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风发生装置及空调室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1327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及空调室内机。离子风发生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放电模组,每个放电模组均包括竖直放置并沿横向延伸的网状电极和分布在网状电极一侧的多个针状电极,其中每相邻两个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出风面内的投影重合。由此,每个针状电极的尖端所对应的区域会产生较大较强的电场,因此该区域会产生局部的风速较高的离子风,该离子风吹到用户身上可使用户具有较强的风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子风发生装置非常适用于对风感有强烈要求的用户。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和上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离子风发生装置设置于机壳内,以用于提供离子风。

Ionizing air generator a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onic wind generator and a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machine. Ion wind generating device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discharge module are arranged in sequence, each module includes a discharge mesh electrode vertically and laterally extending and distributed in a plurality of needle electrode mesh electrode side, wherein the needle electrode and two adjacent discharge module generating device in the ion wind projection plane coincident wind. Therefore, the area corresponding to the tip of each needle electrode will generate a strong electric field, so the region will produce a partial high velocity ion wind, which will give users a strong sense of wind when it is blown to the user. The ion wind generator of the invention is very suitable for users with strong demand on the wind. The indoor air conditioning unit includes the shell and the above ionic wind generator, and the ion wind generator is set in the casing to provide the ion w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风发生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及具有该离子风发生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电晕放电离子送风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送风系统,以其具有的结构简单、无噪声、有空气净化作用等诸多优点,成为具有极大市场潜力和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者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离子风的产生源于电晕放电原理:由于高压电的作用,针电极附近电场强度极大,使区域内的大量空气分子产生电离,而在此区域之外的电场较弱,不发生电离过程。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作定向移动,且在运动过程中与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碰撞,把部分动能传递给中性粒子,使其一起做定向移动,即产生离子风。然而,在实际的实验或使用过程中发现,利用上述原理产生的离子风的风速和风量有限,导致其实际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较窄。也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可以说,截止到目前为止,利用离子风送风的技术还仅停留在最基础的理论层面上。为了获得较大的风速,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增大电压的方式实现,然而,在电压加大的过程中,当电流值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将会有火花放电现象,将使得极间电压迅速下降,导致离子风风速极其微弱甚至无离子风。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采用针网结构的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局部风速较高的离子风发生装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离子风发生装置产生的离子风风速、风量和送风效率。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又一个目的是避免产生火花放电现象。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放电模组,每个所述放电模组均包括竖直放置并沿横向延伸的网状电极和分布在所述网状电极一侧的多个针状电极,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出风面内的投影重合。可选地,每个所述放电模组的多个针状电极相互平行,并垂直于该放电模组的网状电极所在的平面。可选地,每个所述放电模组的多个针状电极的尖端处于同一平面内。可选地,每个所述放电模组中,所述针状电极的尖端与所述网状电极之间的距离L设置成使其满足:L=aL1,其中,a为范围在0.7~1.3之间的任一常数,L1为使得所述网状电极的风速中心点处的离子风风速达到最大风速Vmax时所述针状电极的尖端与所述网状电极之间的距离,所述网状电极的风速中心点为所述针状电极的尖端在所述网状电极上的投影点。可选地,每个所述放电模组中,相邻两个所述针状电极的尖端之间的距离R设置成使其满足:R=aR1,其中,R1为风速达到最大风速Vmax的b倍的风速测量点与所述风速中心点之间的距离,b为范围在0.3~0.7之间的任一常数。可选地,每个所述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均与一正极性或负极性高压端子电连接,每个所述放电模组的网状电极均与接地端子电连接,以使所述多个放电模组并联连接。可选地,位于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其中一端端部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与一正极性或负极性高压端子电连接,位于另一端端部的放电模组的网状电极与接地端子电连接,从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其中一端向其另一端排列的除位于另一端端部的放电模组之外的其余每个所述放电模组的网状电极均与相邻地位于其下游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电连接,以使所述多个放电模组串联连接。可选地,每个所述放电模组还包括多个导电杆,所述多个针状电极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导电杆的朝向该放电模组的网状电极的一侧;且每个所述导电杆均具有形成其外部的绝缘保护层和形成其内部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分布在该导电杆上的针状电极电连接。可选地,每个所述导电杆的朝向所述网状电极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针状电极的针孔,所述针孔的围绕所述针状电极的周围设有通过焊接工艺填补的填充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和以上任一所述的离子风发生装置,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以用于提供离子风。本专利技术的离子风发生装置包括多个放电模组,每相邻两个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出风面内的投影重合,也即是多个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直对布置,由此,每个针状电极的尖端所对应的区域会产生较大较强的电场,因此该区域会产生局部的风速较高的离子风,该离子风吹到用户身上会另用户具有较强的风感。本专利技术的离子风发生装置非常适用于对风感有强烈要求的用户。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计针状电极与网状电极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同时合理布局多个针状电极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使得离子风发生装置能够产生均匀的、较大风量的离子风,从而提高了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依次排列的放电模组,且每个放电模组中的针状电极与对应的网状电极之间将产生电晕放电现象,从而可以使得风经过多个放电模组进行多次加速,实现风速的叠加,进而在获得较高的出风速度的情况下能够形成负压,进一步地增大进风量,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进一步地,由于每个导电杆的针孔的围绕针状电极的周围设有通过焊接工艺填补的填充层,因此可保证针状电极与导电杆内的导电层保持良好的电连接,同时又可严格地避免导电层裸露于外部,从而避免产生乱放电或打火的现象。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正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俯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多个放电模组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多个放电模组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性结构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放电模组的示意性结构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参见图1和图2,离子风发生装置10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放电模组,每个放电模组均包括竖直放置并沿横向延伸的网状电极和分布在网状电极一侧的多个针状电极。需要强调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称的多个意指两个、三个或多于三个的更多个。具体地,网状电极可以为具有方形孔、菱形孔、圆形孔或其他形状通孔的金属网。针状电极可以为金属材质的放电针,其具有放电尖端,该放电尖端可指向网状电极的某一通孔的中心。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正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离子风发生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放电模组,每个所述放电模组均包括竖直放置并沿横向延伸的网状电极和分布在所述网状电极一侧的多个针状电极,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出风面内的投影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放电模组,每个所述放电模组均包括竖直放置并沿横向延伸的网状电极和分布在所述网状电极一侧的多个针状电极,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出风面内的投影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放电模组的多个针状电极相互平行,并垂直于该放电模组的网状电极所在的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放电模组的多个针状电极的尖端处于同一平面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风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放电模组中,所述针状电极的尖端与所述网状电极之间的距离L设置成使其满足:L=aL1,其中,a为范围在0.7~1.3之间的任一常数,L1为使得所述网状电极的风速中心点处的离子风风速达到最大风速Vmax时所述针状电极的尖端与所述网状电极之间的距离,所述网状电极的风速中心点为所述针状电极的尖端在所述网状电极上的投影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风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放电模组中,相邻两个所述针状电极的尖端之间的距离R设置成使其满足:R=aR1,其中,R1为风速达到最大风速Vmax的b倍的风速测量点与所述风速中心点之间的距离,b为范围在0.3~0.7之间的任一常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王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