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1789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旨在解决压路机不便更换碾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包括车架以及碾轮,车架底部安装有驱动轮,碾轮与驱动轮分别支撑于车架前后两端,车架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组件,车架底部前端设置有横梁,横梁滑移套接有左夹持部以及右夹持部,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相对设置,且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安装盘;碾轮沿中轴线穿设有主轴,主轴与碾轮转动连接,且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安装盘配合的连接盘;安装盘与连接盘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通过开启夹口的方式卸载碾轮,合拢夹口的方式卸载碾轮,从而解决碾轮不便更换的问题。

A roller to facilitate the replacement of roller wheels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4fbf\u4e8e\u66f4\u6362\u78be\u8f6e\u7684\u538b\u8def\u673a\uff0c\u65e8\u5728\u89e3\u51b3\u538b\u8def\u673a\u4e0d\u4fbf\u66f4\u6362\u78be\u8f6e\u7684\u95ee\u9898\uff0c\u5176\u6280\u672f\u65b9\u6848\u8981\u70b9\u662f\uff1a\u4e00\u79cd\u4fbf\u4e8e\u66f4\u6362\u78be\u8f6e\u7684\u538b\u8def\u673a\uff0c\u5305\u62ec\u8f66\u67b6\u4ee5\u53ca\u78be\u8f6e\uff0c\u8f66\u67b6\u5e95\u90e8\u5b89\u88c5\u6709\u9a71\u52a8\u8f6e\uff0c\u78be\u8f6e\u4e0e\u9a71\u52a8\u8f6e\u5206\u522b\u652f\u6491\u4e8e\u8f66\u67b6\u524d\u540e\u4e24\u7aef\uff0c\u8f66\u67b6\u4e24\u4fa7\u5206\u522b\u8bbe\u7f6e\u6709\u652f\u6491\u7ec4\u4ef6\uff0c\u8f66\u67b6\u5e95\u90e8\u524d\u7aef\u8bbe\u7f6e\u6709\u6a2a\u6881\uff0c\u6a2a\u6881\u6ed1\u79fb\u5957\u63a5\u6709\u5de6\u5939\u6301\u90e8\u4ee5\u53ca\u53f3\u5939\u6301\u90e8\uff0c\u5de6\u5939\u6301\u90e8\u4e0e\u53f3\u5939\u6301\u90e8\u76f8\u5bf9\u8bbe\u7f6e\uff0c\u4e14\u76f8\u5bf9\u9762\u5206\u522b\u8bbe\u7f6e\u6709\u5b89\u88c5\u76d8\uff1b\u78be\u8f6e\u6cbf\u4e2d\u8f74\u7ebf\u7a7f\u8bbe\u6709\u4e3b\u8f74\uff0c\u4e3b\u8f74\u4e0e\u78be\u8f6e\u8f6c\u52a8\u8fde\u63a5\uff0c\u4e14\u4e24\u7aef\u5206\u522b\u56fa\u5b9a\u8bbe\u7f6e\u6709\u4e0e\u5b89\u88c5\u76d8\u914d\u5408\u7684\u8fde\u63a5\u76d8\uff1b\u5b89\u88c5\u76d8\u4e0e\u8fde\u63a5\u76d8\u5747\u5f00\u8bbe\u6709\u76f8\u4e92\u8fde\u901a\u7684\u87ba\u6813\u5b54\u3002 The roller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changing the roller, and the wheel is unloaded by opening the clamping port, and the way of closing the clamping port is used to unload the grinding wheel,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wheel is difficult to repl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
技术介绍
压路机在工程机械中属于道路设备的范畴,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跑道、大坝、体育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填方压实作业,可以碾压沙性、半粘性及粘性土壤、路基稳定土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压路机根据其碾轮结构大致可分为光碾、羊脚碾、槽碾三种,三种碾轮的压路机各具作用;在现代道路施工时可能会运用到多种碾轮的压路机,而传统压路机存在不便更换碾轮的问题,从而在面临需要多种碾轮的压路机时,只能调派多台压路机。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3834317U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压碾可替换式压路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压路机机体,压路机机体连接有两个前机械手,两个前机械手的间距和高度可调节,两个前机械手之间设置有前压碾;从而通过调节前机械手之间的间距和高度方便地替换压碾,使压路机适用于各种工况。该方案解决了压路机不便更换碾轮的问题,同时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通过开启夹口的方式卸载碾轮,合拢夹口的方式卸载碾轮,从而解决碾轮不便更换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包括车架以及碾轮,所述车架底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碾轮与驱动轮分别支撑于车架前后两端,所述车架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车架底部前端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滑移套接有左夹持部以及右夹持部,所述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相对设置,且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安装盘;所述碾轮沿中轴线穿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与碾轮转动连接,且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安装盘配合的连接盘;所述安装盘与连接盘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螺栓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更换碾轮时,降低支撑组件高度使其支撑于地面上,从而由支撑组件配合驱动轮承担车架的重力,避免卸载碾轮后车架前端缺乏支撑产生前倾的情况;将螺栓拧出安装盘与连接盘的螺栓孔,从而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的滑动不受限制,向横梁两端滑动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张开夹口;以滚动的形式取出原有碾轮,并以滚动的形式将需要更换的碾轮放置于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的夹口之内,朝向碾轮滑动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夹持住碾轮;对准安装盘与连接盘的螺栓孔并拧入螺栓,以确保安装盘与连接盘的连接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无需借助吊车、千斤顶等设备即可完成碾轮的更换,从而具备在施工现场更换碾轮的技术条件;同时以类似更换车轮的形式更换碾轮,从而解决了压路机不便更换碾轮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液压缸以及固定于液压缸底端的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支撑组件支撑地面时,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套筒,从而推动支撑板下表面贴合于地面上;完成碾轮的更换后,活塞杆缩回套筒支撑板脱离地面,从而避免支撑组件影响压路机的正常工作;采用液压缸是因为其作用力大,足以承担车架的重量,设置支撑板是为了增大支撑组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支撑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于中点处设置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与车架铰接,所述车架与横梁之间设置有避震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以铰接的形式与车架连接,并在两者之间设置避震弹簧,从而减少碾轮传递给车架的震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为工字型柱体,所述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均包括与横梁滑移套接的套筒以及与套筒垂直固定的侧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横梁设计为工字型,相比于矩形柱体,具有不易弯折的优点,提高横梁的结构强度;由于横梁为工字型,使得与其套接的套筒仅具备沿轴线方向滑动的活动度,避免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以横梁轴线为转动中心旋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为仅一端开口结构,其封闭端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横梁两端分别开设第二螺栓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夹持住碾轮后,将螺栓拧入套筒与横梁的第二螺栓孔,从而限制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沿横梁轴线滑动的活动度,提高碾轮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一所述侧板前端转动连接有加强臂,另一所述侧板前端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加强臂活动端设置有与卡接槽卡接配合的卡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后端通过螺栓与横梁固定,其前端通过加强臂相互连接,一方面进一步限制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沿横梁轴线滑动的活动度;另一方面通过连接两个侧板,提高侧板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槽开口端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块卡接于卡接槽内后,拧入锁紧螺栓封闭卡接槽开口端,从而避免卡接块非正常脱离卡接槽,进而限制加强臂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安装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定位孔时,所述安装盘与连接盘的螺栓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盘与连接盘时,转动连接盘调整定位柱的位置,滑动左夹持部或者右夹持部,定位柱插入定位孔内,此状态下安装盘与连接盘的螺栓孔连通,从而为拧入螺栓提供便利。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不需要借助其他设备的情况下即可更换碾轮,从而具备在施工现场更换碾轮的技术条件;通过滑动左夹持部与右夹持部的方式拆卸和卸载碾轮,为更换碾轮提供便利;通过螺栓拧入安装盘与连接盘的螺栓孔,从而确保碾轮与车架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隐藏碾轮后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示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的结构;图3为本技术碾轮的局部剖视图,主要表示碾轮的结构;图4为本技术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表示卡接槽和卡接块的配合关系。图中:1、车架;11、横梁;111、套筒;112、侧板;113、第二螺栓孔;114、加强臂;115、卡接槽;116、卡接块;117、锁紧螺栓;12、左夹持部;13、右夹持部;14、安装盘;15、支撑组件;151、液压缸;152、支撑板;16、铰接板;17、避震弹簧;18、驱动轮;2、碾轮;21、主轴;22、连接盘;221、定位柱;222、定位孔;23、螺栓孔;231、第一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如图1所示,包括车架1以及与车架1转动连接的碾轮2,其中车架1底部安装有驱动轮18,碾轮2与驱动轮18分别支撑于车架1前后两端,由驱动轮18带动车架1前进,碾轮2圆周面贴合于地面,从而碾轮2在车架1前进的过程中随之滚动,在滚动的工程中通过自身和车架的重力压平地面。以上为压路机工作的大致过程,本技术针对压路机无法在施工现场更换碾轮,导致施工时需要配置多种碾轮的压路机这一问题进行如下优化,如图2、图3所示,车架1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组件15,从而在更换碾轮2时由支撑组件15配合驱动轮18支撑车架1,避免拆卸碾轮2后车架1发生前倾,车架1底部前端设置有横梁11,横梁11滑移套接有左夹持部12以及右夹持部13,左夹持部12与右夹持部13相对设置,且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安装盘14;碾轮2沿中轴穿设有主轴21,且两者间隙配合,从而碾轮2具备以主轴21为转动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包括车架(1)以及碾轮(2),所述车架(1)底部安装有驱动轮(18),所述碾轮(2)与驱动轮(18)分别支撑于车架(1)前后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组件(15),所述车架(1)底部前端设置有横梁(11),所述横梁(11)滑移套接有左夹持部(12)以及右夹持部(13),所述左夹持部(12)与右夹持部(13)相对设置,且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安装盘(14);所述碾轮(2)沿中轴线穿设有主轴(21),所述主轴(21)与碾轮(2)转动连接,且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安装盘(14)配合的连接盘(22);所述安装盘(14)与连接盘(22)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螺栓孔(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包括车架(1)以及碾轮(2),所述车架(1)底部安装有驱动轮(18),所述碾轮(2)与驱动轮(18)分别支撑于车架(1)前后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组件(15),所述车架(1)底部前端设置有横梁(11),所述横梁(11)滑移套接有左夹持部(12)以及右夹持部(13),所述左夹持部(12)与右夹持部(13)相对设置,且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安装盘(14);所述碾轮(2)沿中轴线穿设有主轴(21),所述主轴(21)与碾轮(2)转动连接,且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安装盘(14)配合的连接盘(22);所述安装盘(14)与连接盘(22)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螺栓孔(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5)包括液压缸(151)以及固定于液压缸(151)底端的支撑板(15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更换碾轮的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1)于中点处设置有铰接板(16),所述铰接板(16)与车架(1)铰接,所述车架(1)与横梁(11)之间设置有避震弹簧(17)。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锦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路之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