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配件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空调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供暖热水循环系统、大型区域供冷供热水循环系统等所有供回水系统的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
技术介绍
图1是目前常用的水管三通结构示意图,主体由总管1和设置在总管1上的较细支管2构成,总管1的两侧管端腔内和较细支管2的管端腔内分别设置有便于调节控制水流量的调节阀A3、调节阀C4和调节阀B5。当执行供水作业时,总管1内的水静压大,较细支管2内的水静压较小,总管1内的水流经较细支管2时由静压变动压流向较细支管2,并经较细支管2流出;当执行回水作业时,总管1内的水静压较小,较细支管2内的静压大,水流从较细支管2流向总管1;由于静压水向垂直于总管管壁,首先形成的水速流向也垂直于总管管壁,当水流进入总管时会受到总管内平行于总管轴线方向原水流的冲击,这样势必会给水流产生阻力,并造成大量能量损失。另外在水静压变为水动压时也有能量损失。因此,水管三通阻力很大,使较细支管和总管的水量分配很难达到设计要求。为此,出现了如图1所示增加设置调节阀的方法加以调节控制水的流量,但增加设置调节阀后,按需调节水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主体由总管(1)和设置在总管(1)外表面上的较细支管(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较细支管(2)主体呈L形自然弯折状,由与总管(1)轴向平行地固设在总管(1)内管壁上的内管(21)和伸置在总管(1)外表面上的外管(22)构成,其中:所述的内管(21)的内径和外管(22)的内径相同;所述的内管(21)由薄型不锈钢管制成;所述的外管(22)由管壁较厚的刚性管材制成;供水时,位于总管(1)腔内的内管(21)起分流管作用,其从总管(1)流向较细支管(2)的水由总管(1)内水的全压驱使,总管(1)内的水按由内管(21)管腔的截面积确定的设计水量进入内管(21)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主体由总管(1)和设置在总管(1)外表面上的较细支管(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较细支管(2)主体呈L形自然弯折状,由与总管(1)轴向平行地固设在总管(1)内管壁上的内管(21)和伸置在总管(1)外表面上的外管(22)构成,其中:所述的内管(21)的内径和外管(22)的内径相同;所述的内管(21)由薄型不锈钢管制成;所述的外管(22)由管壁较厚的刚性管材制成;供水时,位于总管(1)腔内的内管(21)起分流管作用,其从总管(1)流向较细支管(2)的水由总管(1)内水的全压驱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