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管道栽培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养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管道栽培架。
技术介绍
管道式无土栽培装置是由植物栽培室、营养液水池、自动定时供水器、上水及回水管道组成。植物栽培室是由一根或若干根径向设置的管道间隔排列组成,管道上开有用于栽种的天窗。通过上水及回水管道将植物栽培室与营养液水池连通。由自动定时供水器把营养液定时定量送往植物栽培室。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自动化程度高、栽培劳动强度小,可充分利用楼顶、阳台、温室或沙漠、海岛、石山等一些生态条件较差的地区安装使用。现有的栽培架多属于固定支架,无法随着光照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栽培管道只有将植物的根一直泡在水中,这样容易烂根,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管道栽培架,自由调整植物根系泡水时长,同时减小水资源的需求,避免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改进的管道栽培架,包括栽培管道、多个旋杆、一个支架和两个底座,两个底座分别设置在支架两端的下侧,在支架的两端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旋杆,支架两侧的旋杆一一对应,栽培管道设置在对应的两个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管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管道、多个旋杆(6)、一个支架(7)和两个底座(8),两个底座(8)分别设置在支架(7)两端的下侧,在支架(7)的两端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旋杆(6),支架(7)两侧的旋杆(6)一一对应,栽培管道设置在对应的两个旋杆(6)之间,旋杆(6)与栽培管道活动连接,旋杆(6)与支架(7)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管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管道、多个旋杆(6)、一个支架(7)和两个底座(8),两个底座(8)分别设置在支架(7)两端的下侧,在支架(7)的两端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旋杆(6),支架(7)两侧的旋杆(6)一一对应,栽培管道设置在对应的两个旋杆(6)之间,旋杆(6)与栽培管道活动连接,旋杆(6)与支架(7)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管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管道包括上管壁(1)和下管壁(4),所述下管壁(4)为从圆形管道中部纵向切开后形成的半槽结构,在下管壁(4)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水孔(5),所述上管壁(1)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云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津牧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