能够有效吸收汽车尾气,减少空气污染。本专利技术在最大程度的保持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截留降水、吸收空气污染、净化停车场内被污染的水源,实现停车场局部的水资源循环利用。并实现了以下功能:(1)利用高大乔木、灌木、植草砖以及生态沟实现了停车场透水面积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了降水资源从树冠到树干再到地表最后到地下的立体化截留,最大程度的利用了降水资源。(2)利用乔木、灌木、苔藓以及草等植被最大程度的吸收了汽车启动时和停放时的尾气,净化了停车场周边的空气。(3)乔木宽大的树冠层有效阻挡了太阳光和降水,降低了车辆因太阳直射和降水冲刷带来的损伤。(4)生态沟的利用减少了受污染的水资源进入喀斯特地下水系统的机率,从而有效缓解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水质型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将变得更加清楚,且更加易于理解。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生态停车场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生态沟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图1中植草砖停车位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图1展示的是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包括车位联络道2,车位联络道宽6米,采用混凝土整体硬化,以保证车辆行驶所需要的强度,车位联络道2的一端为车辆进出口6,车位联络道2的中间设置有生态沟3,生态沟3上设置有支撑网格,车位联络道2的长度方向两侧并排设置有多个植草砖停车位1,环绕植草砖停车位1设置有绿化隔离带4,植草砖停车位及停车位联络道均以坡度3°向生态沟3倾斜。如图2所示,生态沟3位于联络道中央,宽50cm,深100cm,由上到下依次为20cm集水层31、10cm植被层32、30cm种植土层33、30cm过滤层、土工布38、10cm排水层37,过滤层分别为10cm细砂层34、10cm砂砾层34、10cm碎石层35。生态沟上铺设钢筋网格,保证生态沟内植物的生长,防止车辆行人误入沟内。车位联络道2相对车辆进出口6的另外一端设置有蓄水池5,生态沟3的排水层37通过管道与蓄水池5连接,蓄水池5中的水用于浇灌绿化隔离带植物。如图3所示,植草砖停车位从上到下依次为九宫格植草砖11、营养土层12、碎石层13、素土夯实层14、土基层15。绿化隔离带以三个车位和对向车位为宜隔离车位,隔离带选择刺槐(含窄冠刺槐)、迎春花、女贞、黄连木、香椿、侧柏、喜树、椤木石楠、小叶女贞、荚竹桃、光叶海桐、鼠李、腊梅、苦楝、香樟、竹叶椒、小冻绿树、大叶樟、乌桕等喀斯特地区生长的植物。上述停车场的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需要对土地进行平整,并根据车位大小对地块进行开挖,依次填充素土、碎石、营养土并进行夯实,其后覆盖九宫格植草砖进行草地复种。(2)在车位联络道位置进行土地平整并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预留50cm宽、100cm深的生态沟位置。(3)对预留的生态沟进行处理,在底部铺设上部开口的PVC管然后覆盖土工布,其后依次铺设碎石、砂砾、细砂、种植土,并进行苔藓和香蒲等植物的种植。(4)在停车场进出口另一端开挖大小适宜的雨水调蓄池(大小根据停车场建设地降雨量和停车场大小设计),并进行硬化使其不会渗水,用管道连接周围绿化隔离带。(5)绿化隔离带以三个车位大小为间隔设置,在停车位后方也应设置绿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及其建设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位联络道及位于车位联络道两侧的多个植草砖停车位,车位联络道的中央设置有具有顶部网格的生态沟,生态沟底部与设置在车位联络道一端的蓄水池相通,多个植草砖停车位的外侧围绕有绿化隔离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位联络道及位于车位联络道两侧的多个植草砖停车位,车位联络道的中央设置有具有顶部网格的生态沟,生态沟底部与设置在车位联络道一端的蓄水池相通,多个植草砖停车位的外侧围绕有绿化隔离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车位联络道及位于车位联络道两侧的多个植草砖停车位从两侧向中间的生态沟倾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车位联络道及植草砖停车位从两侧向中间倾斜的坡度为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植草砖停车位从上到下依次为植草砖、营养土层、碎石层、素土夯实层和土基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生态沟由上到下依次为集水层、植被层、种植土层、过滤层、土工布和排水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自上而下包括细砂层、砂砾层和碎石层。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生态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时珍何江湖吴宇辉狄永宁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