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192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其减少构成热交换器的部件的数量,并简化结合结构,同时减少燃烧气体的流动阻力,并能够最小化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其特征在于,具有:热交换部,相邻且交替地形成有热介质流路和燃烧气体流路,所述热介质流路使热介质在多个板之间的空间流动,所述燃烧气体流路使在燃烧器燃烧的燃烧气体流动,所述热交换部包括:显热部,围绕燃烧室的外侧且由所述板的一侧区域形成,并利用通过燃烧器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显热而对热介质进行加热;以及潜热部,由所述板的另一侧区域形成,利用在显热部完成热交换的燃烧气体中包含的水蒸气的潜热而对热介质进行加热,在所述多个板的边缘部位形成有弯折的法兰部,在相邻的板的法兰部重叠的状态下,在多个板的边缘部位中的一部分区域形成有燃烧气体通过部,以供流动于燃烧气体流路的燃烧气体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如下的热交换器:层叠多个板而使显热部和潜热部一体地形成,同时使热交换器的外壳和燃烧气体通过部借助层叠的板而一体地形成,从而简化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用于供暖或热水的锅炉是一种利用热源加热供暖水或自来水(以下,统称为“热介质”),从而对所期望的区域进行供暖或供应热水的装置,其构成为包括用于使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的燃烧器以及用于将燃烧气体的燃烧热传递至热介质的热交换器。初期生产的锅炉使用了基于只利用燃烧器在燃烧时产生的显热而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的方式的热交换器,但是最近生产的锅炉为了提高热效率而使用如下的冷凝式锅炉,包括:显热热交换器,吸收从燃烧室产生的燃烧气体的显热,以及潜热热交换器,吸收在所述显热热交换器中完成热交换的燃烧气体中包含的水蒸气冷凝而产生的潜热。这种冷凝式锅炉不仅用于燃气锅炉,也用于燃油锅炉,因此对锅炉效率的提高和燃料费的削减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如上所述,利用显热热交换器和潜热热交换器构成的基于现有冷凝方式的热交换器通常构成为如下的结构:在外壳的上部设置有送风机、燃料供应喷嘴和燃烧器,并且在所述燃烧器的下侧,在外壳的内部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交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热交换部(200),相邻且交替地形成有热介质流路和燃烧气体流路,所述热介质流路使热介质在多个板之间的空间流动,所述燃烧气体流路使在燃烧器(100)燃烧的燃烧气体流动,所述热交换部(200)包括:显热部(200A),围绕燃烧室(C)的外侧且由所述板的一侧区域形成,并利用通过所述燃烧器(100)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显热而对热介质进行加热;以及潜热部(200B),由所述板的另一侧区域形成,利用在所述显热部(200A)完成热交换的燃烧气体中包含的水蒸气的潜热而对热介质进行加热,在所述多个板的边缘部位形成有弯折的法兰部,在相邻的所述板的法兰部重叠的状态下,在所述多个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23 KR 10-2015-0104094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热交换部(200),相邻且交替地形成有热介质流路和燃烧气体流路,所述热介质流路使热介质在多个板之间的空间流动,所述燃烧气体流路使在燃烧器(100)燃烧的燃烧气体流动,所述热交换部(200)包括:显热部(200A),围绕燃烧室(C)的外侧且由所述板的一侧区域形成,并利用通过所述燃烧器(100)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显热而对热介质进行加热;以及潜热部(200B),由所述板的另一侧区域形成,利用在所述显热部(200A)完成热交换的燃烧气体中包含的水蒸气的潜热而对热介质进行加热,在所述多个板的边缘部位形成有弯折的法兰部,在相邻的所述板的法兰部重叠的状态下,在所述多个板的边缘部位中的一部分区域形成有燃烧气体通过部(D),以供流动于所述燃烧气体流路的燃烧气体通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板由层叠有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单位板层叠多个而形成,在所述单位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形成有所述热介质流路,构成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中的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与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之间形成有所述燃烧气体流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的边缘部位形成有向后方弯折的第一法兰部(240),在所述第二板的边缘部位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法兰部(240)局部地重叠且与所述第一法兰部(240)一同形成所述热交换部(200)的外壁的第二法兰部(28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法兰部(240)的燃烧气体排出侧形成有多个第一切开部(241),在所述第二法兰部(280)的燃烧气体排出侧形成有多个第二切开部(281),在层叠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时,在所述第一切开部(241)和第二切开部(281)的一部分区域形成有所述燃烧气体通过部(D)。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部240和第二法兰部280的被重叠的部位通过焊接结合。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包括:第一平面部(210);第一突出部(220),从所述第一平面部(210)的一侧向前方突出且在中央形成有第一开放口(A1)而构成所述显热部(200A);以及第二突出部(230),从所述第一平面部(210)的另一侧向前方突出而形成所述潜热部(200B),所述第二板包括:第二平面部(250);第一凹陷部(260),从所述第二平面部(250)的一侧向后方凹陷而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20)之间形成显热部热介质流路(P3),并在中央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开放口(A1)对应的第二开放口(A2);以及第二凹陷部(270),从所述第二平面部(250)的另一侧向后方凹陷而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230)之间形成潜热部热介质流路(P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当层叠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时,所述第一平面部(210)和第二平面部(250)彼此抵接,所述第二突出部(230)和第二凹陷部(270)形成为向相反的方向弯折的梳状形态。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突出部(220)形成有向所述燃烧气体流路突出的多个第一间距维持部(222),在所述第一凹陷部(260)形成有向所述燃烧气体流路突出且形成于与所述第一间距维持部(222)对应的位置的多个第二间距维持部(262)。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维持部(222)的突出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间距维持部(262)的突出的端部形成为彼此抵接。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以所述显热部(200A)位于上部且所述潜热部(200B)位于下部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仁喆
申请(专利权)人: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