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烘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846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烘房,包括烘干室及盖设于所述烘干室上的盖体,所述烘干室内设有储电池、排气机构及发热机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太阳能电磁板,所述储电池分别与所述排气机构、发热机构及太阳能电磁板电连接,所述排气机构包括设于左上方的第一排气扇、设于右下方的第二排气扇、设于左下方的第一排气口及设于右上方的第二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能环保,生晒效果好,利用气流加快热量传播,烘干效率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烘房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燥机构,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烘房。
技术介绍
烘房又称烘干固化房,主要针对大型电气、电机、涂料化学用品、外表进行固化、食品及各类产品的水分烘干。现有技术的茶叶烘房通过热风循环系统使烘干室的温度分布均匀,但是现有的热风循环系统结构复杂,利用风机推动气流流动,能耗高,气流温度和湿度不易控制,影响烘干效果,难以控制茶叶品质。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烘干效果、降低成本的茶叶烘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茶叶烘房,包括烘干室及盖设于所述烘干室上的盖体,所述烘干室内设有储电池、排气机构及发热机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太阳能电磁板,所述储电池分别与所述排气机构、发热机构及太阳能电磁板电连接,所述排气机构包括设于左上方的第一排气扇、设于右下方的第二排气扇、设于左下方的第一排气口及设于右上方的第二排气口。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气口的进风口向上设置,所述第二排气口的进风口向下设置。进一步,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及驱动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打开或闭合的驱动机构。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盖板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盖板的底部铰接。进一步,所述发热机构包括全光普灯,所述全光普灯安装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进一步,所述发热机构包括空气能发热机构,所述空气能发热机构包括压缩机及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铺设于所述烘干室的内周壁。进一步,所述发热机构包括发热管及铺设于所述发热管上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布满蜂窝状散热孔。进一步,所述烘干室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第一排气扇、第二排气扇、第一排气口及第二排气口使气流实现自动循环,加快气流流动速度,使烘干室内温度更均匀,提高烘干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茶叶烘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烘干室;2-发热机构;3-太阳能电磁板;4-第一排气扇;5-第二排气扇;6-第一排气口;7-第二排气口;8-第一盖板;9-第二盖板;10-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温度传感器;15-湿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茶叶烘房,包括烘干室1及盖设于烘干室1上的盖体,烘干室1内设有储电池、排气机构及发热机构2,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太阳能电磁板3,储电池分别与排气机构、发热机构2及太阳能电磁板3电连接,排气机构包括设于左上方的第一排气扇4、设于右下方的第二排气扇5、设于左下方的第一排气口6及设于右上方的第二排气口7。第一排气口6的进风口向上设置,第二排气口7的进风口向下设置。第一排气口6和第二排气口7有利于提高气流的流动速度,使气流在烘干室1内循环流动,提高热效率,加大第一排气扇4和第二排气扇5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盖体包括第一盖板8、第二盖板9及驱动第一盖板8和第二盖板9打开或闭合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10和第二气缸11,第一气缸10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连杆12,第一连杆12的一端与第一气缸10的输出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一盖板8的底部铰接,第二气缸11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连杆13,第二连杆13的一端与第二气缸11的输出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盖板9的底部铰接。需要太阳光照时可以打开第一盖板8和第二盖板9,直接利用太阳照射,关闭第一盖板8和第二盖板9时可以通过发热机构2实现烘干。发热机构2包括全光普灯,该全光普灯安装于盖体的下表面。该全光普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或调整颜色或发光功率。当然,发热机构2也可以包括空气能发热机构,该空气能发热机构包括压缩机及散热管道,散热管道铺设于烘干室1的内周壁。当然,发热机构2也可以包括发热管及铺设于发热管上的散热器,散热器上布满蜂窝状散热孔,该蜂窝状散热孔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烘干室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4和湿度传感器15。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14和湿度传感器15控制第一盖板8和第二盖板9的打开幅度或控制发热机构2的工作时间及工作功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茶叶烘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烘房,包括烘干室及盖设于所述烘干室上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内设有储电池、排气机构及发热机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太阳能电磁板,所述储电池分别与所述排气机构、发热机构及太阳能电磁板电连接,所述排气机构包括设于左上方的第一排气扇、设于右下方的第二排气扇、设于左下方的第一排气口及设于右上方的第二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烘房,包括烘干室及盖设于所述烘干室上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内设有储电池、排气机构及发热机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有太阳能电磁板,所述储电池分别与所述排气机构、发热机构及太阳能电磁板电连接,所述排气机构包括设于左上方的第一排气扇、设于右下方的第二排气扇、设于左下方的第一排气口及设于右上方的第二排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口的进风口向上设置,所述第二排气口的进风口向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及驱动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打开或闭合的驱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翔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蓬江区德业茶坊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