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墙板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99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异形墙板模,涉及建筑材料成型装置领域。异形墙板模包括基架、两个上模板、底模条、两个上模条以及两个端模板包括基架,基架、上模板、底模条、两个上模条以及两个端模板共同限定浇筑空间,端模板具有连通浇筑空间的浇筑通孔。通过该异形墙板模能够高效地方便地浇筑成型异形墙体,并且成型的异形墙板品质好,并且制造成本低。其克服了现有的墙板成型设备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以及成品品质不高的问题。

A heteromorphic wallboard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墙板模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成型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异形墙板模。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变化更新,原先普遍使用砖混结构、框架承重后填轻体砖、块结构,随着预制轻体墙板的产生和应用已逐渐形成先浇框架后安预制墙板这样的一种新技术,虽然该技术已广泛使用,但是在施工以及预制墙板的制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现有的用于生产标准的直墙板专用成型机较多,但是连接两个墙体之间转角处的成型设备较少并且现有的异形墙体的制造模具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以及成品品质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墙板模,其用于异形墙板的生产制造,通过该异形墙板模能够高效地浇筑成型异形墙体,并且成型的异形墙板品质好,其克服了现有的墙板成型设备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以及成品品质不高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墙板模,其用于异形墙板的生产制造,通过该异形墙板模能够高效地方便地浇筑成型异形墙体,并且成型的异形墙板品质好,并且制造成本低。其克服了现有的墙板成型设备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以及成品品质不高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异形墙板模,包括基架,基架具有支撑壁,支撑壁向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支撑壁具有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上的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模板,上模板具有相互垂直且连接的两个成型壁,两个成型壁分别向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两个上模板分别设置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两个上模板镜像设置,基架与两个上模板间隔设置;底模条,底模条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两个上模条,上模条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两个上模条分别靠近第一端和第二端;底模条相对的两端沿第一预设方向分别抵靠并贴合于相对的两个成型壁的壁面,上模条相对的两端分别沿第一预设方向分别抵靠并贴合于支撑壁与成型壁的壁面;端模板,两个端模板设置于基架与上模板之间,两个端模板分别位于基架沿预设方向的相对的两端;端模板的边缘与支撑壁、成型壁、底模条以及上模条抵靠并贴合;基架、上模板、底模条、两个上模条以及两个端模板共同限定浇筑空间,端模板具有连通浇筑空间的浇筑通孔。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用于生产标准的直墙板专用成型机较多,但是连接两个墙体之间转角处的成型设备较少并且现有的异形墙体的制造模具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以及成品品质不高。为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上述异形墙板模,异形墙板模用于墙板的制造,具体地,该异形墙板模用于制造呈T形的异形墙板。异形墙板模包括基架、两个上模板、底模条、两个上模条以及两个端模板,其中,基架用于承载其余结构,基架、上模板、底模条、上模条以及端模板共同构成呈T形的浇筑空间。进一步的,为构成T形,基架具有支撑壁,支撑壁向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支撑壁具有垂直于第一预设方向上的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模板具有相互垂直且连接的两个成型壁,两个成型壁分别向第一预设方向延伸,通过支撑壁以及四个成型壁构成T形的外轮廓,第一预设方向可作为通过该异形墙板模制造的墙体的高度方向,具体地,两个上模板分别设置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两个上模板镜像设置,基架与上模板间隔设置,由于需要浇筑构成,故需要一个封闭的空间,此时,底模条相对的两端沿第一预设方向分别抵靠并贴合于相对的两个成型壁的壁面,上模条相对的两端分别沿第一预设方向分别抵靠并贴合于支撑壁与成型壁的壁面,两个端模板设置于基架与上模板之间,两个端模板分别位于基架沿第一预设方向的相对的两端,端模板的边缘与支撑壁、成型壁、底模条以及上模条抵靠并贴合,从而通过基架、两个上模板、底模条、上模条以及两个端模板共同限定浇筑空间,其中端模板具有连通浇筑空间的浇筑通孔,操作人员通过浇筑通孔向浇筑空间中通过浇筑材料,待凝固成型后,取下基架、上模板、底模条、上模条以及两个端模板即可得到呈T形的异形墙板,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底模条与两个成型壁的壁面贴合抵靠的以及上模条与支撑壁和成型壁贴合抵靠的,故该异形墙板的端面光滑,利于墙体的连接,同时由于是通过基架、上模板、底模条、上模条以及两个端模板组合,使得在制造该模具时成本低,故通过该异形墙板模能够高效地浇筑成型异形墙体,并且成型的异形墙板品质好,其克服了现有的墙板成型设备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以及成品品质不高的问题。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底模条与相对的两个成型壁通过第一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固定件;上模条、支撑壁以及成型壁通过第一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包括螺栓。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固定件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连接底模条和相对的两个成型壁;多个第二固定件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以连接上模条、支撑壁以及成型壁。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底模条靠近端模板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卡持部,上模条靠近端模板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卡持部和第三卡持部,第二卡持部靠近第一端,第三卡持部靠近第二端;端模板具有与第一卡持部卡合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与第二卡持部卡合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以及与第三卡持部配合的第三配合部。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为沿底模条的表面向端模板的方向上延伸的凸体,第一配合部为与第一卡持部配合的凹槽;靠近第一端的第二卡持部为沿上模条向端模板的方向上延伸的凸体,第二配合部为与第二卡持部配合的凹槽;靠近第二端的第三卡持部为开设于上模条表面的凹槽,第三配合部为与第三卡持部配合的凸体。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与第三配合部的尺寸相同。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模板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连接相对的两个成型壁。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浇筑通孔靠近底模条。一种异形墙板模,包括:支撑件;以及上述任意一项的异形墙板模,支撑件设置于基架远离上模板的一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异形墙板模,其用于异形墙板的生产制造,通过该异形墙板模能够高效地浇筑成型异形墙体,并且成型的异形墙板品质好,其克服了现有的墙板成型设备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以及成品品质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异形墙板模,其用于异形墙板的生产制造,通过该异形墙板模能够高效地方便地浇筑成型异形墙体,并且成型的异形墙板品质好,并且制造成本低。其克服了现有的墙板成型设备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以及成品品质不高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异形墙板模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异形墙板模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Ⅲ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Ⅳ处的放大图。图标:10-异形墙板模;11-基架;12-上模板;13-底模条;14-上模条;15-端模板;16-第一固定件;17-第二固定件;21-第一端;22-第二端;90-浇筑空间;110-支撑壁;111-支撑件;120-成型壁;121-加强筋;130-第一卡持部;140-第二卡持部;141-第三卡持部;150-浇筑通孔;151-第一配合部;1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异形墙板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形墙板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所述基架具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向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支撑壁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的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具有相互垂直且连接的两个成型壁,两个所述成型壁分别向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上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两个所述上模板镜像设置,所述基架与两个所述上模板间隔设置;底模条,所述底模条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两个上模条,所述上模条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上模条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所述底模条相对的两端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分别抵靠并贴合于相对的两个所述成型壁的壁面,所述上模条相对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分别抵靠并贴合于所述支撑壁与所述成型壁的壁面;端模板,两个所述端模板设置于所述基架与所述上模板之间,两个所述端模板分别位于所述基架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式的相对的两端;所述端模板的边缘与所述支撑壁、所述成型壁、所述底模条以及上模条抵靠并贴合;所述基架、所述上模板、所述底模条、两个所述上模条以及两个所述端模板共同限定浇筑空间,所述端模板具有连通所述浇筑空间的浇筑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墙板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所述基架具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向第一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支撑壁具有垂直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的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具有相互垂直且连接的两个成型壁,两个所述成型壁分别向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上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两个所述上模板镜像设置,所述基架与两个所述上模板间隔设置;底模条,所述底模条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两个上模条,所述上模条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上模条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所述底模条相对的两端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分别抵靠并贴合于相对的两个所述成型壁的壁面,所述上模条相对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分别抵靠并贴合于所述支撑壁与所述成型壁的壁面;端模板,两个所述端模板设置于所述基架与所述上模板之间,两个所述端模板分别位于所述基架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式的相对的两端;所述端模板的边缘与所述支撑壁、所述成型壁、所述底模条以及上模条抵靠并贴合;所述基架、所述上模板、所述底模条、两个所述上模条以及两个所述端模板共同限定浇筑空间,所述端模板具有连通所述浇筑空间的浇筑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墙板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底模条与相对的两个所述成型壁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固定件;所述上模条、所述支撑壁以及所述成型壁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墙板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墙板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昭陶燕华廖文彬侯昭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加绿色建筑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