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生产工艺及得到的增塑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8764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生产工艺,包括环氧步骤、后处理步骤以及压滤的步骤,所述后处理步骤与压滤步骤之间还包括汽提步骤,通过检测产品闪点大小对汽提步骤进行反馈控制,所述产品闪点为195以上;所述汽提步骤在汽提塔中进行,汽提塔温度为110~120℃,汽提压力为500~1500Pa。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生产工艺制备得到的增塑剂。相比老工艺,在使用同一批次品质较差的原料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可以将闪点从188‑190摄氏度提高到195摄氏度以上,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原料成本。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epoxy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plasticizer and a plasticizer obta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生产工艺及得到的增塑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塑剂制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生产工艺及得到的增塑剂。
技术介绍
塑化剂,一般也称增塑剂。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塑化剂从化学结构分类有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化烃类、环氧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等多种。环氧增塑剂的毒性较小,在许多国家已被允许用于食品及医药的包装材料,是美国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唯一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环氧增塑剂。是PVC常用的辅助热稳定剂,它们与热稳定剂配合使用有较高的协同作用,适用于软质,特别是暴露于阳光下的软质PVC制品,通常不用于硬质PVC制品。环氧增塑剂的毒性较小,在许多国家已被允许用于食品及医药的包装材料,是美国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唯一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环氧增塑剂。是PVC常用的辅助热稳定剂,它们与热稳定剂配合使用有较高的协同作用,适用于软质,特别是暴露于阳光下的软质PVC制品,通常不用于硬质PVC制品。环氧脂肪酸甲酯在常温下为浅黄色液体,是以脂肪酸甲酯为主要原料的新型环保增塑剂,是一种无毒、无味的PVC增塑剂兼稳定剂。行业内普遍认为它不仅可以完全或部分代替OP增塑剂制造出无毒、环保的PVC产品,用于食品包装、医疗用品材料、玩具和供水管道等,同时也用作纤维素树脂和合成橡胶的无毒增塑剂与软化剂,在制品的加工中,添加环氧脂肪酸甲酯能明显提高制品的物理性能和延长老化时间,与钡、镉、锌等金属稳定剂并用时,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此外,因其还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相容性和分散性性能,还可用作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应用于环氧涂料和环氧树脂等生产行业。现有技术中,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生产工艺主要由环氧,水洗,碱洗,水洗,脱水,保温,压滤七步组成,主要设备有环氧釜,后处理釜和压滤机。环氧反应在环氧釜中进行,碱洗,水洗,脱水,保温步骤都在后处理釜中进行。因为作为原料的脂肪甲酯目前大多是由地沟油精炼而成,或者由其他成分复杂的原料制备得到,导致产品品质不可控,现有工艺对不同原料缺乏可调控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生产工艺及得到的增塑剂,实现了装置对脱轻组分的可调控性,提高了对不同质量原料的适应性,将最终增塑剂产品的闪点从188-190摄氏度提高到195摄氏度以上。一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生产工艺,包括环氧步骤、后处理步骤以及压滤的步骤,所述后处理步骤与压滤步骤之间还包括汽提步骤,通过检测产品闪点大小对汽提步骤进行反馈控制,所述产品闪点为195℃以上。作为优选,所述汽提步骤在汽提塔中进行,汽提塔温度为110~120℃,保证物料的含水率并降低水蒸汽的能量损失。汽提压力为500~1500Pa。选择该方案,保证了汽提效果,选择真空条件可以提高脱轻能力,保证产品质量。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环氧步骤中采用的原料为各种脂肪酸甲酯原料,比如市售的脂肪酸甲酯成品(可以是各种长链脂肪酸甲酯或者混合物,长链脂肪酸甲酯一般为C8~C18脂肪酸甲酯,比如棕榈酸甲酯、16碳甲酯等)、其他的脂肪酸甲酯还包括地沟油或者各种植物、动物油脂等等。作为优选,环氧步骤中采用的脂肪酸甲酯原料的酸值为0.1~0.5,碘值为70~120,色泽为40~180之间,闪点为120~180℃之间。作为进一步优所述环氧步骤采用的脂肪甲酯原料为地沟油;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采用地沟油为原料时存在的产品闪点达不到要求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即在后处理釜后增加了一座汽提塔。原料首先在环氧釜进行环氧,再进入后处理釜进行水洗,碱洗,水洗,脱水,保温,然后进入汽提塔进行汽提,汽提完后进行压滤。工艺上的变化主要是在后处理段之后增加了汽提段。作为优选,汽提塔塔板液位在35厘米以下,以控制液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从而控制汽提的效果,保证最终的产品结果;汽提蒸汽压力为3~4公斤力/平方厘米。汽提塔中,需要汽提处理的原始物料的每小时进料量为2~3吨,作为优选,进料量根据处理量和产品闪点要求进行反馈控制,比如在满足闪点要求条件下,进料量可以尽可能大,已减少反应时间;所述汽提塔塔下段汽提水蒸汽用量为2~3吨/小时。水蒸汽压力的大小和用量影响了轻组分在气相中的饱和蒸汽分压,通过调节水蒸汽压力和用量可以调节汽提塔的脱轻能力,保证最终产品质量。作为优选,所述产品闪点为195~198℃。本专利技术还提了一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由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生产工艺制备得到。针对产品方案,作为优选,所述产品闪点为195~198℃。本专利技术中的汽提塔主要通过对进料量和汽提水蒸汽压力、用量的调节来控制塔的脱轻组分能力;通过检测产品的闪点值实现对汽提塔运行参数的控制。物料汽提后在塔底由泵打入压滤罐,压滤后便是成品。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流程主要由环氧,水洗,碱洗,水洗,脱水,保温,压滤变为环氧,水洗,碱洗,水洗,脱水,保温,汽提,压滤。主要生产设备由环氧釜,后处理釜,压滤机变为环氧釜,后处理釜,汽提塔,压滤机。本专利技术的原来地沟油可以选择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潲水油、煎炸废油、食品及相关企业产生的废弃油脂等。或者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上述地沟油原来经过简单的预处理即可用作本专利技术的起始原料。根据产品闪点变化,适时调整汽提参数,最终可得到高品质的增塑剂产品。相比老工艺,在使用同一批次品质较差的原料时,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可以将闪点从188-190摄氏度提高到195摄氏度以上,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原料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人员能够更加了解本专利技术:按照物料流向,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环氧釜,后处理釜,汽提塔,压滤机,其中环氧釜,后处理釜可完全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工艺条件,本专利技术的在后处理釜和压滤机之间增加了汽提塔。汽提塔包括:(1)经过环氧和后处理后的原料入口,即液体进料口;(2)水蒸汽入口,即气体进料口;(3)气体出料口;和(4)液体出料口,从液体出料口出来的物料即为本专利技术的目标产品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实施例1以日处理量60吨为例,以浙江东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地沟油甲酯为原料进行环氧化,原料酸值0.15,碘值80,色泽90#,闪点169℃,环氧后的物料在后处理釜中脱水完毕,在110℃,1千帕的条件下保温2小时,然后由泵打入汽提塔,每小时进料量为2吨,进料量根据处理量和产品闪点要求调节,主要是为了保证塔板液位在35厘米以下,控制液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保证最终的产品结果,从而控制汽提的效果。汽提塔压力控制在1千帕左右,这同样是为了保证汽提效果,真空条件可以提高脱轻能力。温度由外壁盘管控制在110℃-115℃(提塔内塔板的温度),保证物料的含水率并降低水蒸汽的能量损失。塔下段汽提水蒸汽压力为3公斤/厘米2,用量为2吨/小时,水蒸汽压力的大小和用量影响了轻组分在气相中的饱和蒸汽分压,通过调节水蒸汽压力和用量可以调节汽提塔的脱轻能力。汽提塔主要通过对进料量和汽提水蒸汽的调节来控制塔的脱轻组分能力。物料汽提后在塔底由泵打入压滤罐,压滤后便是成品。实施例2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生产工艺,包括环氧步骤、后处理步骤以及压滤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步骤与压滤步骤之间还包括汽提步骤,通过检测产品闪点大小对汽提步骤进行反馈控制,所述产品闪点为195以上;所述汽提步骤在汽提塔中进行,汽提塔温度为110~120℃,汽提压力为500~1500P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生产工艺,包括环氧步骤、后处理步骤以及压滤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步骤与压滤步骤之间还包括汽提步骤,通过检测产品闪点大小对汽提步骤进行反馈控制,所述产品闪点为195以上;所述汽提步骤在汽提塔中进行,汽提塔温度为110~120℃,汽提压力为500~1500P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步骤中采用的脂肪酸甲酯原料的酸值为0.1~0.5,碘值为70~120,闪点在120~18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健顾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