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803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器,包括一个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壳体、转轴、转叶、风力滚筒、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风力滚筒水平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所述风力滚筒的一端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转轴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为缺齿齿轮;所述转轴中部设有贯通的条形开口;所述转叶穿套在转轴内;所述转叶的相对两端设有与条形开口相对应的挡板;所述挡板宽度大于条形开口的宽度;所述转叶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与转轴外表面无缝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进气口与建筑物顶盖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较小的风力环境下,实现较大量的通风换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器
本技术涉及门窗领域,特别是一种通风器。
技术介绍
通风器是指靠产品自身附带动力装置实现通风的通风换气装置,现在常见的通风器大多采用风力作为动力源实现通风,但是在较小的风力下,常规的通风器不能很好的实现较大的通风换气量,此时需要使用电力通风器进行强制通风,增加了电力成本,且需要额外安装电力通风器,进一步的增加了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通风器,可以在较小的风力下实现较大量的通风换气。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通风器包括一个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壳体、转轴、转叶、风力滚筒、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风力滚筒水平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所述风力滚筒的一端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转轴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为缺齿齿轮;所述转轴中部设有贯通的条形开口;所述转叶穿套在转轴内;所述转叶的相对两端设有与条形开口相对应的挡板;所述挡板宽度大于条形开口的宽度;所述转叶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与转轴外表面无缝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进气口与建筑物顶盖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中部的通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转轴将通道横截面分为两个大小不同的大矩形和小矩形;所述大矩形与转叶形状相同;所述大矩形的边距离转叶的边的最小距离为1~2厘米。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外侧上设有可在壳体的通道的内壁上滚动的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路径与转轴垂直。进一步地,条形开口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转叶接触;所述导向轮上设有橡胶层。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内侧上设有减少挡板与转轴撞击的减震层。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出风口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位于壳体外表面,与出风口上部铰接;所述密封板的内表面设有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与壳体外表面无缝贴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将第一齿轮设为缺齿齿轮实现在第一齿轮没有与第二齿轮啮合时,风力滚筒的转动阻力小,风力滚筒转动蓄能,当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时将蓄能传递给转轴,从而实现了在较小风力的作用下实现转轴转动管的目的;通过在转轴中部设置条形开口,在条形开口内设置转叶,实现当转叶完成一次向上转动排风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转轴下方,从而实现了一直排风换气,且叶片的整个转动过程没有对气体的排出产生任何的阻力。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01.进气口;102.出气口;2.转轴;21.条形开口;3.转叶;4.风力滚筒;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建筑物屋顶;8.挡板;81.减震层;9.大矩形;10.小矩形;11.滚轮;12.导向轮;121.橡胶层;13.密封板;131.密封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7所示,通风器包括一个具有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的壳体1、转轴2、转叶3、风力滚筒4、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风力滚筒4水平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风力滚筒4的一端与第一齿轮5连接;转轴2安装在建筑物屋顶7上,转轴2的一端与第二齿轮6连接;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啮合;第一齿轮5为缺齿齿轮;转轴2中部设有贯通的条形开口21;转叶3穿套在转轴2内;转叶3的相对两端设有与条形开口21相对应的挡板8;挡板8宽度大于条形开口21的宽度;转叶3位于壳体1内;壳体1与转轴2外表面无缝转动连接;壳体1的进气口101与建筑物顶盖连通;通过将第一齿轮5设为缺齿齿轮实现在第一齿轮5没有与第二齿轮6啮合时,风力滚筒4的转动阻力小,风力滚筒4转动蓄能,当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啮合时将蓄能传递给转轴2,从而实现了在较小风力的作用下实现转轴2转动管的目的;通过在转轴2中部设置条形开口21,在条形开口21内设置转叶3,实现当转叶3完成一次向上转动排风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转轴2下方,从而实现了一直排风换气,且叶片的整个转动过程没有对气体的排出产生任何的阻力。壳体1的中部的通道的横截面为矩形;转轴2将通道横截面分为两个大小不同的大矩形9和小矩形10;大矩形9与转叶3形状相同;大矩形9的边距离转叶3的边的最小距离为2厘米;通道的横截面被转轴2分为大矩形9和小矩形10,既可以减少通道的横截面积大小,从而提高转叶3转动时排出的气体量,也可以保证转叶3在大矩形9中一直转动,通过将转叶3与通道的壁的距离设置为2厘米,提高了转叶3转动时,气体的排出量,挡板8的外侧上设有可在壳体1的通道的内壁上滚动的滚轮11;滚轮11的滚动路径与转轴2垂直;设置滚轮11可以保证转叶3在条形开口21内滑动的时候的顺滑形,可以减少滑动噪音。条形开口21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导向轮12;导向轮12与转叶3接触;导向轮12上设有橡胶层121;设置导向轮12可以保证在转轴2转动时,当转叶3的端部接触到壳体1通道的壁的时候,不会与壳体1通道内壁发生撞击摩擦等;也使得转叶3在条形开口21内的滑动变得顺畅。挡板8的内侧上设有减少挡板8与转轴2撞击的减震层81;减少挡板8与转轴2撞击时的声音。壳体1出风口设有密封板13;密封板13位于壳体1外表面,与出风口上部铰接;密封板13的内表面设有密封胶层131;密封胶层131与壳体1外表面无缝贴合;设置密封板13和密封胶层131保证本技术的密闭性。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力滚筒4开始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5转动,由于第一齿轮5的缺齿与第二齿轮6没有啮合,从而风力滚筒4没有阻力转速加快,当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啮合后,第一齿轮5将转动传递到第二齿轮6,第二齿轮6开始转动,此时呈下掉状态的转叶3开始随着转轴2转动,第一齿轮5的由于在高速转动后带动第二齿轮6,从而转速缓慢下降,此时转轴2转速下降,从而转叶3转动速度也下将,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叶3随着条形开口21缓慢的下掉,最后达到当转叶3的上部达到最高点的时候,转叶3又完全掉在的转轴2下,在转叶3转动且下掉的过程中,挡板8上的滚轮11与壳体1通道的内壁接触,使得转叶3下掉比较顺利。在风力的作用下,转叶3不停的转动,从而使得建筑物内的气体被排出,转叶3排气的时候,由于壳体1上部的气压较大,将密封板13顶开,从而气体排出,当气体排出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密封板13将壳体1密封。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风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器包括一个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壳体、转轴、转叶、风力滚筒、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风力滚筒水平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所述风力滚筒的一端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转轴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为缺齿齿轮;所述转轴中部设有贯通的条形开口;所述转叶穿套在转轴内;所述转叶的相对两端设有与条形开口相对应的挡板;所述挡板宽度大于条形开口的宽度;所述转叶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与转轴外表面无缝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进气口与建筑物顶盖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器包括一个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壳体、转轴、转叶、风力滚筒、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风力滚筒水平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所述风力滚筒的一端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转轴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为缺齿齿轮;所述转轴中部设有贯通的条形开口;所述转叶穿套在转轴内;所述转叶的相对两端设有与条形开口相对应的挡板;所述挡板宽度大于条形开口的宽度;所述转叶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与转轴外表面无缝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进气口与建筑物顶盖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中部的通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转轴将通道横截面分为两个大小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安冉小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亿金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