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658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3:42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该控制电路包括:光敏电阻,用于在前大灯开关闭合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第一开关模块,与光敏电阻连接,用于根据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近光灯的点亮或关闭;第二开关模块,与第一开关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远光灯的点亮或关闭。由此,在车辆会车时,根据光线强度即可实现远光灯、近光灯之间的自动切换,不仅避免了驾驶员手动操作的麻烦,而且降低了因手动操作延时或忘记关闭远光灯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提升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此外,该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便于安装实现。

Vehicle headlamp control circuit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前大灯包括近光灯和远光灯,通常近光灯的照射距离为10~30米,远光灯的照射距离为80~120米。前大灯的类型主要有普通的卤素大灯、氙气大灯、LED大灯,其中LED大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类型,灯光的亮度也较强。增强前大灯的亮度,本可以提高驾驶员在夜间行车的安全性,但当夜间车辆会车时,如果驾驶员未按交通法规正确使用近远光灯时,将很容易导致夜间交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个别驾驶员未能正确使用近远光灯而导致的夜间交通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包括:光敏电阻,用于在前大灯开关闭合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光敏电阻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近光灯的点亮或关闭;第二开关模块,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远光灯的点亮或关闭。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近光灯点亮,在所述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近光灯关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在所述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远光灯关闭,在所述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远光灯点亮。可选地,所述光敏电阻的阻值随所述光线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电源正极,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二端子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负极。可选地,所述光敏电阻具有用于连接电源正极的第一端子和用于连接电源负极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光敏电阻的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用于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连接所述近光灯的正极;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用于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连接所述远光灯的正极。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电源正极;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电源正极。可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和/或,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容,与所述光敏电阻并联。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大灯开关,用于用户手动开启前大灯;所述前大灯,包括近光灯和远光灯;本公开提供的所述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电源,用于为所述近光灯和所述远光灯供电。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后视镜,其中,所述光敏电阻设置在所述后视镜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中设置有光敏电阻,这样,当用户开启前大灯开关时,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可以根据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分别控制近光灯的点亮或关闭、远光灯的点亮或关闭。这样,在车辆会车时,根据光线强度即可实现远光灯、近光灯之间的自动切换,不仅避免了驾驶员手动操作的麻烦,而且降低了因手动操作延时或忘记关闭远光灯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提升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此外,该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便于安装实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框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光敏电阻的设置位置的示意图。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框图。如图1所示,该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光敏电阻11,用于在前大灯开关闭合(例如,用户通过手动闭合前大灯开关)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第一开关模块13,与该光敏电阻1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近光灯14的点亮或关闭;第二开关模块15,与第一开关模块13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远光灯16的点亮或关闭。另外,当前大灯开关闭合时,默认地,远光灯16被点亮。在本公开中,该光敏电阻11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后视镜上,示例地,如图2所示,该光敏电阻11设置在车辆的后视镜2的背面,这样,可以使得其检测到的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不受自身前大灯光线的影响,从而提升了光线强度检测的精度。并且,该光敏电阻11的阻值可以随其检测到的光线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即,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越强,光敏电阻11的阻值越大,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越弱,光敏电阻11的阻值越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开关模块13控制近光灯14点亮,第二开关模块15控制远光灯16关闭,即,自动将远光灯16切换至近光灯14;在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变为小于该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开关模块13控制近光灯14关闭,第二开关模块15控制远光灯16点亮,即,自动将近光灯14切换至远光灯16。另外,上述的近光灯14和远光灯16可以例如是LED灯、卤素灯、氙气灯等。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可以是用户设定的值,也可以是默认的经验值,在本公开中不作具体限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中设置有光敏电阻,这样,当用户开启前大灯开关时,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可以根据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分别控制近光灯的点亮或关闭、远光灯的点亮或关闭。这样,在车辆会车时,根据光线强度可实现远光灯、近光灯之间的自动切换,不仅避免了驾驶员手动操作的麻烦,而且降低了因手动操作延时或忘记关闭远光灯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提升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此外,该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便于安装实现。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上述光敏电阻11可以具有用于连接电源18正极的第一端子111和用于连接电源18负极的第二端子112。并且,如图3A所示,第一开关模块13可以包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及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电阻(11),用于在前大灯开关(12)闭合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第一开关模块(13),与所述光敏电阻(1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近光灯(14)的点亮或关闭;第二开关模块(15),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3)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远光灯(16)的点亮或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电阻(11),用于在前大灯开关(12)闭合的情况下检测车辆前方的光线强度;第一开关模块(13),与所述光敏电阻(1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近光灯(14)的点亮或关闭;第二开关模块(15),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3)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控制远光灯(16)的点亮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3)用于在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近光灯(14)点亮,在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近光灯(14)关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15)用于在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远光灯(16)关闭,在所述光敏电阻(11)检测到的光线强度小于所述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远光灯(16)点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电阻(11)的阻值随所述光线强度的增大而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17),所述光敏电阻(11)的第一端子(111)连接所述第一电阻(17),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阻(17)连接电源(18)正极,所述光敏电阻(11)的第二端子(112)用于连接所述电源(18)负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电阻(11)具有用于连接电源(18)正极的第一端子(111)和用于连接电源(18)负极的第二端子(112);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3)包括第一三极管(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