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纤维包芯纱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470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麻纤维包芯纱线及其制作方法,它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麻纤维包芯纱线包括纱线体和至少一根麻纤维,纱线体采用弹性纱线体或者非弹性纱线体,纱线体位于麻纤维的中部,麻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麻纤维包芯纱线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包芯纱线成品质量好,分布均匀,强度好不易断,操作方便,满足使用需求。

Method of hemp fiber core spun yarn and its produc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re yarn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of hemp fiber bag,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The invented hemp core spun yarn comprises a yarn body and at least one hemp fiber. The yarn body adopts elastic yarn body or inelastic yarn body, and the yarn body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hemp fiber, and the hemp fibers are uniformly wound on the surface of the yarn body, so that they can be combined together.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method for making the easy operation of the hemp fiber core yar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the qualit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of the core yarn is good, the distribution is uniform, the strength is not easy to break,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use demand is m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纤维包芯纱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麻纤维包芯纱线及其制作方法,它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传统的弹性体与纱纤维在细纱机上做的包芯纱,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弹性体退刀时,被动退绕,则外力强行拉出,要么采用主动退绕,速度是恒定退,牵伸轴出来的纱线,包芯时,弹性体的张力不同,导致弹性体不均匀,影响成品的质量;2)由于弹性体张力不均匀,如图1所示,纱线结构存在白芯现象,。公开日为2013年04月24日,公开号为103060987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棉纤维与大麻纤维混纺包芯纱线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由棉纤维和大麻纤维通过喷气涡流纺方式混纺成棉纤维与大麻纤维混纺包芯纱线,棉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30-50%,大麻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0-70%;虽然该专利既具有抗菌防螨、耐高温和自然粗犷的特点,又能具有柔软舒适和吸湿排汗等特征,并将麻棉混纺纱作为纱芯纺成包芯纱,避免了麻纤维手感粗硬以及染色性不高的问题,但是纺成得包芯纱仍存在不均匀等质量问题,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因此,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包芯纱线成品质量好,分布均匀的麻纤维包芯纱线,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包芯纱线成品质量好,分布均匀,强度好不易断,操作方便,满足使用需求的麻纤维包芯纱线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麻纤维包芯纱线,包括纱线体,该纱线体采用弹性纱线体或者非弹性纱线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麻纤维,所述纱线体位于麻纤维的中部,麻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麻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安全可靠,包芯纱线成品质量好,强度好不易断。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相邻两麻纤维之间的间隙均匀;使得纱线质量更好。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麻纤维的直径为0.1-0.4mm;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麻纤维直径的选择。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弹性纱线体采用氨纶制成;氨纶弹性优异,强度好,线密度也更细,并且更耐化学降解,氨纶的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弹性纱线体采用化工长丝、棉纱或者毛纱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麻纤维包芯纱线的制作方法,采用所述麻纤维包芯纱线,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纱管上的麻纤维经过水槽内的引导辊一,再经过皮圈;(2)纱线体通过伺服控制辊控制,经过引导辊二;(3)纱线体与麻纤维合并,然后经过牵伸辊;(4)得到包芯纱线成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麻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安全可靠,包芯纱线成品质量好,强度好不易断,满足人们使用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芯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麻纤维包芯纱线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图中:纱线体1,麻纤维2,纱管3,水槽4,引导辊一5,皮圈6,伺服控制辊7,引导辊二8,牵伸辊9,包芯纱线成品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2至图3,麻纤维包芯纱线包括纱线体1和至少一根麻纤维2,该纱线体1采用弹性纱线体或者非弹性纱线体,纱线体1位于麻纤维2的中部,麻纤维2均匀缠绕在纱线体1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本实施例相邻两麻纤维2之间的间隙均匀;麻纤维2的直径为0.1-0.4mm。本实施例的弹性纱线体采用氨纶制成;非弹性纱线体采用化工长丝、棉纱或者毛纱制成。本实施例麻纤维包芯纱线的制作过程如下:(1)纱管3上的麻纤维2经过水槽4内的引导辊一5,再经过皮圈6;(2)纱线体1通过伺服控制辊7控制,经过引导辊二8;(3)纱线体1与麻纤维2合并,然后经过牵伸辊9;(4)得到包芯纱线成品10。本实施例引导辊二8使两根线并合在一起,引导辊二8可调节,皮圈6是为了拖住麻纤维。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专利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麻纤维包芯纱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麻纤维包芯纱线,包括纱线体,该纱线体采用弹性纱线体或者非弹性纱线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麻纤维,所述纱线体位于麻纤维的中部,麻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纤维包芯纱线,包括纱线体,该纱线体采用弹性纱线体或者非弹性纱线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麻纤维,所述纱线体位于麻纤维的中部,麻纤维均匀缠绕在纱线体的表面上而使它们结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纤维包芯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麻纤维之间的间隙均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麻纤维包芯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麻纤维的直径为0.1-0.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纤维包芯纱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元亚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