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886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吸收式热泵,使输出增大并且抑制高度。吸收式热泵具备: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其以将生成第一浓溶液的第一再生器与使来自第一再生器的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的第一冷凝器两者连通的方式收纳两者;第二再生冷凝罐体,其以将生成第二浓溶液的第二再生器与使来自第二再生器的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的第二冷凝器两者连通的方式收纳两者,第二再生冷凝罐体的气相部独立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冷却水连接流路,其将冷却水从第一冷凝器引导至第二冷凝器;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其将从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第一再生器;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其将从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第二再生器。

Absorption heat pump

The absorption heat pump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output increase and the height is suppressed. Absorption type heat pump includes a first regeneration condensation tank, the first regenerator to generate the first and the concentrated solution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condenser cooling both refrigerant vapor from the first regenerator by way of containing two; second recycled condensation tank, it will generate second to second and the concentrated solution regenerator second connected both refrigerant vapor cooling condenser from the second condensing regenerator means to receive two, second regeneration tank vapor condensation part independently of the first regeneration condensation tank; the cooling water flow path connected, it will lead to the cooling water from the first condenser second condenser; the first dilute solution into the flow path, the absorption liquid flowing directly from the absorber Guide to the first regenerator second; dilute solution into the flow path, the outflow from the absorber of absorption liquid directly lead to second re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式热泵
本技术涉及吸收式热泵,特别是涉及取出温度比热源流体的温度高的加热对象流体的吸收式热泵。
技术介绍
公知有作为从低温的热源汲取热量而成为高温的热源的设备的热泵。作为热泵之一,公知有利用吸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时产生的吸收热来加热热介质的吸收式热泵。作为吸收式热泵,存在取出温度比驱动热源温度高的被加热介质的升温型的热泵亦即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作为即便在驱动热源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吸收液的循环的浓度范围扩大并取出被加热介质的蒸气的吸收式热泵,存在如下的吸收式热泵,即:在沿垂直方向纵向层叠两套包括吸收器和蒸发器的罐体和两套包括再生器和冷凝器的罐体的形式下,使冷却水在两个冷凝器串联地流动,使热源流体在两个蒸发器串联地流动,利用两个再生器之间的落差和压力差,使从一个再生器流出的吸收液向另一个再生器串联地流动,并利用两个吸收器之间的落差和压力差,使从一个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向另一个吸收器串联地流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7570号公报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收式热泵,由于两个再生器之间的压力差较小,因而为了不设置泵并使吸收液从一个再生器向另一个再生器流动,需要确保与能够在后级再生器散布吸收液的吸收液散布压力差对应的适当的两个再生器之间的落差,该情况对吸收器也同样。若确保与吸收液散布压力差对应的两个设备之间的落差,则吸收式热泵整体的高度会增大,吸收式热泵的设置场受到制约。这在容量大的吸收式热泵中很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输出增大、并且抑制高度的吸收式热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例如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第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具备: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其以将第一再生器G1与第一冷凝器C1连通的方式收纳第一再生器G1和第一冷凝器C1,所述第一再生器G1利用热源流体H对吸收制冷剂后的吸收液Sw进行加热,使制冷剂Vg1从吸收液Sw脱离,生成吸收液的浓度上升的第一浓溶液Sa1,所述第一冷凝器C1利用冷却水Y对在第一再生器G1脱离的制冷剂的蒸气Vg1进行冷却而使之冷凝而成为第一制冷剂液Vf1;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其以将第二再生器G2与第二冷凝器C2连通的方式收纳第二再生器G2和第二冷凝器C2连通,所述第二再生器G2利用热源流体H对吸收制冷剂后的吸收液Sw进行加热,使制冷剂Vg2从吸收液Sw脱离,生成吸收液的浓度上升的第二浓溶液Sa2,所述第二冷凝器C2利用冷却水Y对在第二再生器G2脱离的制冷剂的蒸气Vg2进行冷却并使之冷凝而成为第二制冷剂液Vf2,第二再生冷凝罐体40的气相部独立于第一再生冷凝罐体30;冷却水连接流路74,其将在第一冷凝器C1冷却制冷剂的蒸气Vg1后的冷却水Y引导至第二冷凝器C2;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33,其将从吸收器A1、A2流出的吸收液Sw直接引导至第一再生器G1;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37,其将从吸收器A1、A2流出的吸收液Sw直接引导至第二再生器G2。若这样构成,则第一再生冷凝罐体与第二再生冷凝罐体相互在气相部不连通,此外还具备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和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因而在第一再生器与第二再生器之间不进行经由气相部的吸收液的流通,在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和第二再生冷凝罐体不设置高度之差,并且使冷却水从第一冷凝器向第二冷凝器串联地流动,因而能够使与第一冷凝器连通的第一再生器的内压比与第二冷凝器连通的第二再生器的内压低,提高第一浓溶液的浓度,并能够使吸收式热泵的输出增大。另外,例如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技术的第一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的基础上,具备: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其以将第一吸收器A1与第一蒸发器E1连通的方式收纳第一吸收器A1和第一蒸发器E1,所述第一吸收器A1利用吸收液Sa吸收制冷剂蒸气Ve1而成为浓度降低的第一稀溶液Sw1时产生的吸收热,对加热对象流体W进行加热,所述第一蒸发器E1利用热源流体H对制冷剂液Vf进行加热而生成在第一吸收器A1使吸收液Sa吸收的制冷剂蒸气Ve1;和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其以将第二吸收器A2与第二蒸发器E2连通的方式收纳第二吸收器A2和第二蒸发器E2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器A2利用吸收液Sa吸收制冷剂蒸气Ve2而成为浓度降低的第二稀溶液Sw2时产生的吸收热,对加热对象流体W进行加热,所述第二蒸发器E2利用热源流体H对制冷剂液Vf进行加热而生成在第二吸收器A2使吸收液Sa吸收的制冷剂蒸气Ve2,第二吸收蒸发罐体20的气相部独立于第一吸收蒸发罐体10。若这样构成,则第一吸收蒸发罐体与第二吸收蒸发罐体相互在气相部不连通,因而在第一吸收器与第二吸收器之间不进行经由气相部的吸收液的流通,在第一吸收蒸发罐体和第二吸收蒸发罐体可以不设置高度之差。另外,例如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第三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技术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的基础上,具备热源流体连接流路72,该热源流体连接流路72将在第一蒸发器E1加热制冷剂液Vf后的热源流体H引导至第二蒸发器E2。若这样构成,则使热源流体从第一蒸发器向第二蒸发器串联地流动,因而能够使与第一蒸发器连通的第一吸收器的内压,比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的第二吸收器的内压高,并降低第一稀溶液的浓度,因此能够使吸收式热泵的输出增大。另外,例如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第四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技术的第二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C的基础上,具备:合流浓溶液泵53p,其将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浓溶液Sa1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浓溶液Sa2合流后的合流浓溶液Sa,朝向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加压输送;稀溶液合流流路51,其将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稀溶液Aw1与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稀溶液Sw2合流后的合流稀溶液Sw,引导至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33以及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37。另外,本技术的第五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技术的第三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C的基础上,具备:合流浓溶液泵53p,其将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浓溶液Sa1与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浓溶液Sa2合流后的合流浓溶液Sa,朝向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加压输送;稀溶液合流流路51,其将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稀溶液Aw1与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稀溶液Sw2合流后的合流稀溶液Sw,引导至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33以及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37。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吸收液分别在两组吸收器以及再生器之间循环的流路分别最佳化,能够提高吸收式热泵的输出。另外,例如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第六方式的吸收式热泵在上述本技术的第二方式或第三方式的吸收式热泵1的基础上,具备:第一浓溶液泵34p,其将第一再生器G1的第一浓溶液Sa1加压输送至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的任一方;第二浓溶液泵38p,其将第二再生器G2的第二浓溶液Sa2加压输送至第一吸收器A1以及第二吸收器A2中第一浓溶液泵34p未加压输送的一方;第一稀溶液连接流路14,其将第一吸收器A1的第一稀溶液Sw1引导至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33以及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37的任一方;第二稀溶液连接流路18,其将第二吸收器A2的第二稀溶液Sw2引导至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33以及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37中未被引导第一稀溶液Sw1的一方。若这样构成,则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收式热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其以将第一再生器与第一冷凝器连通的方式收纳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再生器利用热源流体对吸收制冷剂后的吸收液进行加热,使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吸收液脱离,生成所述吸收液的浓度上升的第一浓溶液,所述第一冷凝器利用冷却水对在所述第一再生器脱离的所述制冷剂的蒸气进行冷却并使之冷凝而成为第一制冷剂液;第二再生冷凝罐体,其以将第二再生器与第二冷凝器的连通方式收纳所述第二再生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再生器利用热源流体对吸收制冷剂后的吸收液进行加热,使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吸收液脱离,生成所述吸收液的浓度上升的第二浓溶液,所述第二冷凝器利用所述冷却水对在所述第二再生器脱离的所述制冷剂的蒸气进行冷却并使之冷凝而成为第二制冷剂液,所述第二再生冷凝罐体的气相部独立于所述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冷却水连接流路,其将在所述第一冷凝器冷却所述制冷剂的蒸气后的所述冷却水引导至所述第二冷凝器;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其将从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所述第一再生器;以及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其将从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所述第二再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其以将第一再生器与第一冷凝器连通的方式收纳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再生器利用热源流体对吸收制冷剂后的吸收液进行加热,使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吸收液脱离,生成所述吸收液的浓度上升的第一浓溶液,所述第一冷凝器利用冷却水对在所述第一再生器脱离的所述制冷剂的蒸气进行冷却并使之冷凝而成为第一制冷剂液;第二再生冷凝罐体,其以将第二再生器与第二冷凝器的连通方式收纳所述第二再生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再生器利用热源流体对吸收制冷剂后的吸收液进行加热,使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吸收液脱离,生成所述吸收液的浓度上升的第二浓溶液,所述第二冷凝器利用所述冷却水对在所述第二再生器脱离的所述制冷剂的蒸气进行冷却并使之冷凝而成为第二制冷剂液,所述第二再生冷凝罐体的气相部独立于所述第一再生冷凝罐体;冷却水连接流路,其将在所述第一冷凝器冷却所述制冷剂的蒸气后的所述冷却水引导至所述第二冷凝器;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其将从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所述第一再生器;以及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其将从吸收器流出的吸收液直接引导至所述第二再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吸收蒸发罐体,其以将第一吸收器与第一蒸发器连通的方式收纳所述第一吸收器和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吸收器利用吸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而成为浓度降低的第一稀溶液时产生的吸收热,对加热对象流体进行加热,所述第一蒸发器利用热源流体对制冷剂液进行加热而生成在所述第一吸收器使所述吸收液吸收的所述制冷剂蒸气;和第二吸收蒸发罐体,其以将第二吸收器与第二蒸发器连通的方式收纳所述第二吸收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吸收器利用吸收液吸收制冷剂蒸气而成为浓度降低的第二稀溶液时产生的吸收热,对加热对象流体进行加热,所述第二蒸发器利用热源流体对制冷剂液进行加热而生成在所述第二吸收器使所述吸收液吸收的所述制冷剂蒸气,所述第二吸收蒸发罐体的气相部独立于所述第一吸收蒸发罐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具备热源流体连接流路,其将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加热所述制冷剂液后的所述热源流体引导至所述第二蒸发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具备:合流浓溶液泵,其将所述第一再生器的所述第一浓溶液与所述第二再生器的所述第二浓溶液合流后的合流浓溶液,朝向所述第一吸收器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器加压输送;稀溶液合流流路,其将所述第一吸收器的所述第一稀溶液与所述第二吸收器的所述第二稀溶液合流后的合流稀溶液,引导至所述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以及所述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具备:合流浓溶液泵,其将所述第一再生器的所述第一浓溶液与所述第二再生器的所述第二浓溶液合流后的合流浓溶液,朝向所述第一吸收器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器加压输送;稀溶液合流流路,其将所述第一吸收器的所述第一稀溶液与所述第二吸收器的所述第二稀溶液合流后的合流稀溶液,引导至所述第一稀溶液导入流路以及所述第二稀溶液导入流路。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浓溶液泵,其将所述第一再生器的所述第一浓溶液加压输送至所述第一吸收器以及所述第二吸收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村与四郎青山淳平田甲介刘卫党撒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