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S33微卫星标记的检测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789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国对虾S33微卫星标记的检测技术:首先提取中国对虾基因组DNA;再利用中国对虾基因组文库中的含有微卫星序列,在其序列两端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中国对虾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获得的PCR产物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对产物出现的条带进行分析,并获得中国对虾的遗传多态性图谱。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中国对虾群体遗传标记、系谱认证、遗传图谱构建等检测技术。方便、快捷、准确,可直观地检测出中国对虾每个个体的基因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国对虾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是一种检测中国对虾S33微卫星标记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做出之前,国内外有类似的研究报道,国内中科院海洋所徐鹏等(2001a,2001b)发表的《用PCR法快速筛选中国对虾含微卫星的重组阳性克隆》和《中国对虾微卫星DNA的筛选》等论文,曾报道了中国对虾部分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含微卫星序列的筛选等内容,并依据Weber(1990)提出的标准对微卫星核心序列进行了评价,但他的这些研究结果仅限于研究微卫星序列的获得,没有进一步应用开发。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1999年已经从蓝对虾种群中找到10个微卫星标记,从斑节对虾中找到3个微卫星标记,这些标记在识别混养的不同家系时发挥了作用,但未见公布微卫星标记序列和引物序列。目前,尚未见中国对虾微卫星多态性图谱的构建、特异性遗传标记和系谱认证等方面应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其目的是提出一种中国对虾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主要利用建立的中国对虾部分基因组文库中的含有微卫星核心序列,在其两端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从而快速地检测中国对虾每个个体在此微卫星区的遗传变异,获得该引物对中国对虾多态性图谱,通过图谱直观地检测出每个个体的基因型。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操作技术方案完成的首先提取中国对虾基因组DNA并稀释备用;再利用中国对虾基因组文库中的含有微卫星核心序列,在其序列两端设计特异性引物;然后使用该引物对中国对虾不同地理群或中国对虾群内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利用产物出现的条带进行分析,确定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并获得中国对虾的遗传多态性图谱。提取中国对虾基因组DNA,将其稀释为50ng/μl,每个PCR反应中加入2μl,反应总体积为25μl。S33微卫星核心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序列分别为正链5’-CCT TGA CACGGC ATT GAT TGG-3’,负链5’-TAC GTT GTG CAA ACG CCA AGC-3’,使用该引物时的退火温度为64℃。PCR扩增的加样参数为每个PCR反应总体积为25μl,包括100ng中国对虾基因组DNA;10X PCR Buffer,2.5μl;Mg++2.0mmol/L;Tag酶1u;dNTP各0.1mmol/L;本专利技术的引物各0.2μmol/L;加ddH2O至25μl。使用该引物时设置PCR仪的程序参数为94℃变性2min;94℃40sec,64℃1min,72℃,1min,25个循环;72℃延伸5min,4℃保存。PCR产物的检测将PCR产物在8%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12W恒功率电泳1-1.5小时进行分离。将胶板通过10%的冰醋酸溶液20min→蒸馏水6min→0.1%的硝酸银溶液25min→3%的碳酸钠溶液显色数分钟,终止反应即可得到中国对虾在S33基因座位的多态性图谱。应用该引物和所述的技术方法,可以检测中国对虾的每个个体在此微卫星核心区的遗传变异,通过图谱即可读出其基因型,方便、快捷、准确。其次,相对于其它分子遗传标记技术而言微卫星标记符合孟德尔遗传模式,呈共显性遗传,因此,可以区分个体是纯合子和杂合子状态。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中国对虾群体遗传标记、系谱认证、遗传图谱构建等应用。PCR引物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中国对虾总群检测中呈现多态性。本专利技术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可快捷的获得中国对虾的S33遗传标记基因座位的遗传变异图谱,方法简便,所得结果可直观地检测出中国对虾每个个体的基因型;(2)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中国对虾群体间遗传标记、系谱认证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等。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S33引物对中国对虾60个个体的检测图谱,编号1-60是中国对虾的60个个体,M是DL2000标准分子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在中国对虾S33微卫星核心序列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方法。首先提取中国对虾基因组DNA并稀释备用;再利用中国对虾基因组文库中的含有微卫星核心序列,在其序列两端设计特异性引物;然后使用该引物对中国对虾不同地理群或中国对虾群内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利用产物出现的条带进行分析,确定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并获得中国对虾的遗传多态性图谱。1、中国对虾基因组DNA的提取取对虾肌肉组织100mg,剪碎后放入1.5ml离心管中,加入pH8.0的TE溶液(10mmol/L Tris-CI,10mmol/L EDTA)500μl,用研磨棒研磨。加入10%SDS溶液25μl,混匀。加入20mg/ml蛋白酶K 4μl,混匀,55℃消化2.5~3h。重蒸酚抽提两次,每次10min,12000转/min离心5min,取上清;酚∶氯仿(1∶1)抽提一次,10min,12000转/min离心5min,取上清;氯仿抽提一次5min,5000g离心5min,取上清。加入1/25体积的5mol/L NaCl溶液,混匀后再加入两倍体积的-20℃的无水乙醇沉淀DNA 15min;挑出的DNA,用70%的乙醇洗涤数十分钟,使DNA干燥,用灭菌水500μl充分溶解后,定量将其稀释成50ng/μl的浓度备用。2、微卫星引物的设计在中国对虾基因组文库基础上,利用微卫星DNA两侧的序列在同一物种相对于核心序列的高度保守性,据此在其两端设计特异性引物,用其扩增出该位点的微卫星片段。由于微卫星核心序列突变率相对较高,造成微卫星DNA核心序列重复次数的增加或减少,即微卫星DNA序列长度的变化,这是检测微卫星多态性的根源。本专利技术的的微卫星区核心序列两端的特异性引物序列为正链5’-CCT TGA CAC GGC ATT GAT TGG-3’,负链5’-TAC GTT GTG CAA ACG CCA AGC-3’,使用该引物时,其退火温度是64℃。3、PCR扩增首先加样,加样量如下中国对虾基因组DNA(50ng/μl),2μl;10XPCR Buffer,2.5μl;Mg++(25mmol/L),2μl;Tag酶(5u/μl),0.2μl;dNTP(各2.5mmol/L),2μl;本专利技术的引物(各10Pmol/μl),2μl;加灭菌水至25μl。其次,进行PCR反应,其PCR扩增仪程序参数为94℃变性2min;94℃40sec,64℃1min,72℃,1min,25个循环;72℃延伸5min,4℃保存。5、PCR产物的检测PCR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在8%的变性聚丙烯酰氨的凝胶中进行电泳,电泳仪的的功率为12瓦,电泳的时间在1-1.5小时左右,即可终止。将胶板通过10%的冰醋酸溶液20min→蒸馏水6min→0.1%的硝酸银溶液25min→3%的碳酸钠溶液显色数分钟,终止反应即得到如图1所示的多态性图谱。权利要求1.一种中国对虾S33微卫星标记的检测技术,其特征在于它的技术操作程序是首先提取中国对虾基因组DNA并稀释备用;再利用中国对虾基因组文库中含有微卫星核心序列,在其序列两端设计特异性引物;然后使用该引物对中国对虾不同地理群或中国对虾群内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利用产物出现的条带进行分析,确定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并获得中国对虾的遗传多态性图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国对虾S33微卫星标记的检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国对虾S33微卫星标记的检测技术,其特征在于它的技术操作程序是:首先提取中国对虾基因组DNA并稀释备用;再利用中国对虾基因组文库中含有微卫星核心序列,在其序列两端设计特异性引物;然后使用该引物对中国对虾不同地理群或中国对虾群内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利用产物出现的条带进行分析,确定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并获得中国对虾的遗传多态性图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萍孟宪红孔杰王伟继张庆文费日伟王清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