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废碱液离心残液的三区域清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9095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6:12
一种应用于废碱液离心残液的三区域清液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壳体内设有一段进液横管、两段进液竖管、微孔挡板、蜂窝斜管、清液收集盘及搅拌装置,底部设有盐浆出口,外壁安装伴热管,顶部外部安装变频搅拌器,变频搅拌器通过传动轴连接搅拌装置;分离装置壳体底部为沉降A区,沉降A区顶部安装微孔挡板;微孔挡板上方为沉降B区,沉降B区顶部安装左倾蜂窝斜管;蜂窝斜管上方为沉降C区,沉降C区顶部安装右倾蜂窝斜管;蜂窝斜管上方为清液区,清液区顶部设有清液收集盘;清液收集盘底部的分离装置壳体上设有清液出口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特殊的三区域分离,实现离心残液的清液分离,并确保结晶盐不因工艺过程变化而板结分离设备,降低生产运行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废碱液离心残液的三区域清液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废碱液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废碱液离心残液的三区域清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当今世界先进的重油深度催化裂解制备乙烯技术,我国以重质渣油为原料,制取乙烯和丙烯工业已完全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乙烯生产的主要技术是采用管式加热炉裂解法,在裂解过程中产生的裂解气中含有一些H2S、CO2等酸性气体,此外还有一定量的有机硫化物。为保证精馏和深冷分离效果以及降低设备和管道腐蚀及堵塞情况,需要将该部分气体脱除。乙烯装置通过三段碱洗,吸收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因而形成了废碱液。其中主要含有大量Na2S及部分的Na2CO3,以及部分烃类物质的聚合物等。该液体具有强烈的恶臭、强碱性和较大的毒性,需要进行深度处理,才能使煤化工水系统正常运转。国内较多的煤化工行业采用氧化法进行处理,包括空气氧化法、超临界氧化法、湿式空气氧化法和湿式催化氧化治理技术等。无论是采用哪种氧化技术,其本质都是将体系中的S2-氧化为S2O32-进一步氧化为SO42-。通过氧化后的废碱液通过多效蒸发实现水中溶解无机盐的分离,蒸发也凝液冷却进入生化处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废碱液离心残液的三区域清液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废碱液离心残液的三区域清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壳体(16),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壳体(16)内设有一段进液横管(1)、两段进液竖管(2)、微孔挡板(3)、蜂窝斜管(4)、清液收集盘(5)及搅拌装置(14);分离装置壳体(16)底部设有盐浆出口(8);分离装置壳体(16)外壁安装伴热管(17),伴热管(17)两端分别连接伴热蒸汽凝液出口a(9)和伴热蒸汽入口b(10);分离装置壳体(16)顶部外部安装变频搅拌器(7),变频搅拌器(7)通过传动轴连接搅拌装置(14);分离装置壳体(16)底部为沉降A区(11),沉降A区(11)顶部安装微孔挡板(3);微孔挡板(3)上方为沉降B区(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废碱液离心残液的三区域清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壳体(16),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壳体(16)内设有一段进液横管(1)、两段进液竖管(2)、微孔挡板(3)、蜂窝斜管(4)、清液收集盘(5)及搅拌装置(14);分离装置壳体(16)底部设有盐浆出口(8);分离装置壳体(16)外壁安装伴热管(17),伴热管(17)两端分别连接伴热蒸汽凝液出口a(9)和伴热蒸汽入口b(10);分离装置壳体(16)顶部外部安装变频搅拌器(7),变频搅拌器(7)通过传动轴连接搅拌装置(14);分离装置壳体(16)底部为沉降A区(11),沉降A区(11)顶部安装微孔挡板(3);微孔挡板(3)上方为沉降B区(12),沉降B区(12)顶部安装蜂窝斜管(4);沉降B区(12)顶部的蜂窝斜管(4)上方为沉降C区(13),沉降C区(13)顶部安装与沉降B区(12)顶部的蜂窝斜管(4)方向相反的蜂窝斜管(4);沉降C区(13)顶部的蜂窝斜管(4)上方为清液区(15),清液区(15)顶部设有清液收集盘(5);清液收集盘(5)底部的分离装置壳体(16)上设有清液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红鹏齐永红薛群翔陈文宜蒋靖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