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137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包括BIM模型信息存储器、服务器、远程PC机和至少两个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包括抽风罩、检测机构和调节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升降杆和两个空气质量传感器,升降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伸缩单元,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锥齿轮和至少两个调节组件,该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通过检测机构带动空气质量传感器上下移动,对隧道的各高度位置的空气进行检测,保证空气质量检测的全面性,不仅如此,通过调节机构改变抽风罩的高度和角度位置,使抽风罩能够对隧道内各处进行抽气,从而保障检测装置能够将隧道各处的污染空气排出隧道外部,提高了该系统的实用性。

A tunnel air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BIM for engineering desig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tunnel air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BIM, including the BIM model of information storage, remote PC server, and at least two monitoring device, the monitoring device comprises a hood, a detection mechanism and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detect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lifting component, a lifting rod and a two air quality sensor, lifting the assembly comprises a drive unit and two telescopic unit adjustment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motor, a first bevel gear and at least two regulatory components, the BIM for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tunnel air monitoring system through the detection mechanism to drive the air quality sensor under mobile based on the height of tunnel air detection, ensure comprehensive air quality testing, not only that, through the hood height and angle posi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hood to the tunnel Air pumping in every place ensures that the detection device can discharge the polluted air from the tunnel outside the tunnel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BIM应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BIM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简称,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型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与成熟,BIM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其中包括在地下隧道的空气监控系统中,方便人们便于及时了解和控制隧道内部的空气状况。目前通常采用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空气质量,但是由于隧道内部空气流通性差,而空气质量传感器的位置固定不变,导致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有限,不能对隧道内部的不同高度位置进行空气质量检测,不仅如此,为了加强通风和改善隧道内部空气质量,人们通常利用风机将隧道内部的空气排出,但是由于风机通常固定安装在顶部,导致风机的作用范围局限于隧道内的顶部,在隧道内的底部及低处位置,仍有残留的汽车尾气和废气堆积,影响隧道内的空气质量,进而导致风机无法彻底将污染的空气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包括BIM模型信息存储器、服务器、远程PC机和至少两个监控装置,所述BIM模型信息存储器、远程PC机和监控装置均与服务器电连接,所述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板、风机、进气口、出气口、抽风罩、天线、检测机构、调节机构和两个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风机的上方的两侧,所述风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进气口设置在风机的一侧,所述天线固定在风机的上方,所述出气口设置在风机的另一侧,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风机连通,所述抽风罩与进气口连通,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调节机构与抽风罩传动连接,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风机的下方;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升降杆和两个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升降组件与升降杆传动连接,两个空气质量传感器分别固定在升降杆的两端,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包括伸缩架、铰接块和两个连杆,所述伸缩架的顶端的两侧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伸缩架的底端的两侧通过两个连杆与铰接块铰接,所述铰接块固定在升降杆的上方;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第一锥齿轮和至少两个调节组件,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驱动轴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在第一驱动轴的底端,所述调节组件周向均匀分布在第一锥齿轮的外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线盘、吊线、滑杆、调节单元、第二锥齿轮和两个支撑单元,两个调节单元分别设置在滑杆的两侧,所述滑杆通过支撑单元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线盘套设在滑杆上,所述线盘位于两个支撑单元之间,所述吊线的一端设置在线盘上,所述吊线的另一端与抽风罩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在滑杆的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一端,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调节单元与滑杆传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驱动伸缩架伸缩带动升降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和两个移动单元,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风机的下方,两个移动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二电机的两侧,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轴、移动块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风机的下方,所述第二驱动轴设置在第二电机和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外周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移动块套设在第二驱动轴上,所述移动块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移动块内的第一内螺纹与第二驱动轴上的第一外螺纹相匹配,所述移动块和固定块分别与伸缩架的顶端的两侧铰接。作为优选,为了辅助支撑滑杆转动,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竖杆和套环,所述套环通过竖杆固定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套环套设在滑杆上。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调节滑杆的位置,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驱动轴、套管、支杆和移动环,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竖杆上,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三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套管套设在第三驱动轴上,所述第三驱动轴的外周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套管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三驱动轴上的第二外螺纹与套管内的第二内螺纹相匹配,所述移动环通过支杆固定在套管的下方,所述移动环套设在滑杆上。作为优选,为了使移动环移动时能够带动滑杆移动,所述移动环的两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滑杆上。作为优选,为了便于移动环、竖杆和套管连接的稳固性,所述移动环、竖杆和套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滑杆滑动,所述移动环与滑杆为过渡配合。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支杆受力变形,所述支杆为钛合金杆。作为优选,为了保证第一电机的驱动力,所述第一电机为直流伺服电机。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检测是否有车辆通行,所述安装板的靠近抽风罩的一端设有超声波探测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通过检测机构带动空气质量传感器上下移动,对隧道的各高度位置的空气进行检测,保证空气质量检测的全面性,与传统的检测机构相比,该检测机构通过伸缩架控制升降杆的移动,减少占用空间,便于隧道内部车辆通行,不仅如此,通过调节机构改变抽风罩的高度和角度位置,使抽风罩能够对隧道内各处进行抽气,从而保障检测装置能够将隧道各处的污染空气排出隧道外部,提高了该系统的实用性,与传统的调节机构相比,该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抽风罩升降转动,从而扩大了抽气范围,使污染空气的排出更为彻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的系统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的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的调节机构的仰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的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BIM模型信息存储器,2.服务器,3.远程PC机,4.监控装置,5.安装板,6.风机,7.进气口,8.出气口,9.抽风罩,10.天线,11.支架,12.升降杆,13.空气质量传感器,14.伸缩架,15.铰接块,16.连杆,17.第一电机,18.第一驱动轴,19.第一锥齿轮,20.线盘,21.吊线,22.滑杆,23.第二锥齿轮,24.第二电机,25.第二驱动轴,26.移动块,27.固定块,28.竖杆,29.套环,30.第三电机,31.第三驱动轴,32.套管,33.支杆,34.移动环,35.固定板,36.超声波探测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包括BIM模型信息存储器1、服务器2、远程PC机3和至少两个监控装置4,所述BIM模型信息存储器1、远程PC机3和监控装置4均与服务器2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包括BIM模型信息存储器(1)、服务器(2)、远程PC机(3)和至少两个监控装置(4),所述BIM模型信息存储器(1)、远程PC机(3)和监控装置(4)均与服务器(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装置(4)包括安装板(5)、风机(6)、进气口(7)、出气口(8)、抽风罩(9)、天线(10)、检测机构、调节机构和两个支架(11),所述支架(11)设置在风机(6)的上方的两侧,所述风机(6)通过支架(11)固定在安装板(5)的下方,所述进气口(7)设置在风机(6)的一侧,所述天线(10)固定在风机(6)的上方,所述出气口(8)设置在风机(6)的另一侧,所述进气口(7)和出气口(8)均与风机(6)连通,所述抽风罩(9)与进气口(7)连通,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安装板(5)的下方,所述调节机构与抽风罩(9)传动连接,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风机(6)的下方;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升降杆(12)和两个空气质量传感器(13),所述升降组件与升降杆(12)传动连接,两个空气质量传感器(13)分别固定在升降杆(12)的两端,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包括伸缩架(14)、铰接块(15)和两个连杆(16),所述伸缩架(14)的顶端的两侧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伸缩架(14)的底端的两侧通过两个连杆(16)与铰接块(15)铰接,所述铰接块(15)固定在升降杆(12)的上方;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7)、第一驱动轴(18)、第一锥齿轮(19)和至少两个调节组件,所述第一电机(17)固定在安装板(5)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驱动轴(18)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9)固定在第一驱动轴(18)的底端,所述调节组件周向均匀分布在第一锥齿轮(19)的外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20)、吊线(21)、滑杆(22)、调节单元、第二锥齿轮(23)和两个支撑单元,两个调节单元分别设置在滑杆(22)的两侧,所述滑杆(22)通过支撑单元与安装板(5)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20)套设在滑杆(22)上,所述第一锥齿轮(20)位于两个支撑单元之间,所述吊线(2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锥齿轮(20)上,所述吊线(21)的另一端与抽风罩(9)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23)固定在滑杆(22)的靠近第一锥齿轮(19)的一端,所述第二锥齿轮(23)与第一锥齿轮(19)啮合,所述调节单元与滑杆(22)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包括BIM模型信息存储器(1)、服务器(2)、远程PC机(3)和至少两个监控装置(4),所述BIM模型信息存储器(1)、远程PC机(3)和监控装置(4)均与服务器(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装置(4)包括安装板(5)、风机(6)、进气口(7)、出气口(8)、抽风罩(9)、天线(10)、检测机构、调节机构和两个支架(11),所述支架(11)设置在风机(6)的上方的两侧,所述风机(6)通过支架(11)固定在安装板(5)的下方,所述进气口(7)设置在风机(6)的一侧,所述天线(10)固定在风机(6)的上方,所述出气口(8)设置在风机(6)的另一侧,所述进气口(7)和出气口(8)均与风机(6)连通,所述抽风罩(9)与进气口(7)连通,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安装板(5)的下方,所述调节机构与抽风罩(9)传动连接,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风机(6)的下方;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升降杆(12)和两个空气质量传感器(13),所述升降组件与升降杆(12)传动连接,两个空气质量传感器(13)分别固定在升降杆(12)的两端,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包括伸缩架(14)、铰接块(15)和两个连杆(16),所述伸缩架(14)的顶端的两侧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伸缩架(14)的底端的两侧通过两个连杆(16)与铰接块(15)铰接,所述铰接块(15)固定在升降杆(12)的上方;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7)、第一驱动轴(18)、第一锥齿轮(19)和至少两个调节组件,所述第一电机(17)固定在安装板(5)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驱动轴(18)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9)固定在第一驱动轴(18)的底端,所述调节组件周向均匀分布在第一锥齿轮(19)的外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20)、吊线(21)、滑杆(22)、调节单元、第二锥齿轮(23)和两个支撑单元,两个调节单元分别设置在滑杆(22)的两侧,所述滑杆(22)通过支撑单元与安装板(5)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20)套设在滑杆(22)上,所述第一锥齿轮(20)位于两个支撑单元之间,所述吊线(2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锥齿轮(20)上,所述吊线(21)的另一端与抽风罩(9)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23)固定在滑杆(22)的靠近第一锥齿轮(19)的一端,所述第二锥齿轮(23)与第一锥齿轮(19)啮合,所述调节单元与滑杆(22)传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用于工程设计的隧道空气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电机(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柯图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