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环境控制生存保障系统的救生舱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应急避难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环境控制生存保障系统的救生舱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一方面,诸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阻止的,而由于管理疏忽或各种客观及主观因素引起的火灾、房屋倒塌、燃气/煤气泄露等灾害亦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另一方面,人们在煤矿、矿山等危险地区进行生产作业、科学研究时,有时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计的突发事件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了在发生灾难或意外事故时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人们可借助应急救生舱来等待救援,并最终转危为安。救生舱具有密闭性的舱体结构,有一定的容积,具有良好的牢固性、隔热性、防水性、阻燃性和耐压性等特点,通常由钢或合金型的坚固材料制备而成。随着人们逃生意识的不断增强,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救生设备领域。CN203139446U公开了一种家用救生舱,该救生舱的舱体设为三层,外层为抗暴抗压层,中间为隔热绝缘层,内层为舱内装饰层,其中该救生舱的中部设有设备舱和人员休息舱。CN204543325U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用火灾救生舱,包括: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环境控制生存保障系统的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内置环境控制生存保障系统,所述生存保障系统包括O2循环再生系统和饮用水循环再生系统,所述O2循环再生系统由依次连接的CO2收集装置和O2再生装置构成,所述饮用水循环再生系统由依次连接的除臭消毒装置、离心装置、冷冻装置、真空抽湿装置和消毒装置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环境控制生存保障系统的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内置环境控制生存保障系统,所述生存保障系统包括O2循环再生系统和饮用水循环再生系统,所述O2循环再生系统由依次连接的CO2收集装置和O2再生装置构成,所述饮用水循环再生系统由依次连接的除臭消毒装置、离心装置、冷冻装置、真空抽湿装置和消毒装置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包括救生舱主体和保险柜,所述保险柜设置于救生舱主体的顶部,且与救生舱主体隔开,所述救生舱主体内部设置避险舱和设备舱,且避险舱和设备舱分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主体内配备电源系统和生活必需品;优选地,所述电源系统为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优选地,所述电源系统的额定电压为220V;优选地,所述生活必需品包括卫星电话、充气床、医药箱、工具箱、便捷马桶、食物或水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救生舱主体内设置环境控制生存保障系统;优选地,所述环境控制生存保障系统设置于救生舱主体的设备舱中。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设有全自动控制系统和GPS定位系统;优选地,所述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自动检测调节系统、自动照明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O2再生装置包括第一再生装置和/或第二再生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再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Sabatier反应器和电解制氧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再生装置为化学反应装置;优选地,所述化学反应装置为CO2和过氧化钠的反应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救生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在使用时通过O2循环再生系统将避险人员呼出的CO2转化成O2循环利用,通过饮用水循环再生系统将避险人员排出的尿液转换成饮用水循环利用;优选地,所述O2循环再生系统将避险人员呼出的CO2逐步转化成O2循环利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吸附材料置于CO2收集装置,对进入的CO2进行收集浓缩;(2)经步骤(1)收集的CO2进入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强强,徐宇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北艾普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