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真空静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2855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5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真空静置装置,包括箱体、底座、静置部件、通气孔、锁闭部件和升降部件,箱体口外侧间隔设有第一凸起,锁闭部件主体间隔设有第二凸起,升降部件用于箱体竖直运动,使第一凸起通过第二凸起间隙且置于第二凸起下方,锁闭部件主体通过旋转,使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下紧密重合,静置部件用于夹紧放置注液后的电池,锁闭部件用于使箱体和底座闭合形成密闭空间,通气孔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对密闭空间抽真空、充氮气正压,再破真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真空静置装置内部的真空度保压时间与正压力值,有效保证电池注液后的电解液能快速吸收至电芯,从而提高产品注液效率与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真空静置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加工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真空静置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池因为其储电量大、体积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消费类产品、数码类产品、动力产品,以及医疗和安防领域。而锂电池内部的电芯为层状结构,较为密实。在注液后,电解液不能快速的渗透到电芯中,因此静置为生产锂电的一种工艺。由于电芯夹层易残留空气,所以静置时还需要将注液后的电池先抽真空环境,以排除电芯夹层里残留的空气,再使用氮气正压力,使电解液渗透到电芯里。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加工装置,由于锁闭结构的气密性差,使得电池不能保持在真空环境下长时间充分静置。并且由于锁闭结构耐压能力差,使得在充氮气正压时装置不能承受较大气体压力,内部的正压力值通常小于0.2Mpa,不能有效地使电解液快速吸收至电芯,使得电池产品注液效率底,同时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真空静置装置,可以提高真空静置装置保压时间及提高内部的正压压力值,有效保证电池注液后的电解液能快速吸收至电芯,从而提高产品注液效率与品质。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真空静置装置,包括箱体、底座、静置部件、通气孔、锁闭部件和升降部件,所述箱体口外侧间隔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锁闭部件主体间隔设有第二凸起,所述升降部件用于所述箱体竖直运动,使所述第一凸起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间隙且置于所述第二凸起下方,所述锁闭部件主体通过旋转,使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下紧密重合,所述底座分别和所述静置部件、所述锁闭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和所述升降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静置部件用于夹紧放置注液后的电池,所述锁闭部件用于使所述箱体和所述底座闭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对所述密闭空间抽真空、充氮气正压和破真空。进一步的,所述锁闭部件包括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所述第一结构为所述锁闭部件主体,所述第一结构上设有扇形齿轮;所述第二结构包括齿条、直线滑轨、滑块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齿条铰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和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直线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扇形齿轮和所述齿条相互咬合,使所述第二结构能驱动所述锁闭部件主体旋转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均匀分布在所述箱体口外侧,所述第二凸起均匀分布在所述锁闭部件主体上,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形状相同或相近,所述第一凸起间距与所述第二凸起宽度相同,经旋转后可使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完全重合。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口内侧和所述底座接触部分均设置成阶梯面,所述底座上接触部分还设有密封圈,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箱体口闭合时提高气密性。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形状为圆形或为正2N边形的中心对称图形,N为大于2的正整数。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导轨、横梁、支撑杆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导轨分别和所述横梁、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相连接,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箱体上升或下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电动机或液压马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箱体口外侧的第一凸起与锁闭部件主体上的第二凸起在锁闭时上下紧密接触,可以提高锁闭部件的气密性,从而提高真空静置装置内部的真空度保压时间。并且这种凸起上下重合锁闭的方式,可以在加压时增大箱体与锁闭部件的受力面积,且由于是在箱体口外侧周围间隔设置凸起,使得箱体和锁闭部件接触时受力点分布均匀,从而使本技术比仅在一侧或两侧设置锁闭部件的电池加工装置能承受更大的气体压力,提高箱体内的正压力值,有效保证电池注液后的电解液能快速吸收至电芯,从而提高产品注液效率与品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方式还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锁闭部件采用扇形齿轮、齿条和驱动装置的设计方式,可以有效的将驱动装置直线运动上的驱动力转化为使所述锁闭部件主体旋转运动的牵引力,避免在锁闭部件主体上直接施加作用力,结构简单。在箱体口外侧均匀间隔分布第一凸起,锁闭部件主体上相应的均匀间隔分布第二凸起,且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形状相同或相近,第一凸起间距与第二凸起宽度相同。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使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经旋转后完全重合,使箱体和锁闭部件接触时的受力面积最大化、受力作用点分布更加均匀。箱体口内侧和底座接触部分均设置成阶梯面,使得在箱体和底座形成密闭空间时,箱体口完全包围住底座边缘。在箱体和底座上接触部分还设有密封圈,可以进一步提高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真空静置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箱体和升降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底座、静置部件以及通气孔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锁闭部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图2、图3示出了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真空静置装置,采用SS316型号不锈钢材料制成,包括箱体1、底座2、静置部件3、通气孔4、锁闭部件5和升降部件6。其中,锁闭部件5用于使箱体1和底座2闭合形成密闭空间;静置部件3用于夹紧放置注液后的电池;通气孔4设置在底座2底部,用于对箱内空间抽真空、充氮气和破真空。底座2分别和静置部件3、锁闭部件5固定连接,箱体1和升降部件6固定连接。箱体1采用圆形罐体,箱体1口外侧间隔设有第一凸起101,锁闭部件5包括第一结构51和第二结构52。第一结构51为锁闭部件5主体,在锁闭部件5面向箱体1一侧设有与第一凸起101相嵌合的第二凸起511,在第一结构51下方设有扇形齿轮512。扇形齿轮512可以焊接在锁闭部件5主体上,或者与锁闭部件5主体一体成型。第二结构52包括齿条521、直线滑轨522、滑块523和第一驱动装置524。其中,第一驱动装置524和齿条521铰接,第一驱动装置524和底座2固定连接,齿条521和滑块523固定连接,滑块523与直线滑轨522滑动连接。第一结构51上的扇形齿轮512和第二结构52上的齿条521相互咬合,使得第二结构52能驱动第一结构51即锁闭部件主体进行旋转运动。升降部件6用于使箱体1竖直运动,升降部件6包括导轨601、横梁602、支撑杆603和第二驱动装置604。箱体1固定连接在横梁602上,导轨601分别和横梁602、第二驱动装置604相连接,使第二驱动装置604能驱动箱体1上升或下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524和第二驱动装置604为汽缸。在变通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也可以为电动机或液压马达。在箱体1上还设有压力表8,用于显示真空静置装置内部负压与正压时的大小。为了提高箱体闭合时的气密性,在箱体1口内侧和底座2接触部分均设置成阶梯面,如图2和图3所示,在底座2上接触部分还设有密封圈7。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将注液后的电池放在静置部件3上夹紧,第二驱动装置604驱动箱体1沿着导轨601下降,使箱体1口外侧的第一凸起101通过第二凸起511间隙且置于第二凸起511下方。第一驱动装置524推动齿条521在直线滑轨522上运动,从而带动扇形齿轮512以及锁闭部件主体51转动,使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真空静置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真空静置装置,包括箱体、底座、静置部件、通气孔、锁闭部件和升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口外侧间隔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锁闭部件主体间隔设有第二凸起,所述升降部件用于所述箱体竖直运动,使所述第一凸起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间隙且置于所述第二凸起下方,所述锁闭部件主体通过旋转,使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下紧密重合,所述底座分别和所述静置部件、所述锁闭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和所述升降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静置部件用于夹紧放置注液后的电池,所述锁闭部件用于使所述箱体和所述底座闭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对所述密闭空间抽真空、充氮气正压和破真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注液后的真空静置装置,包括箱体、底座、静置部件、通气孔、锁闭部件和升降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口外侧间隔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锁闭部件主体间隔设有第二凸起,所述升降部件用于所述箱体竖直运动,使所述第一凸起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间隙且置于所述第二凸起下方,所述锁闭部件主体通过旋转,使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上下紧密重合,所述底座分别和所述静置部件、所述锁闭部件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和所述升降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静置部件用于夹紧放置注液后的电池,所述锁闭部件用于使所述箱体和所述底座闭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对所述密闭空间抽真空、充氮气正压和破真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部件包括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所述第一结构为所述锁闭部件主体,所述第一结构上设有扇形齿轮;所述第二结构包括齿条、直线滑轨、滑块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齿条铰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和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直线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扇形齿轮和所述齿条相互咬合,使所述第二结构能驱动所述锁闭部件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绵绵李剑杨友林范方才张托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