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喜平专利>正文

低阻力均流长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145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阻力均流长水管,由若干各自设有水管三通的互连管拼接构成,三通支管呈L形自然弯折状,由固设在总管内壁上的内支管和伸置在总管外表面上的外支管构成,供水时,内支管在总管腔内水压的驱使下按设计分流进水,经平滑改向后从外支管流出,回水时,在支管内壁导引下经内支管流出与总管内水流同向、能与总管内水流无阻力自然混合的回流水。由于采用总管内水全压驱动工作方式,因而阻力极小、能耗极低,能确保三通工作时达到水流恒速和流量稳定要求,由于长水管上的各互连管以分流后水量逐级减少为依据缩径设置,使长水管上各互连管的三通支管均能在恒压状态下同步工作,获得比较接近的出水量,低阻均流,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阻力均流长水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构件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空调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供暖热水循环系统、大型区域供冷供热水循环系统等所有供回水系统的低阻力均流长水管。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供、回水及循环水系统的长水管1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由若干直径依次缩小、各自设有水管三通2的互连管3拼接构成,其中水管三通2的结构如图3所示,主体由总管21和设置在总管21外表面上的支管22构成,总管21的两管端腔内及支管22的管端腔内分别设置有调节阀A4、调节阀B5和调节阀C6,用来调节支管22和总管21的水流量,以达到水力平衡及各个支管的均匀出水,但在实践中发现,由于采用的是以静压转换成动压的工作方式实现水流改向,并依靠调节阀控制水量,故无论是在水流改向过程中,还是在水流经调节阀、改变水流量的过程中,均存在较大阻力和能量损耗,因而很难达到水流阻力小的常规要求及各互连管3上各水管三通2的支管出水量趋近的理论设计要求,导致长水管工作时普遍存在各支管22的出水量不相一致,使在空调水系统和区域供冷(热)系统的实际应用中无法达到水力平衡,造成某个房间或区域因水流量太大而空气太冷(或太热),而另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低阻力均流长水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阻力均流长水管,主体长水管(1)由若干直径依次递减、各自上设有水管三通(2)的互连管(3)拼接构成,水管三通(2)由总管(21)和支管(2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管(22)较细,主体呈具有一定平滑弯度的L形自然弯折状,由与总管(21)轴向平行地固定贴设在总管(21)内腔管壁上的内支管(221)和伸置在总管(21)外表面上的外支管(222)构成,其中:所述的内支管(221)的内径和外支管(222)的内径相同;所述的内支管(221)由薄型不锈钢管制成;所述的外支管(222)由管壁较厚的刚性管材制成;供水时,内管(221)起分流管作用,其从总管(21)流向支管(22)的水由总管(21)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阻力均流长水管,主体长水管(1)由若干直径依次递减、各自上设有水管三通(2)的互连管(3)拼接构成,水管三通(2)由总管(21)和支管(2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管(22)较细,主体呈具有一定平滑弯度的L形自然弯折状,由与总管(21)轴向平行地固定贴设在总管(21)内腔管壁上的内支管(221)和伸置在总管(21)外表面上的外支管(222)构成,其中:所述的内支管(221)的内径和外支管(222)的内径相同;所述的内支管(221)由薄型不锈钢管制成;所述的外支管(222)由管壁较厚的刚性管材制成;供水时,内管(221)起分流管作用,其从总管(21)流向支管(22)的水由总管(21)腔内水的全压驱使、按由内支管(221)管腔截面积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喜平
申请(专利权)人:吴喜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