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和车门开闭用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7168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9:32
包括:筒状的第一外壳(10);马达部(30),上述马达部(30)设于第一外壳(10)内;以及边端减震件(38)和减震构件(63),上述边端减震件(38)和减震构件(63)分别设于马达部(30)的轴向两端,并对振动进行吸收,马达部(30)隔着边端减震件(38)和减震构件(63)浮动支承于第一外壳(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致动器和车门开闭用致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动器和车门开闭用致动器,上述致动器例如为了使汽车的后备箱门等门开闭而被使用。本申请基于2015年7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5-151722号要求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车用门开闭装置,已知一种设置致动器(支承构件)的结构,其中,上述致动器通过被驱动而在车体侧的开口部的周围与以能开闭的方式设于上述开口部的后备箱门(后车门)之间沿轴向伸缩以使后备箱门开闭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上述致动器包括:筒状的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上述第二外壳的直径比第一外壳的直径大,并插入有第一外壳;马达,上述马达设于第一外壳内;螺旋主轴,上述螺旋主轴经由减速器连接于马达,并配置成与马达同轴状;主轴螺母,上述主轴螺母固定于第二外壳,并与螺旋主轴螺合;以及压缩螺旋弹簧,上述压缩螺旋弹簧收容于第二外壳内,并朝伸长方向对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施力。马达和减速器彼此分体地设于第一外壳内。此外,对马达外壳实施拉深加工,并设置轴承,上述轴承用于将马达的转轴支承成自由旋转。另一方面,减速器被马达的转轴和螺旋主轴支承成自由旋转。根据上述结构,当致动器驱动马达并使之旋转时,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会经由减速器传递至螺旋主轴,从而使螺旋主轴旋转。与螺旋主轴螺合的主轴螺母通过螺旋主轴的旋转而沿螺旋主轴的轴向移动。藉此,第二外壳相对于第一外壳出没,致动器伸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1009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上述这种致动器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使致动器动作时,当马达旋转时,可能会在马达与减速器、减速器自身、减速器与螺旋主轴中的啮合部分等发生振动或噪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减小动作时的振动、噪声的致动器和车门开闭用致动器。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致动器包括:筒状的第一外壳,上述第一外壳安装于被安装体;马达,上述马达设于上述第一外壳内;以及第一减震构件和第二减震构件,上述第一减震构件和第二减震构件分别设于上述马达的轴向两端,并对振动进行吸收,上述马达隔着上述第一减震构件和上述第二减震构件浮动支承于上述第一外壳。通过如上所述构成,从而能抑制马达的振动传递至第一外壳的情况。因而,能减小致动器动作时的振动、噪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致动器中,还包括:筒状的第二外壳,上述第二外壳设置成能相对于上述第一外壳出没;驱动轴,上述驱动轴被上述马达的转轴驱动而旋转;减速齿轮部,上述减速齿轮部设于上述马达的上述转轴与上述驱动轴之间,并使上述转轴的旋转减速;从动构件,上述从动构件固定于上述第二外壳,并通过随着上述驱动轴的旋转而沿上述驱动轴的轴向移动,从而使上述第二外壳相对于上述第一外壳出没;以及螺旋弹簧,上述螺旋弹簧设于上述第一外壳和上述第二外壳内,并施加使上述第二外壳相对于上述第一外壳突出的方向的施力。通过如上所述构成,从而能通过第一减震构件和第二减震构件减弱马达及减速齿轮部与驱动轴之间的振动、冲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致动器中,还包括轴承座,上述轴承座设于上述第一外壳,并对轴承进行保持,上述轴承将上述驱动轴支承成自由旋转,在上述减速齿轮部与上述轴承座之间设有上述第二减震构件。通过如上所述构成,从而能通过第二减震构件高效地减弱马达及减速齿轮部与驱动轴之间的振动、冲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致动器中,在上述减速齿轮部的上述齿轮箱形成有第一突起部,上述第一突起部朝上述第二减震构件一侧突出,在上述轴承座形成有第二突起部,上述第二突起部朝上述齿轮箱一侧突出,在上述第二减震构件形成有插入部,上述插入部能供上述第一突起部和上述第二突起部插入。通过如上所述构成,从而能利用第二减震构件吸收齿轮箱与轴承座在周向上的相对位移。藉此,能更高效地抑制在马达动作时产生的旋转方向的振动、冲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车门开闭用致动器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致动器用于驱动门以使其开闭,上述门设置成能相对于开口部开闭,将上述第一外壳连接于上述开口部和上述门中的任意一方,将上述第二外壳连接于上述开口部和上述门中的任意另一方。通过如上所述构成,从而在使设于开口部的门开闭的车门开闭用致动器中,能减小动作时的振动、噪声。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致动器和车门开闭用致动器,能抑制马达的振动传递至第一外壳。因而,能减小致动器动作时的振动、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门开闭用致动器的车辆的示例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门开闭用致动器的外观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门开闭用致动器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马达部和减速齿轮部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轭铁和内部齿轮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配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内部齿轮和轴承座之间的减震构件的立体展开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接缝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内管和螺母构件的立体展开图。图9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门开闭用致动器缩小后的状态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汽车(被安装体);2后备箱门(门、被安装体);3开口部(被安装体);A致动器;10第一外壳;18引导管;18c凸缘部;20第二外壳;24内管;25螺母构件(从动构件);30马达部(马达);31轭铁;31e突起;31f内周面;33轴(转轴);38边端减震件(第一减震构件);38A、38B轴承;50减速齿轮部;51内部齿轮;51d狭缝;51g齿轮齿;51t突起(第一突起部);52第一太阳齿轮;53第一级行星齿轮;54第一轮架;55第二太阳齿轮;56第二级行星齿轮;57第二轮架;60螺杆轴(驱动轴);61轴承;62轴承座;62t突起(第二突起部);63减震构件(第二减震构件);63g、63h插入孔(插入部);66密封构件;70螺旋弹簧;80外部环;81密封环;130电枢。具体实施方式接着,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车门开闭用致动器)图1是表示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门开闭用致动器100(以下,简单称作致动器100)的车辆的示例的立体图。如上图所示,致动器100使汽车1的例如后备箱门(门)2开闭。后备箱门2相对于形成于汽车1的车体后部的开口部3,经由未图示的铰链机构以能开闭的方式设于开口部3的上部3a。致动器100分别设于开口部3的左右两侧,并且一端100a经由销(未图示)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开口部3的侧框部3s,另一端100b经由销(未图示)以能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后备箱门2。图2是表示致动器100的外观的侧视图。图3是致动器100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致动器100的马达部30和减速齿轮部50的放大剖视图。如图2、图3所示,致动器100包括:第一外壳10;第二外壳20;马达部30;减速齿轮部50,上述减速齿轮部50将马达30的旋转力减速并输出;螺杆轴60,上述螺杆轴60通过马达30的经由减速齿轮部50传递的旋转力而旋转;以及螺旋弹簧70。第一外壳10呈圆筒状,并由铁等金属制材料形成。如图4所示,在第一外壳10的一端10a(图4的左侧端)设有接头构件11,上述接头构件11经由销(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致动器和车门开闭用致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安装于被安装体;马达,所述马达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以及第一减震构件和第二减震构件,所述第一减震构件和所述第二减震构件分别设于所述马达的轴向两端,并对振动进行吸收,所述马达隔着所述第一减震构件和所述第二减震构件浮动支承于所述第一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31 JP 2015-151722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安装于被安装体;马达,所述马达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以及第一减震构件和第二减震构件,所述第一减震构件和所述第二减震构件分别设于所述马达的轴向两端,并对振动进行吸收,所述马达隔着所述第一减震构件和所述第二减震构件浮动支承于所述第一外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状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设置成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出没;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被所述马达的转轴驱动而旋转;减速齿轮部,所述减速齿轮部设于所述马达的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轴之间,并使所述转轴的旋转减速;从动构件,所述从动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外壳,并通过随着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外壳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出没;以及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瀧泽贵史池田隆之关根义隆石川正纯松崎博志谷口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美姿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