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喜平专利>正文

蓄水槽均流低阻力散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500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水槽均流低阻力散流器,由总水管、支管和上设有若干流水孔的若干分布细管构成,总水管和支管的交接处、支管和分布细管的交接处以及分布细管上设置流水孔的管段上,均分别设置了以总管内水全压驱使工作方式、能确保分水管以额定设计量分流和平滑无阻地改向流动,阻力极小、能耗极低的T型隔流三通及低阻力均流三通,且支管及分布细管由按额定设计分流量逐级缩径的多个三通总管互连构成,能最终确保各流水孔获得相趋一的水压水流。与现有同类散流器相比,明显具有结构更科学合理、布水更均匀,更能满足蓄水槽建立稳定且厚度较小的理想斜温层和达到较高蓄冷效率的实际使用要求,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水槽均流低阻力散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制造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蓄水槽均流低阻力散流器。
技术介绍
目前比较流行的水蓄冷中央空调系统是一种以水为介质、利用水的显热储存冷量、将夜间电网多余的谷段电力与水的显热相结合、以低温冷冻水形式于蓄水槽内储存冷量,并在用电高峰时段使用所储存的低温冷冻水作为冷源的新颖空调系统。在蓄冷技术中,蓄水槽的结构形式是防止所蓄冷水与回流热水的混合、确保蓄冷效率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蓄水槽以自然分层式为主流,它是基于水在不同温度时的密度不同、在4℃左右时密度最大、随着水温的升高密度逐渐减小的物理特性设置,将温度低的水自然地储存于蓄水槽下部、形成下部冷水区,温度高的水自然地储存于蓄水槽上部、形成上部温水区,在上部温水区与下部冷水区之间自然地形成一个冷水与温水之间的温度过渡层,又称斜温层。显然,斜温层是自动地生成和客观必然的存在,具有防止冷水与温水的混合的作用,其厚度和均匀状况与蓄水槽的蓄冷效率密切相关。所以,能否在工作过程中自动建立一个明确而稳定、厚度较小的斜温层,是能否确保蓄冷系统在高蓄冷效率下保持正常而稳定工作的关键。而这其中的主要关键还在于顶部散流器和底部散流器的设计和蓄水槽的设计。其中所述的散流器具有均布进入罐中水流、减少扰动和建立稳定斜温层的作用,因而是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部件。图1所示是现有自然分层式水蓄冷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主体包含有制冷主机1、内设有底部散流器21和顶部散流器22及工作时自动生成的斜温层23的蓄水槽2、蓄冷泵3、放冷泵4、空调末端5、管道6和包括有电动阀F1、F2、F3和F4的电控调节阀组件。底部散流器21和顶部散流器22通过各自的总水管与管道6相连通,蓄冷时,蓄冷泵3、电动阀F3和电动阀F4打开,供冷泵4、电动阀F1和电动阀F2关闭,放冷时,蓄冷泵3、电动阀F3和电动阀F4关闭,供冷泵4、电动阀F1和电动阀F2打开。其中所述的底部散流器21和顶部散流器22结构相同,以底部散流器21为例,其结构如图2所示,主体由总水管211、与总水管211管路相连的分流支管212、与分流支管212分别管路相连且上面设置有若干流水孔2121的若干分布细管2122构成。工作时,无论是在蓄冷还是放冷状态下,理论上均要求支管212两端的水流量相同,支管212流向每个分布细管2122的水流量相同,分布细管2122上的每个流水孔2121上的水流也应相同,这样才能达到均布进罐水流、减少扰动和建立稳定且较薄斜温层的理想效果。但是由于散流器是基于水静压变成动压驱使水流改向流动的工作方式,其内部水流都依靠总水管的静压驱使、逐级改向流动,不仅水流阻力大、水速不均,且能耗也大,因而导致各支管内的各处水压存在差异、各分布细管上的水压也存在差异,而且即使在同一分布细管上各流水孔处的水压也存有差异,因而无法实现每个流水孔的水流一致,从而导致流水不均,降低了散流器在罐内均布水流的作用,使在底部散流器和顶部散流器之间形成的斜温层增厚和厚薄不均,由此严重影响了稳定且厚度较小理想斜温层的建立和蓄水槽蓄冷效率的提高。所以,现有的自然分层式水蓄冷蓄水槽散流器总体上存在结构欠合理,工作时水流阻力大且能耗也大、布水不均,无法满足建立稳定且厚度较小理想斜温层和实现蓄水槽较高蓄冷效率的实际使用要求,从经济性和实用性角度考虑均欠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自然分层式水蓄冷蓄水槽散流器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相对比较科学合理、水流阻力小、能耗低,且出水均匀、能满足理想斜温层的建立和达到较高蓄冷效率使用要求的蓄水槽均流低阻力散流器。本专利技术的蓄水槽均流低阻力散流器是这样实现的,散流器主体由总水管、与总水管管路相连的分流支管、与分流支管分别管路相连且上面设置有若干流水孔的若干分布细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总水管和分流支管的交接处设置有T型隔流三通,在分流支管和各分布细管的交接处设置有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在所述的分布细管上与流水孔设置位相对应的管段上分别设置有微型低阻力均流三通,其中:所述的T型隔流三通具有将来自总水管的水量一分为二隔水分流、并将分流水平滑无阻力地改向流入两侧分流支管的功能,主体由垂直臂、设置在垂直臂顶端的左右直通臂、和固设在垂直臂和左右直通臂交接处腔内的流线型隔板构成;所述的流线型隔板主体呈由宽度与垂直臂直径相符和的平直条状主板和双向自然弯折状顶端板构成的一体式;所述的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具有将分流支管中的水流平滑、无阻力地分流到分布细管中的功能,主体由总管和主体呈L形自然弯折状、一端与总管轴向平行地固设在总管内壁上、另一端伸置在的总管外表面上的分流管构成;所述的分流管具有按额定设计量分流支管中的水流到分布细管中的功能,相对于分流支管上设置的若干分布细管对应设置的若干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其总管的直径按分流管的额定设计分流量逐级缩径设置,使各级三通的总管内的水流量不变、保持恒压,使各分布细管获得相同的水流量;所述的微型低阻力均流三通具有将分布细管中的水流均分到各流水孔、使散流器向蓄水槽均匀布水的功能,主体由细管和主体呈L形自然弯折状、一端与细管轴向平行地贴设在细管内壁上、另一端伸置在细管外表面上的细水管构成;所述的细水管具有按额定设计量将分布细管中的水分流入蓄水槽的功能,相对于分布细管上设置的若干流水孔对应设置的若干微型低阻力均流三通,其细管的直径按细水管的额定分流量逐级缩径设置,使各级三通的细管内的水流不变、保持恒压,使各细水管获得相同的水流量流入蓄水槽。此外,所述的分流支管既可以由所述的总管之间加接直径相符的互连管构成,也可以由总管按分流管的额定分流量逐级缩径系列的低阻力均流三通直接互连构成;所述的分布细管既可以由所述的细管之间加接直径相符的互连管构成,也可以由细管按细水管的额定分流量逐级缩径系列的微型低阻力均流三通直接互连构成;所述的分流管的L形自然弯折的角度为30-90度;所述的细水管的L形自然弯折角度为30-90度。基于上述构思的本专利技术蓄水槽均流低阻力散流器,由于在总水管和分流支管的交接处设置了具有将总进水直接一分为两路功能、内设有流线型隔板的T型隔流三通,使较大的水流量按需分两路进行平滑无阻力地改向流动,有效分摊了分流支管向各分布细管供水的压力,有利于从总体上降低能耗、确保水流畅通,提高输水效率;由于在分流支管和分布细管之间及在分布细管的各流水孔的设置位上对应设置了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及微型低阻力均流三通,并使分流支管和分布细管上设置的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及微型低阻力均流三通上的总管及细管以逐级缩径的形式直接互连或加接直径对应相符互连管的形式互连拼接构成,能确保各分布细管获得相同或相近的水流和水压,与各流水孔相对应的细水管上获得相同或相近的水流,从而使本专利技术的散流器充分发挥其均布入槽水流、减少扰动和对斜温层的破坏的功能。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水管全压直接驱动水流流动和改向分流的工作方式及相应的结构设计,与现有的自然分层式水蓄冷蓄水槽散流器相比,明显具有结构更科学合理,工作时水流阻力极小且能耗极低,出水均匀、能满足建立理想斜温层和达到较高蓄冷效率的实际使用要求,是水蓄冷空调系统的一大突破性创新,为确保蓄冷系统在高蓄冷效率下保持正常而稳定工作作出了实质性贡献,因而有很强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蓄水槽均流低阻力散流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水槽均流低阻力散流器,散流器(21)主体由总水管(211)、与总水管(211)管路相连的分流支管(212)、与分流支管(212)分别管路相连且上面设置有若干流水孔(2121)的若干分布细管(212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总水管(211)和分流支管(212)的交接处设置有T型隔流三通(7),在分流支管(212)和各分布细管(2122)的交接处设置有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8),在所述的分布细管(2122)上与流水孔(2121)设置位相对应的管段上分别设置有微型低阻力均流三通(9),其中:所述的T型隔流三通(7)具有将来自总水管(211)的水量一分为二隔水分流、并将分流水平滑无阻力地改向流入两侧分流支管(212)的功能,主体由垂直臂(71)、设置在垂直臂(71)顶端的左右直通臂(72)、和固设在垂直臂(71)和左右直通臂(72)交接处腔内的流线型隔板(73)构成;所述的流线型隔板(73)主体呈由宽度与垂直臂(71)直径相符和的平直条状主板(731)和双向自然弯折状顶端板(732)构成的一体式;所述的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8)具有将分流支管(212)中的水流平滑、无阻力地分流到分布细管(2122)中的功能,主体由总管(81)和主体呈L形自然弯折状、一端与总管(81)轴向平行地固设在总管(81)内壁上、另一端伸置在的总管(81)外表面上的分流管(82)构成;所述的分流管(82)具有按额定设计量分流支管(212)中的水流到分布细管(2122)中的功能,相对于分流支管(212)上设置的若干分布细管(2122)对应设置的若干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8),其总管(81)的直径按分流管(82)的额定设计分流量逐级缩径设置,使各级三通的总管(81)内的水流量不变、保持恒压,使各分布细管(2122)获得相同的水流量;所述的微型低阻力均流三通(9)具有将分布细管(2122)中的水流均分到各流水孔(2121)、使散流器(21)向蓄水槽(2)均匀布水的功能,主体由细管(91)和主体呈L形自然弯折状、一端与细管(91)轴向平行地贴设在细管(91)内壁上、另一端伸置在细管(91)外表面上的细水管(92)构成;所述的细水管(92)具有按额定设计量将分布细管(2122)中的水分流入蓄水槽的功能,相对于分布细管(2122)上设置的若干流水孔(2121)对应设置的若干微型低阻力均流三通(9),其细管(91)的直径按细水管(92)的额定分流量逐级缩径设置,使各级三通的细管(91)内的水流不变、保持恒压,使各细水管(92)获得相同的水流量流入蓄水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槽均流低阻力散流器,散流器(21)主体由总水管(211)、与总水管(211)管路相连的分流支管(212)、与分流支管(212)分别管路相连且上面设置有若干流水孔(2121)的若干分布细管(212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总水管(211)和分流支管(212)的交接处设置有T型隔流三通(7),在分流支管(212)和各分布细管(2122)的交接处设置有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8),在所述的分布细管(2122)上与流水孔(2121)设置位相对应的管段上分别设置有微型低阻力均流三通(9),其中:所述的T型隔流三通(7)具有将来自总水管(211)的水量一分为二隔水分流、并将分流水平滑无阻力地改向流入两侧分流支管(212)的功能,主体由垂直臂(71)、设置在垂直臂(71)顶端的左右直通臂(72)、和固设在垂直臂(71)和左右直通臂(72)交接处腔内的流线型隔板(73)构成;所述的流线型隔板(73)主体呈由宽度与垂直臂(71)直径相符和的平直条状主板(731)和双向自然弯折状顶端板(732)构成的一体式;所述的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8)具有将分流支管(212)中的水流平滑、无阻力地分流到分布细管(2122)中的功能,主体由总管(81)和主体呈L形自然弯折状、一端与总管(81)轴向平行地固设在总管(81)内壁上、另一端伸置在的总管(81)外表面上的分流管(82)构成;所述的分流管(82)具有按额定设计量分流支管(212)中的水流到分布细管(2122)中的功能,相对于分流支管(212)上设置的若干分布细管(2122)对应设置的若干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8),其总管(81)的直径按分流管(82)的额定设计分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喜平田善怀
申请(专利权)人:吴喜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