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络通道泄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447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隧道通风结构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联络通道泄压结构,其包括隧道主通道组件和联络通道组件,隧道主通道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隧道左通道和隧道右通道,该隧道左通道和隧道右通道均连接有中间风井;联络通道组件包括联络通道和泄压阀,联络通道设置在隧道左通道和隧道右通道之间,并与隧道左通道和隧道右通道垂直;联络通道内设置有两面阻隔墙,每面阻隔墙上设置有门和泄压阀,该泄压阀用于将隧道左通道、隧道右通道和联络通道三者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列车在经过中间风井时须降速行驶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优点。

A connection channel pressure relie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络通道泄压结构
本技术属于隧道通风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联络通道泄压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城市都开始逐渐提高地铁列车的运行速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了120km/h。地铁列车在地下空间内运行,运行速度超过100km/h时,许多在低速时可以忽略的问题,在高速时就变得逐渐明显。当运行速度超过100km/h时,地铁列车高速通过中间风井位置处时,会引起车内压力变化率和压力波动幅值过大的问题,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及隧道周围环境、车站环境均有不良影响。为了降低该类影响,在地铁列车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时,列车在通过中间风井等位置处采用了降速运行,而由于降速运行又将降低地铁列车的运行效率。基于上述问题,本领域亟需设计一种泄压结构,以缓解列车高速通过中间风井时对车内外压力波动的影响,满足车内人员压力舒适性要求,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联络通道泄压结构,其中通过对其关键组件联络通道组件的具体结构及其具体布置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相应的可有效解决列车在经过中间风井时须降速行驶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联络通道泄压结构,其包括隧道主通道组件和联络通道组件,其中:所述隧道主通道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隧道左通道和隧道右通道,该隧道左通道和隧道右通道均连接有中间风井;所述联络通道组件包括联络通道和泄压阀,所述联络通道设置在所述隧道左通道和隧道右通道之间,并且与所述隧道左通道和隧道右通道垂直,其用于连通所述隧道左通道和隧道右通道;所述联络通道内设置有两面阻隔墙,其中一面所述阻隔墙用于将所述隧道左通道与所述联络通道阻隔,另一面所述阻隔墙用于将所述隧道右通道与所述联络通道阻隔,每面所述阻隔墙上均设置有门和所述泄压阀,该泄压阀用于将所述隧道左通道、隧道右通道和联络通道三者导通。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隧道左通道上的中间风井与所述隧道右通道上的中间风井对称设置。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联络通道共设有四个,分别为第一联络通道、第二联络通道、第三联络通道和第四联络通道,其中所述第一联络通道和第二联络通道位于所述中间风井的一侧,所述第三联络通道和第四联络通道位于所述中间风井的另一侧,并且所述第二联络通道与所述第三联络通道关于两中间风井中心连线对称,所述第一联络通道与所述第四联络通道关于两中间风井中心连线对称。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联络通道和第二联络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以与所述第三联络通道和第四联络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泄压阀为泄压风阀,其承压能力为±3000Pa。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中间风井附近的连通通道的阻隔墙上设置泄压阀,能够有效减小列车高速通过中间风井时产生的压力变化率和压力波动幅值,降低压力波对车内外压力波动的影响,满足车内人员压力舒适性要求,解决了以往高速行驶列车在经过中间风井时必须降速行驶的问题,提高了列车在中间风井附近的通行效率,实现列车高效节能运行。2.本技术利用中间风井附近既有隧道主通道组件及既有联络通道,在联络通道门位置处设置泄压阀,具有投资少、形式简单、技术可靠性高、经济实用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络通道泄压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隧道左通道,1'-隧道右通道,2-中间风井,3-联络通道,4-泄压阀,5-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络通道泄压结构,其包括隧道主通道组件和联络通道组件,其中,隧道主通道组件作为逃生的主通道,而联络通道组件用于与主通道组件相连,作为逃生的辅助通道,并且其内设置有泄压阀,以实现主通道和联络通道内空气压力的调节。通过上述两个组件的相互配合,在既有可满足逃生需求的隧道通道结构上,可实现隧道通道内部空气压力的调节,以缓解列车高速通过中间风井时对车内外压力波动的影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下面对各个部件逐一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如图1所示,隧道主通道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该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作为独立设置的两个通道,可分别作为逃生通道,为了保证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中的空气流通,该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均连接有中间风井2,该中间风井与外部环境连通,以将外部环境中的空气导入到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中,以满足逃生人员的生存需求。实际应用中,该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的布置方向与列车的行车方向(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相同。如图1所示,联络通道组件包括联络通道3和泄压阀4,其中联络通道3设置在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之间,用于连通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并且与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垂直设置,而为了避免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该联络通道3内设置有两面阻隔墙,其中一面阻隔墙用于将隧道左通道1与联络通道3阻隔,另一面阻隔墙用于将隧道右通道1'与联络通道3阻隔,每面阻隔墙上均设置有门5,例如一面阻隔墙上设置一扇门,而每扇门均为常闭状态,通过在两面阻隔墙上均设置门,不仅可以使联络通道与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阻隔,避免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之间相互影响,同时还可以在其中一个通道(例如隧道右通道1')阻塞时,通过开启联络通道上的门,以使人员分流至另一个通道(例如隧道左通道1)中以进行逃生;此外,每面阻隔墙上均安装有泄压阀4,该泄压阀4用于将隧道左通道1、隧道右通道1'和联络通道3三者导通,其为常开状态,以此实现了通道内部的空气流通与循环,使得列车通过中间风井时无需降速,达到减小压力变化率及压力波动幅值,满足人员舒适性要求的目的。具体的,隧道左通道1上的中间风井与隧道右通道1'上的中间风井对称设置,如图1所示,两个中间风井上下对称。进一步的,联络通道为隧道既有构筑物,其共设有四个,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依次定义为第一联络通道、第二联络通道、第三联络通道和第四联络通道,其中第一联络通道和第二联络通道位于中间风井的一侧,第三联络通道和第四联络通道位于中间风井的另一侧,并且第二联络通道与第三联络通道关于两中间风井中心连线对称,第一联络通道与第四联络通道关于两中间风井中心连线对称。也即第二联络通道到两中间风井中心连线的垂直距离与第三联络通道到两中间风井中心连线的垂直距离相同,都为L1,而第一联络通道和第二联络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与第三联络通道和第四联络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均为L2。经计算,L1可取500m、400m、250m、150m等,L2取480m。进一步的,泄压阀直接安装在阻隔墙上,其整体面积为1m2,承压能力为±3000Pa,通过该泄压阀实现隧道左通道、隧道右通道和联络通道三者的导通,进而实现通道内部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联络通道泄压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络通道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主通道组件和联络通道组件,其中:所述隧道主通道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该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均连接有中间风井(2);所述联络通道组件包括联络通道(3)和泄压阀(4),所述联络通道(3)设置在所述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之间,并与所述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垂直,其用于连通所述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所述联络通道(3)内设置有两面阻隔墙,其中一面所述阻隔墙用于将所述隧道左通道(1)与所述联络通道(3)阻隔,另一面所述阻隔墙用于将所述隧道右通道(1')与所述联络通道(3)阻隔,每面所述阻隔墙上均设置有门(5)和所述泄压阀(4),该泄压阀(4)用于将所述隧道左通道(1)、隧道右通道(1')和联络通道(3)三者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络通道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主通道组件和联络通道组件,其中:所述隧道主通道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该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均连接有中间风井(2);所述联络通道组件包括联络通道(3)和泄压阀(4),所述联络通道(3)设置在所述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之间,并与所述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垂直,其用于连通所述隧道左通道(1)和隧道右通道(1');所述联络通道(3)内设置有两面阻隔墙,其中一面所述阻隔墙用于将所述隧道左通道(1)与所述联络通道(3)阻隔,另一面所述阻隔墙用于将所述隧道右通道(1')与所述联络通道(3)阻隔,每面所述阻隔墙上均设置有门(5)和所述泄压阀(4),该泄压阀(4)用于将所述隧道左通道(1)、隧道右通道(1')和联络通道(3)三者导通。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轮飞付维纲林昶隆蔡崇庆刘俊鲁华伟孙勋考朱毅李小坤夏继豪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