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电熔管件连接铜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636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电熔管件连接铜电极,包括铜电极,所述的铜电极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倒钩,所述的铜电极上设置有凸起台肩和止退槽,所述的止退槽位于倒钩和凸起台肩之间,所述的铜电极的底部还开设有用于穿入电阻丝的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PE电熔管件连接铜电极,结构合理,通过对铜电极尺寸及铜电极底部的独特穿孔设计,解决了目前在熔接过程中电极接触不良的问题,生产过程中将电阻丝从穿孔中穿入,然后再压入电熔管件中,使得电阻丝始终与铜电极接触,可有效解决电熔管件出现的接触不良现象;铜电极的底部设计为倒钩结构,铜电极压入电熔管件后,由于倒钩和止退槽的作用,铜电极不会松动、甚至脱落,有助于提升电熔管件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电熔管件连接铜电极
本技术涉及PE电熔管件
,特别涉及一种PE电熔管件连接铜电极。
技术介绍
PE管件、管材电熔熔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给嵌于管件内壁的铜丝通电加热,使熔合区部位塑料树脂发生相变,高分子链段在一定压力下互相渗透、交织,通过冷却材料重新结晶排列,使熔合部位结合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在电热熔接时,为保证熔合面结合良好,必须使整个熔合面受热均匀,相态一致。目前,PE电熔管件采用嵌入式生产,需压入铜电极连接电阻丝便于施工中电熔焊接连接。但是在应用过程中,电熔管件易出现电极接触不良、铜电极松动的问题,导致熔接不稳,出现熔接质量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防止铜电极压入电熔管件后出现松动、脱落问题,同时防止铜电极与电阻丝接触不良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PE电熔管件连接铜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E电熔管件连接铜电极,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熔接过程中,电熔管件易出现电极接触不良、铜电极松动的问题,导致熔接不稳,出现熔接质量问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PE电熔管件连接铜电极,包括铜电极,所述的铜电极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PE电熔管件连接铜电极

【技术保护点】
一种PE电熔管件连接铜电极,包括铜电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电极(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倒钩(3),所述的倒钩(3)呈圆锥台结构,所述的倒钩(3)的小径端朝向铜电极(1)底端,大径端朝向铜电极(1)上端,所述的铜电极(1)上设置有凸起台肩(2)和止退槽(5),所述的铜电极(1)、凸起台肩(2)、止退槽(5)均为圆柱结构,且三者同轴线,所述的止退槽(5)位于倒钩(3)和凸起台肩(2)之间,所述的铜电极(1)的底部还开设有用于穿入电阻丝的穿孔(4),所述的穿孔(4)开设于倒钩(3)上,所述的穿孔(4)沿着铜电极(1)的径向开设,且穿孔(4)的轴线与铜电极(1)的轴线垂直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电熔管件连接铜电极,包括铜电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电极(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倒钩(3),所述的倒钩(3)呈圆锥台结构,所述的倒钩(3)的小径端朝向铜电极(1)底端,大径端朝向铜电极(1)上端,所述的铜电极(1)上设置有凸起台肩(2)和止退槽(5),所述的铜电极(1)、凸起台肩(2)、止退槽(5)均为圆柱结构,且三者同轴线,所述的止退槽(5)位于倒钩(3)和凸起台肩(2)之间,所述的铜电极(1)的底部还开设有用于穿入电阻丝的穿孔(4),所述的穿孔(4)开设于倒钩(3)上,所述的穿孔(4)沿着铜电极(1)的径向开设,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榜柴耀辉吴新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