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的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312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的饲养方法,采用LED蓝色光、绿色光与黄色光混合作为光源,对雏鸡进行间断式补光处理,仔鸡在早期生长速度减慢,但不同光波配合使用,缓解了肉仔鸡对环境的应激反应,促进肉鸡后期的生长发育,后期鸡体质量得到补偿性增长,同时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可改善肉质,达到肉鸡在生长期的增重效果;另一方面间断式光照处理,可促进鸡体褪黑激素的分泌,提高肉鸡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免疫性能,添加超微粉碎后绿茶粉辅助饲养,促进肉鸡在应激下免疫器官的发育,从而增强免疫力,降低发病率。

A breed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immunity of broil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的饲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肉鸡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的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禽类的视觉感光系统能够敏感地感知来自外界的光刺激,在现代化的规模养殖中人工控光的方式被广泛采用,成为禽类养殖中主要的光照来源。光环境条件包括多个因素,光照度、光照颜色、光照时长等,光照条件的变化都会对禽类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通过人为的调节控制,最大程度的促进禽类的生长,提高生产性能,成为众多研究学者关注的方向。人的眼睛能敏感区分蓝、绿、红光,但禽类的视觉感光系统与人类有所不同,家禽视网膜上存在能区别不同颜色的视锥细胞,能区分的光波长范围比人类要广。商品鸡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的影响,会影响其生产性能、行为等。不同光色能通过改变小肠的黏膜结构来提高鸡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进而提高料肉比,促进鸡生长发育。自从集约化养殖兴起以来,大部分养禽业都采用连续光照方案,即:24hlight(L):0hdark(D)或23L:1D,其益处是使肉鸡达到快速生长,但弊端是应激加大,易于发生啄癖、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S)、腿病(legproblem)和猝死综合征(SDS)等疾病,给肉鸡造成极大的痛苦并且影响胴体品质,严重地降低肉鸡福利的同时也影响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的饲养方法,通过间歇光照制度,提高肉鸡免疫性能、抗氧化能力,降低应激反应。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的饲养方法,采用LED蓝色光、绿色光与黄色光混合作为光源,对育雏期肉鸡进行间断式光照处理,辅助饲喂超微绿茶粉;具体步骤如下:(1)育雏期:出壳后的雏鸡,在育雏室进行育雏,入室前保持温度在30-32℃,4-6h后,缓慢升温,提高温度在34-38℃,湿度控制在60-75%,第6-8天后开始降温降湿,每周降温3-4℃,至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在50-60%;LED光源悬挂于鸡笼顶部,距离鸡只头部垂直高度1.8-2.0m,第1周光照强度在20-25Lux,第2周开始,光照强度为8-10Lux,直至40日龄;(2)育成期:控制饲养密度在8-10羽/m2,控制鸡舍温度在20-24℃,每天喂养饲料后放养1-2h,夜间使用LED白色光进行补光,控制光照在7-10Lux。其中,所述超微绿茶粉是采用绿茶茶叶梗、茶渣混合经超微粉碎制备,与基础日粮混合进行饲喂,使用量为基础日粮的10-20%。其中,育雏期所述LED蓝色光、绿色光与黄色光灯源个数配比为2-4:5:1-3。其中,育雏期所述光照周期为:1-4天采用24h连续光照;5-7天光照周期为22L:2D;从15日龄开始,光照周期为14L:3D:4L:3D。其中,所述育成期夜间补光方式具体为:补光总时间为4-6h,每2h停止光照0.5h。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中采用LED蓝色光、绿色光与黄色光混合作为光源,对雏鸡进行间断式补光处理,间断式光照处理使仔鸡在早期生长速度减慢,但不同光波配合使用,缓解了肉仔鸡对环境的应激反应,促进肉鸡后期的生长发育,后期鸡体质量得到补偿性增长,同时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可改善肉质,达到肉鸡在生长期的增重效果;另一方面间断式光照处理,可促进鸡体褪黑激素的分泌,提高肉鸡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免疫性能,添加超微粉碎后绿茶粉辅助饲养,促进肉鸡在应激下免疫器官的发育,从而增强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的饲养方法,采用LED蓝色光、绿色光与黄色光混合作为光源,对育雏期肉鸡进行间断式光照处理,辅助饲喂超微绿茶粉;具体步骤如下:(1)育雏期:出壳后的雏鸡,在育雏室进行育雏,入室前保持温度在30-32℃,4h后,缓慢升温,提高温度在36℃,湿度控制在70%,第7天后开始降温降湿,每周降温3℃,至温度保持在20℃,湿度在55%;LED光源悬挂于鸡笼顶部,距离鸡只头部垂直高度1.8-2.0m,第1周光照强度在20Lux,第2周开始,光照强度为8Lux,直至40日龄;(2)育成期:控制饲养密度在8-10羽/m2,控制鸡舍温度在22℃,每天喂养饲料后放养2h,夜间使用LED白色光进行补光,控制光照在8Lux。其中,所述超微绿茶粉是采用绿茶茶叶梗、茶渣混合经超微粉碎制备,与基础日粮混合进行饲喂,使用量为基础日粮的15%。其中,育雏期所述LED蓝色光、绿色光与黄色光灯源个数配比为3:5:2。其中,育雏期所述光照周期为:1-4天采用24h连续光照;5-7天光照周期为22L:2D;从15日龄开始,光照周期为14L:3D:4L:3D。其中,所述育成期夜间补光方式具体为:补光总时间为6h,每2h停止光照0.5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LED蓝色光、绿色光与黄色光混合作为光源,对育雏期肉鸡进行间断式光照处理,辅助饲喂超微绿茶粉;具体步骤如下:(1)育雏期:出壳后的雏鸡,在育雏室进行育雏,入室前保持温度在30‑32℃,4‑6h后,缓慢升温,提高温度在34‑38℃,湿度控制在60‑75%,第6‑8天后开始降温降湿,每周降温3‑4℃,至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在50‑60%;LED光源悬挂于鸡笼顶部,距离鸡只头部垂直高度1.8‑2.0m,第1周光照强度在20‑25 Lux,第2周开始,光照强度为8‑10 Lux,直至40日龄;(2)育成期:控制饲养密度在8‑10羽/ 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LED蓝色光、绿色光与黄色光混合作为光源,对育雏期肉鸡进行间断式光照处理,辅助饲喂超微绿茶粉;具体步骤如下:(1)育雏期:出壳后的雏鸡,在育雏室进行育雏,入室前保持温度在30-32℃,4-6h后,缓慢升温,提高温度在34-38℃,湿度控制在60-75%,第6-8天后开始降温降湿,每周降温3-4℃,至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在50-60%;LED光源悬挂于鸡笼顶部,距离鸡只头部垂直高度1.8-2.0m,第1周光照强度在20-25Lux,第2周开始,光照强度为8-10Lux,直至40日龄;(2)育成期:控制饲养密度在8-10羽/m2,控制鸡舍温度在20-24℃,每天喂养饲料后放养1-2h,夜间使用LED白色光进行补光,控制光照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绍彬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五谷禽业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