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盖铆钉自动压接机的铆钉夹取移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3757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盖铆钉自动压接机的铆钉夹取移位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撞底座、动力主机壳、导电杆件、气泵连接器、防滑连接套、握持手柄、扳机防撞块、扣动扳机、工作壳体、固定挂钩、铆钉连接管、泄压管、锁定盖,防撞底座顶部与动力主机壳底部相贴合,动力主机壳顶部与导电杆件为一体化结构,动力主机壳侧边与气泵连接器相连接,动力主机壳顶部通过防滑连接套与握持手柄底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笔记本盖铆钉自动压接机的铆钉夹取移位装置,具有能够连接空气泵的气泵连接器,能够通过气泵提供动力对铆钉进行压紧及移位处理,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更为高效实用。

A rivet clamp and shift device for a notebook cover rivet automatic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记本盖铆钉自动压接机的铆钉夹取移位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笔记本盖铆钉自动压接机的铆钉夹取移位装置,属于铆钉领域。
技术介绍
最早的铆钉是木制或骨制的小栓钉,最早金属变形体可能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铆钉的祖先。毫无疑问,它们是人类已知金属连接的最古老的方法,可以追溯到最初使用可锻金属那么远,例如:青铜器时代埃及人用铆钉把开槽型车轮外线的六个木制扇形体铆接紧固在一起,希腊人成功地用青铜浇铸大型塑像之后,再用铆钉把各部件铆合在一起。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20309130.X的一种笔记本盖铆钉自动压接机的铆钉夹取移位装置,包括抓取块、设于抓取块的用于抓取铆钉的抓取手、设于抓取块的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抓取块下方并可穿过通孔的耐热顶针、固定于顶针下方的平板、位于平板下方的导轨,所述的顶针内设于可上下移动并伸出顶针头部的内针体、中空的充气腔,但是该现有技术无法通过空气泵对铆钉进行压紧及取用移位,使用人工进行操作较为费时费力,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盖铆钉自动压接机的铆钉夹取移位装置,以解决现有铆钉夹取移位装置无法通过空气泵对铆钉进行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笔记本盖铆钉自动压接机的铆钉夹取移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记本盖铆钉自动压接机的铆钉夹取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防撞底座(1)、动力主机壳(2)、导电杆件(3)、气泵连接器(4)、防滑连接套(5)、握持手柄(6)、扳机防撞块(7)、扣动扳机(8)、工作壳体(9)、固定挂钩(10)、铆钉连接管(11)、泄压管(12)、锁定盖(13),所述防撞底座(1)顶部与动力主机壳(2)底部相贴合,所述动力主机壳(2)顶部与导电杆件(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主机壳(2)侧边与气泵连接器(4)相连接,所述动力主机壳(2)顶部通过防滑连接套(5)与握持手柄(6)底部相连接,所述握持手柄(6)与扳机防撞块(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握持手柄(6)顶部与工作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盖铆钉自动压接机的铆钉夹取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防撞底座(1)、动力主机壳(2)、导电杆件(3)、气泵连接器(4)、防滑连接套(5)、握持手柄(6)、扳机防撞块(7)、扣动扳机(8)、工作壳体(9)、固定挂钩(10)、铆钉连接管(11)、泄压管(12)、锁定盖(13),所述防撞底座(1)顶部与动力主机壳(2)底部相贴合,所述动力主机壳(2)顶部与导电杆件(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主机壳(2)侧边与气泵连接器(4)相连接,所述动力主机壳(2)顶部通过防滑连接套(5)与握持手柄(6)底部相连接,所述握持手柄(6)与扳机防撞块(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握持手柄(6)顶部与工作壳体(9)相焊接,所述工作壳体(9)侧边与铆钉连接管(1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工作壳体(9)与泄压管(12)处于同一轴心位置,所述气泵连接器(4)包括导通方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均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兴美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