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火灾隔离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8418 阅读:36 留言:1更新日期:2018-04-04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火灾隔离屋,包括可折叠的隔离屋体和保护罩,所述的隔离屋体的顶面、墙面、门和地面均由多个气囊连接制成,所述的气囊的内部设有制气单元,所述的气囊的内壁设有隔热层,所述的顶面设有数个供氧装置,所述的墙面设有定位警报装置,所述的隔离屋体的门与墙面为一体可开合连接,所述的隔离屋体的门的边沿设有可活动的“V”型气囊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随身携带,操作简便,在火灾发生的时候为不能及时逃生者提供一个暂时安全的避难场所,缓冲倒塌的重物,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引起的生命财产的损失。

A new type of fire isolation hou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fire isolation room, including folding isolated house body and a protective cover, wherein the isolation room top, wall, door and ground are connected by a plurality of air bag made inside the gas unit of the air bag, the air bag is arranged on the internal wall the insulation layer, the top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oxygen supply device, wherein th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alarm device, doors and walls of the house isolated as one retractable connection, the isolation room body door edge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type \V\ bag slo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small size, portability, easy oper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fire can not escape in time to provide a temporary safe refuge, heavy buffer collapsed, waiting for rescue personnel arrived, to minimize the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caused by f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火灾隔离屋
本技术属于消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火灾隔离屋。
技术介绍
火灾一旦发生,对人的生命财产将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当发生火灾时,在火势越来越大,不能立即扑灭,有人被围困的危险情况下,应尽快设法脱险。但是有时候门窗、通道、楼梯已被烟火封住,确实没有可能向外冲,浓烟太大,呛得透不过气来,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只能坐以待毙,甚至有的人在情急之下直接跳楼逃生,但是如果楼层过高往往造成另外一种伤害,目前常规的方法是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险区;或者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者爬行,穿过险区。但是一些年老体弱者或者儿童等在没有人照顾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火灾隔离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火灾隔离屋,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可折叠的隔离屋体和保护罩,隔离屋体的顶面、墙面、门和地面均由多个气囊连接制成,气囊的内部设有制气单元,气囊的内壁设有隔热层,顶面设有数个供氧装置,墙面设有定位警报装置,隔离屋体的门有一边与墙面连接,隔离屋体的门的边沿设有可活动的“V”型气囊槽。作为优选的,气囊由高强度防火PVC制成。作为优选的,制气单元为制氮气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反应物的量以产生的气体能够充满气囊为准。作为优选的,供氧装置包括氧气袋、吸氧管和面罩。作为优选的,定位警报装置包括GPS定位器、语音警报、电池和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随身携带,操作简便,在火灾发生的时候为不能及时逃生者提供一个暂时安全的避难场所,缓冲倒塌的重物,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引起的生命财产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中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隔离屋体,2-顶面,3-墙面,4-门,5-地面,6-气囊,7-制气单元,8-隔热层,9-供氧装置,10-定位警报装置,11-“V”型气囊槽,12-氧气袋,13-吸氧管,14-面罩,15-GPS定位器,16-语音警报,17-电池,18-保护罩,19-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火灾隔离屋,包括可折叠的隔离屋体1和保护罩18,所述的隔离屋体1的顶面2、墙面3、门4和地面5均由多个气囊6连接制成,所述的气囊6的内部设有制气单元7,所述的气囊6的内壁设有隔热层8,所述的顶面2设有数个供氧装置9,所述的墙面3设有定位警报装置10,所述的隔离屋体1的门4有一边与墙面3连接,所述的隔离屋体1的门4的边沿设有可活动的“V”型气囊槽1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气囊6由高强度防火PVC制成。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制气单元7为制氮气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反应物的量以产生的气体能够充满气囊6为准。制备氮气为可逆反应,通过碰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气,只要没有碰撞,一段时间后气囊6内所有的氮气就自动发生还原反应,气体消失,可重复利用;制备氮气,通过揉搓撞击装有叠氮化钠包,产生氮气;制备二氧化碳,气囊6的内部有柠檬酸、小苏打和水包,捏破水包,摇晃气囊6,产生二氧化碳。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供氧装置5包括氧气袋12、吸氧管13和面罩14。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警报装置10包括GPS定位器15、语音警报16、电池17和开关19。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知,隔离屋体1在未使用状态下可以收纳在保护罩18中,随身携带,轻巧方便,当遇到火险无法向安全地带转移时,可以将隔离屋体1从保护罩18内取出,通过制气单元7迅速制备气体充满气囊6,气囊6的内壁设有隔热层8,可以有效地防火隔热,当有物体坠落时,也可以得到缓冲,避免被困人员被砸伤,隔离屋体1的门4与墙面3相连接的位置是两个气囊6相连接的位置,方便门4的开合,门4的边沿设有“V”型气囊槽11,使门4关闭时墙面3位于“V”型气囊槽11中,形成密闭空间,可以有效防止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浓烟等进入隔离屋体1内,顶面2设有数个供氧装置9,可供人们吸氧,墙面3设有定位警报装置10,启动开关19,GPS定位器15向与GPS定位器15无线连接的移动设备发送位置及警报信息,提醒其他人员报警并对被困人员进行施救,同时语音警报16也发出声音,指引救援人员尽快找到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缩短解救时间,提高被困人员的生存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引起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火灾隔离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火灾隔离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的隔离屋体和保护罩,所述的隔离屋体的顶面、墙面、门和地面均由多个气囊连接制成,且气囊由高强度防火PVC制成,所述的气囊的内部设有制气单元,制气单元为制氮气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反应物的量以产生的气体能够充满气囊为准,所述的气囊的内壁设有隔热层,所述的顶面设有数个供氧装置,所述的墙面设有定位警报装置,所述的隔离屋体的门有一边与墙面连接,所述的隔离屋体的门的边沿设有可活动的“V”型气囊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火灾隔离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的隔离屋体和保护罩,所述的隔离屋体的顶面、墙面、门和地面均由多个气囊连接制成,且气囊由高强度防火PVC制成,所述的气囊的内部设有制气单元,制气单元为制氮气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反应物的量以产生的气体能够充满气囊为准,所述的气囊的内壁设有隔热层,所述的顶面设有数个供氧装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军杜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申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台湾省] 2020年04月02日 23:17
    生产了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