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模组测试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055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指纹模组测试夹具,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控制电路板、第三支撑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为绝缘板,其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指纹模组板框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为金属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在垂直于槽深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槽的槽底设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指纹模组测试夹具,用于固定指纹模组板框,进而协助指纹模组测试装置快速完成多组指纹模组的测试。

Fingerprint module test fix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discloses a fingerprint module test fixtur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plate, second support plate and a control circuit board, third support plates and the first fixing plate;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is an insulation plate, whose upp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the positioning groove for placing the fingerprint module frame, the first th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hole;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is a metal plate, wherein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second, wherein the second connection hole is located on the first connection below the through hole;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the the first fix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first groove shape in cross s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groove depth is hexagonal, the first groov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The fingerprint module test fixtur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fix the fingerprint module plate and frame, thereby assisting the fingerprint module test device to quickly complete the test of multiple sets of fingerprint mod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模组测试夹具
本技术涉及指纹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指纹模组测试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采用了指纹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数字密码或九宫格密码有着更好的安全性,而且,指纹识别技术还有着更快捷的体验。指纹模组生产出来的时候是一整版的,称之为指纹模组板框,一版上有好多组指纹模组。传统的生产中,指纹模组是单组进行测试的,即把整版上的指纹模组逐组拆卸下来进行测试,这样测试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一种设备,可以高效的完成指纹模组的测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模组测试夹具,用于固定指纹模组板框,进而协助指纹模组测试装置快速完成多组指纹模组的测试。为达此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指纹模组测试夹具,一种指纹模组测试夹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控制电路板、第三支撑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为绝缘板,其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指纹模组板框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为金属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在垂直于槽深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槽的槽底设有第一通孔。具体地,指纹模组板框主要包括若干组指纹模组,每组指纹模组均包括电气连接的一个芯片和一个连接器,每组指纹模组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红灯和一个绿灯,红灯与绿灯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气连接。具体地,将指纹模组板框放入定位槽中,第一连接通孔位于连接器的正下方,所述指纹模组板框中的连接器的底部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进而插入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端口中,实现指纹模组与控制电路板的电气连接。第一支撑板绝缘设置,是为了防止测试时指纹模组板框通过第一支撑板发生漏电。将第二支撑板设为金属板,是为了加强整个指纹模组测试夹具的强度,防止顶针下压时压裂第一支撑板和损坏控制电路板。工作台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将第一六角螺栓放进第一槽中,第一六角螺栓的头部被第一槽所限制,第一六角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则只需要转动指纹模组测试夹具就可以使第一螺栓和第一螺纹孔相对转动,进而实现指纹模组测试夹具在工作台上的固定与拆卸,无需扳手等工具,简单方便。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弹簧,是为了缓冲顶针下压时对指纹模组板框造成的冲击,保护指纹模组板框不受损坏。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部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容纳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四角各设有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二通孔。具体地,可以使用第二六角螺栓贯穿第二通孔进而使指纹模组测试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还设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散热槽。具体地,第二固定板可以将控制电路板上的热量耗散到空气中,设置散热槽可以增大散热面积。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支撑板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散热槽的下方。具体地,散热孔有利于散热槽内的热量耗散。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板为树脂板。具体地,树脂板硬度较好,不至于太软,绝缘性能较佳。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为硬质橡胶板。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撑板为铝合金板。具体地,铝合金板质量较轻,造价便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指纹模组测试夹具,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控制电路板、第三支撑板和第一固定板,进而可以固定指纹模组板框,协助指纹模组测试装置快速完成多组指纹模组的测试。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压测装置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压测装置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压测装置的第三视角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指纹模组测试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提供的指纹模组测试夹具的整体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提供的指纹模组测试夹具的半剖爆炸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提供的指纹模组测试夹具的半剖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第三连接板;301、测试通槽;4、第一气缸;5、加固板;6、连接杆;7、限位环;8、橡胶头;9、顶针;10、指纹模组板框;1001、芯片;1002、连接器;11、框架;1101、第一立板;1102、第二立板;1103、横板;12、导轨;13、滑套;14、第二气缸;15、第一支撑板;16、第二支撑板;17、控制电路板;18、第三支撑板;19、第一固定板;20、第二固定板;2001、第二通孔;2002、散热槽;21、第四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一种指纹模组测试装置,包括压测装置和框架11。压测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板2和水平设置的第三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1与第二连接板2之间设置有20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的驱动端贯穿第二连接板2并延伸至第二连接板2的下方。第二连接板2与第三连接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6,第三连接板3上设有贯穿第三连接板3的上表面和第三连接板3的下表面的测试通槽301,第三连接板3的底部设置有顶针9。第一气缸4的驱动端连接有橡胶头8(附图中仅展示了部分橡胶头8,并未展示出所有橡胶头8),且橡胶头8在第一气缸4的驱动下穿过测试通槽301。框架11包括第一立板1101和第二立板1102,第一立板1101的上端和第二立板1102的上端通过水平设置的横板1103连接,压测装置位于第一立板1101和第二立板1102之间,压测装置位于横板1103的下方。横板1103的上方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的驱动端贯穿横板1103并延伸至第一连接板1的上方进而与第一连接板1连接。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气缸4的数量为2个、3个、4个或者更多。具体地,指纹模组板框10主要包括若干组指纹模组,每组指纹模组均包括电气连接的一个芯片1001和一个连接器1002,每个连接器1002均与控制电路板17电气连接,每组指纹模组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红灯和一个绿灯。红灯与绿灯均与控制电路板17电气连接。于本实施例中,指纹模组的组数与第一气缸4的数量相等。具体地,将指纹模组板框10放入指纹模组测试夹具,然后将指纹模组测试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接着将第一立板1101的底部和第二立板1102的底部固定于工作台上,先让第二气缸14的驱动端往上运动,进而将整个压测装置上移,然后将指纹模组板框10放置在顶针9的下方,再使第二气缸14的驱动端往下运动,让顶针9压在指纹模组板框10上的固定凹槽中,在第二气缸14的作用力下,顶针9顶住指纹模组板框10,进而使指纹模组板框10的位置得到固定,然后打开气源,驱动第一气缸4工作,第一气缸4的驱动端的橡胶头8往下运动至与芯片1001接触,控制电路板17通过连接器1002与芯片1001连接,然后控制电路板17内的软件开始测试,测试结束后,通过测试的指纹模组下方亮绿灯,没通过的亮红灯。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指纹模组测试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纹模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控制电路板、第三支撑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为绝缘板,其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指纹模组板框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为金属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在垂直于槽深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槽的槽底设有第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模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控制电路板、第三支撑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为绝缘板,其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指纹模组板框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为金属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在垂直于槽深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槽的槽底设有第一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模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同一水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王海昌位贤龙袁涛陈松姚燕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