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喜平专利>正文

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147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主体由总管和设置在总管上的较细支管构成,较细支管由内径相同的内管和外管构成,主体呈L形自然弯折状,内管固设在总管内管壁上,外管伸置在总管外表面上,供水时,内管起分流管作用,总管内的水可按设计水量进入内管,平滑地改变流向后经外管流出,回水时,较细支管起回流管作用,回流水沿较细支管管壁经内管流向总管,其水流方向与总管内的流向相一致,能无阻力地自然混合。由于取消了调节阀,且无静压变动压的过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以静压转换成动压工作方式和设置调节阀所带来的水流阻力大、水速均匀性差、能耗大、流量难控和产品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和满足市场应用需求等诸多不足,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贵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配件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空调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供暖热水循环系统、大型区域供冷供热水循环系统等所有供回水系统的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
技术介绍
图1是目前常用的水管三通结构示意图,主体由总管1和设置在总管1上的较细支管2构成,总管1的两侧管端腔内和较细支管2的管端腔内分别设置有便于调节控制水流量的调节阀A3、调节阀C4和调节阀B5。当执行供水作业时,总管1内的水静压大,较细支管2内的水静压较小,总管1内的水流经较细支管2时由静压变动压流向较细支管2,并经较细支管2流出;当执行回水作业时,总管1内的水静压较小,较细支管2内的静压大,水流从较细支管2流向总管1;由于静压水向垂直于总管管壁,首先形成的水速流向也垂直于总管管壁,当水流进入总管时会受到总管内平行于总管轴线方向原水流的冲击,这样势必会给水流产生阻力,并造成大量能量损失。另外在水静压变为水动压时也有能量损失。因此,水管三通阻力很大,使较细支管和总管的水量分配很难达到设计要求。为此,出现了如图1所示增加设置调节阀的方法加以调节控制水的流量,但增加设置调节阀后,按需调节水流量很困难,而且,调节阀在工作过程中自身也会对水流带来阻力,因而损失更大,使水泵能耗增大。所以,目前常用的水管三通总体上存在结构复杂且欠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性和工作稳定性均较差、产品成本高且很难达到产品设计要求和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等诸多不足,从经济性和实用性角度考虑均欠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水管三通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且科学合理、水流阻力小且均匀、工作可靠性强且使用成本低,有利于确保满足系统实际使用要求的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本专利技术的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主体由总管和垂直设置在总管上的较细支管构成,特征在于所述的较细支管主体呈L形自然弯折状,由与总管轴向平行地固设在总管内壁上的内管和伸置在总管外表面上的外管构成,其中:所述的内管和外管的内径相同;所述的内管由薄型不锈钢管制成;所述的外管由管壁较厚的刚性管材制成;供水时,所述的较细支管的内管起分流管作用,其从总管流向较细支管的水由总管内水的全压驱使,总管内的水按由内管管腔的截面积确定的设计水量进入内管后经外管流出,没有静压变动压的过程,仅平滑地改变流向,不改变水速,阻力极小,能耗极低;回水时,较细支管起回流管作用,回流水沿较细支管的管壁流向总管,其水流方向由较细支管上内管的设置位和形状确保与总管内的水流方向相一致,能无阻力地自然混合;此外,所述的较细支管的内管与外管的L形自然弯折的角度为10-90度。基于上述构思的本专利技术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由于将较细支管设置成由薄壁内管和管壁较厚的外管构成的L形自然弯折状,并将内管固定设置在总管内腔壁上,能在供水时按照设计要求基本无阻力地分流总管腔内水量入内管、并经外管流出,回流时,通过内管基本无阻力地向总管腔内流入与总管内流向相同的水流,能确保供回水过程中水流的畅通无阻和自然混合,容易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因而能使本专利技术的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的工作阻力降到很低,有利于确保水流的恒速和流量的稳定性,同时,与目前常用的水管三通相比,由于取消了调节阀,废弃了由静压变换动压驱动水流的工作方式,不仅简化了结构和安装工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以静压转换成动压工作方式和设置调节阀所带来的水流阻力大、水速均匀性差、能耗大、流量难控和产品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和满足市场应用需求等诸多弊端,因而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现有水管三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总管2.较细支管21.内管22.外管3.调节阀A4.调节阀C5.调节阀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典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中,目前常用的水管三通主体由总管1和设置在总管1处表面上的较细支管2构成,总管1的两侧管端腔内和较细支管2的管端腔内分别设置有便于调节控制水流量的调节阀A3、调节阀C4和调节阀B5。在图2中,本专利技术的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主体由总管1和设置在总管1外表面上的较细支管2构成,特征在于所述的较细支管2主体呈L形自然弯折状,由与总管轴向平行地固设在总管内腔管壁上的内管21和伸置在总管1外表面上的外管22构成,其中:所述的内管21的内径和外管22的内径相同;所述的内管21由薄型不锈钢管制成;所述的外管22由管壁较厚的刚性管材制成;供水时,较细支管2的内管21起分流管作用,其从总管流向较细支管的水由总管1内水的全压驱使,总管1内的水按由内管21管腔的截面积确定的设计水量进入内管21后经外管22流出,没有静压变动压的过程,仅平滑地改变流向,不改变水速,阻力极小,能耗极低;回水时,较细支管2起回流管作用,回流水沿较细支管2的管壁流向总管1,其出水时流动方向由较细支管2上内管21的设置位和形状确保与总管1腔内的水流方向相一致,能无阻力地自然混合;此外,所述的较细支管2的内管21与外管22的L形自然弯折的角度为10-90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主体由总管(1)和设置在总管(1)外表面上的较细支管(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较细支管(2)主体呈L形自然弯折状,由与总管(1)轴向平行地固设在总管(1)内管壁上的内管(21)和伸置在总管(1)外表面上的外管(22)构成,其中:所述的内管(21)的内径和外管(22)的内径相同;所述的内管(21)由薄型不锈钢管制成;所述的外管(22)由管壁较厚的刚性管材制成;供水时,位于总管(1)腔内的内管(21)起分流管作用,其从总管(1)流向较细支管(2)的水由总管(1)内水的全压驱使,总管(1)内的水按由内管(21)管腔的截面积确定的设计水量进入内管(21)后经外管(22)流出,没有静压变动压的过程,仅平滑地改变流向,不改变水速,阻力极小,能耗极低;回水时,较细支管(2)起回流管作用,回流水沿较细支管(2)的管壁流向总管(1),其出水时的流动方向由较细支管(2)上内管(21)的设置位和形状确保与总管(1)腔内的水流方向相一致,能无阻力地自然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阻力均流水管三通,主体由总管(1)和设置在总管(1)外表面上的较细支管(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较细支管(2)主体呈L形自然弯折状,由与总管(1)轴向平行地固设在总管(1)内管壁上的内管(21)和伸置在总管(1)外表面上的外管(22)构成,其中:所述的内管(21)的内径和外管(22)的内径相同;所述的内管(21)由薄型不锈钢管制成;所述的外管(22)由管壁较厚的刚性管材制成;供水时,位于总管(1)腔内的内管(21)起分流管作用,其从总管(1)流向较细支管(2)的水由总管(1)内水的全压驱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喜平
申请(专利权)人:吴喜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