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7673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鳍片组、第二散热鳍片组、热管以及用以与热源热接触的底座,热管包括第一热管部以及连接于第一热管部并向上延伸的第二热管部,且第一热管部设置于底座与第二散热鳍片组之间,而第二热管部穿过第一散热鳍片组,其中,第一散热鳍片组的顶面与底座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大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顶面与底座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藉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兼顾散热面积以及风阻的影响,提高散热效率。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radiating fin group, second fin group, a heat pipe and the base to contact with the heat, the heat pipe comprises a first heat pipe and heat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nd to the second heat pipes extending, and the first heat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second radiating fin group, and the second heat pipe section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radiating fin group, wherein, the maximum vertical distance betwee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rst radiating fin group and the base is greater than the maximum vertical distance betwee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second and the radiating fin group. By this, the utility model can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heat dissipation area and wind resistanc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散热鳍片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及各式电子装置的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便利性已让现代人养成长时间使用的习惯,但电脑及各式电子装置在被长时间操作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相应及时散出的缺点,亦伴随而来。有鉴于此,具有散热鳍片的散热装置被提出以改善上述问题。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散热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散热装置1包括多个热管10、散热鳍片组11以及底座12,底座12与一热源(图未示)热接触,且散热鳍片组11包括沿着垂直方向D1排列且分别与相邻者近乎平行的多个散热鳍片111,而每一热管10包括第一热管部101、连接于第一热管部101的一侧并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热管部102以及连接于第一热管部101的另一侧并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三热管部103;其中,每一热管10的第一热管部101设置于底座12上或穿过底座12,而每一热管10的第二热管部102以及第三热管部103则分别由下往上穿过散热鳍片组11的每一散热鳍片111的两侧。接下来说明散热装置1的运作。请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散热装置与风扇搭配使用的概念侧视图。热源所产生的热能会先被传导至底座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鳍片组;底座,用以与一热源热接触;热管,包括第一热管部以及连接于该第一热管部的一侧并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热管部,且该第一热管部设置于该底座,而该第二热管部穿过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以及第二散热鳍片组,设置于该第一热管部的上方;其中,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的一顶面与该底座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大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一顶面与该底座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鳍片组;底座,用以与一热源热接触;热管,包括第一热管部以及连接于该第一热管部的一侧并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热管部,且该第一热管部设置于该底座,而该第二热管部穿过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以及第二散热鳍片组,设置于该第一热管部的上方;其中,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的一顶面与该底座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大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一顶面与该底座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的一底面与该底座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大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一底面与该底座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包括沿着一第一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散热鳍片,而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包括沿着一第二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散热鳍片;其中,该第一排列方向不同于该第二排列方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以及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分别具有一第一鳍片材料以及一第二鳍片材料,且该第一鳍片材料以及该第二鳍片材料分别具有一第一导热系数以及一第二导热系数;其中,该第一导热系数小于该第二导热系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包括沿着一第二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散热鳍片,而该散热装置还包括遮罩,该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恒隆李俊逸
申请(专利权)人: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